用红岩精神作为党员先进性教育重要内容的价值意蕴
2017-01-25刘雨思
刘雨思,崔 健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以红岩精神引领党员先进性教育,探寻红岩精神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对于发挥其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高尚情操方面塑造党员品格和行为导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红岩精神的价值蕴涵:爱国、奋斗、团结、奉献
作为一种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红岩精神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政治智慧和英雄气概的具体体现,正如江泽民同志视察重庆时所说:“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1]“爱国、奋斗、团结、奉献”八字实质为引领党员先进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先,红岩精神表现为一种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战士必须怀有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热忱,怀揣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才有取得战争胜利的希望。爱国精神作为红岩精神的核心,是国家团结统一、民族复兴繁荣的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2]。红岩精神诞生于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特殊危难期,面对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革命志士们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以维护国家民族独立完整为根本利益,为祖国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而挺身而出,以“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意志凛然屹立于屠刀面前,以“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的呐喊而宁死不屈,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的誓言而誓死维护国家安全。正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才诞生了具有红岩特色的爱国精神,这是一种对祖国人民的深情与厚爱、对祖国命运的竭力抗争、对争做主人的不懈奋斗之忠诚。
其次,红岩精神展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红岩革命年代,艰苦奋斗精神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深处国统区的中国共产党南方局,一方面要面对被国统区随时杀戮的危险,另一方面还要经受物质生活匮乏的挑战。在清苦的生活条件下,周恩来经常教导同志们要不忘延安,把延安不怕困苦、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带到红岩村中来,他自己以身作则,时常教导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是共产党人的本色,衣服破一点有什么关系呢?”[3]在水深火热的恶劣环境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造就了坚忍顽强、艰苦奋斗的红岩革命精神,最终领导人民群众在险恶环境中绝处逢生,取得了革命胜利。
再次,红岩精神显露出一种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团结精神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强调团结、凝聚、和谐,作为一种中华美德,团结精神对凝聚民族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红岩战争时期,团结协作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面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气氛笼罩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一场“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仁人志士身上不断涌现,团结精神成为红岩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4]。真正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定是全民族、最广泛、最大限度的团结,爱国、团结才能取得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爱国民主统一战线才能得以不断巩固壮大,才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最后,红岩精神呈现为一种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一心为公、为国才是无私奉献精神的本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5]无私奉献精神是千万共产党人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勇于奉献也是红岩精神的政治本色,是革命先辈为国为民的真实写照。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始终不顾安危、英勇斗争、舍生忘死。有为严守机密而奉献宝贵生命的江竹筠,“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可这些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的口里知道任何材料!”还有动员母亲变卖家产用以补给川东地下党购买枪支和药品,献出1 600两黄金的王朴烈士,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向王朴烈士母亲归还黄金时的“三个应该和不应该”,质朴的话语中充满着革命志士无私奉献的真情,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生动演绎了“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的公而忘私的精神,充分体现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二、红岩精神与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内在统一
时代需要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红岩精神与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红岩精神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内核尚未过时,弘扬红岩精神不仅是历史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在新的时期以红岩精神引领党员先进性教育更彰显了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时代意蕴。
坚贞不渝的政治信仰是红岩精神的思想保证,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在战火纷飞、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抗日战场上,红岩英烈面对来自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双重夹击,在没有权力、没有物质支持的极端恶劣条件下,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利益和革命胜利挺身而出,红岩精神在革命者因信仰而立,也因信仰而勇往直前的斗志中得到深刻体现。正是因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才会高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革命事业前仆后继、鞠躬尽瘁。不论革命动荡年代或是和平发展时期,共产党人都必须坚固红岩精神、坚定政治信仰、坚守共产主义信念的思想基础。但是,在新的时期有一些共产党党员却出现与红岩精神所倡导的坚定政治信仰相悖的情况,“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6]。共产党员丧失先进性情况的出现,不仅损害党员自身发展,更不利于党的执政建设和政权巩固,共产党员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用红岩精神中坚贞不渝的政治信仰来武装个人的精神世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红岩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根本宗旨。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高价值的体现。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压迫下,不惧深渊险恶,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独立统一的角度出发,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以人民为中心的真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体现出红岩精神中兢兢业业为人民的奋斗目标。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在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与红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本质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有牢牢把握红岩精神的始终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才能体现、保持和发扬共产党员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能否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发扬紧密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关键。
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不懈追求。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不顾身,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是所有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党以艰苦奋斗而兴,国以艰苦奋斗而强。战乱时期革命者凭借红岩精神中艰苦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不惧艰难困苦,为党为国顽强拼搏、誓死抗争,最终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强大敌人。红岩精神中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已成为我们党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艰苦奋斗已成为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法宝。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就曾警示党员干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8]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在艰苦奋斗精神的指引下,才迅速恢复了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艰苦奋斗已成为革命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红岩精神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依然强大,“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7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9]。艰苦奋斗精神成为治国兴邦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已成为共产党人在战斗、工作和生活中的基本政治素养和精神风貌。
先人后己的优良品德是红岩精神的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朱德同志曾在中共八大说道:“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没有私心”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选择牺牲个人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这些不朽诗篇都是红岩精神先人后己、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这种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精神,既是红岩精神政治灵魂的具体表现,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共产党员必须发挥红岩精神在危难关头走在群众前头、利益面前站在群众后头的精神要求。集体是水,个人是船,水涨船才高,党员先进性还应体现在红岩精神以集体为重的公而忘私精神实质上。党员先进性要体现在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动为民服务、为国家分忧,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甚至牺牲个人的利益和生命以保护集体利益。
清正廉洁的“莲花”品质是红岩精神的政治本色,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道德基础。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的“莲花精神”是红岩共产党人在斗争过程中表现出的高尚气节,也是红岩精神异于其他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清正廉洁是红岩精神的政治本色,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本色的具体体现。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从党的建立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党一直旗帜鲜明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明确规定党员廉洁自律要“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红岩精神中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已成为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党和党员都必须将红岩精神的莲花品质作为党的建设和党员自身发展的基本道德要求。红岩精神的清正廉洁已成为党员基本的政治品格,要将红岩精神的政治本色上升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觉悟和习惯操守,“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10]。党员同志只有在工作中发扬红岩精神中廉洁从政、清正为官的作风,才不会缩手缩脚、顾此失彼,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能持续推进。
三、红岩精神对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价值导向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重要部署、落实中央系列精神指示的实际行动。红岩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党性特质,对于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深化党性党风以及加强党员自身勤政务实和廉洁修身具有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红岩精神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首先,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崇高的理想信念是红岩精神的思想保证和基础,发扬红岩精神中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精神动力和首要条件。着眼于从红岩精神树立坚定革命信仰,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第一,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是获取知识、坚定信仰的前提,红岩精神中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同样体现在刻苦学习中。红岩革命时期的革命者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汲取知识,才能有坚定的信仰和不怕牺牲的雄心壮志。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必须秉承红岩精神而努力学习,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基本精神以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本内容,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第二,在实践中把握理想信念。必须将红岩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向深入,结合学习与实践,才能建立起坚固的“理想大厦”。发挥红岩精神理想信念的引领作用必须要将精神外化于行动,红岩英烈刘国志就用对共产党的坚定信仰而宁死不退党的实际行动,回答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信仰。由此,党员先进性要体现在现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切身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艰苦环境,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不断锤炼出共产党人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第三,在监督中稳固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始终是党员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红岩英雄一心报国、无怨无悔,随时准备牺牲与奉献,正是因为肩上的担当与使命,他们随时都进行着相互监督与自我监督,彰显出爱党爱国的信念不容侵犯的责任担当。但是现实中却有部分党员出现了思想动摇,因此必须弘扬红岩精神,以此来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坚持从严治党,端正党员思想,坚定稳固理想信念。
其次,坚定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红岩精神犹如中华魂绵延于红岩时代的每一位革命志士身上,继承与弘扬红岩爱国主义精神是当今每一位共产党人必须践行的伟大实践。保持党员先进性,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第一,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首先要传承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悟红岩英烈对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理解接受祖国的历史文化是培养发展党员爱国主义情感的前提条件,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始终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爱社会主义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11]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来对党员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第三,始终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源泉,身处多民族国家的共产党员更应意识到民族团结统一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巨大意义。新的历史时期红岩精神将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再次,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党性是一名党员立身、立业、立德的根基,党风廉政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政建设已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红岩烈士罗广斌用生命书写了《狱中八条意见》,清醒地认识到一名党员干部只要生活腐化,哪怕只是在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上有问题,都可能经受不起严峻的斗争考验,最终必将成为革命的叛徒。这八条意见对当前深化党风廉政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一,提高思想觉悟。思想上的滑坡于党员自身的成长建设而言是最严重的病变,各级党员干部要用红岩精神的高尚气节来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的党性觉悟,努力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同时,通过不断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确保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敏锐、清醒的头脑,赢得群众信赖,提高党的威望。第二,展开党纪法制教育。遵守党纪国法是红岩精神中最根本、最基础、最本原的底线,恪守党纪法规关系到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关系到党内建设的成败。通过开展党纪法制教育活动,加强党员严格自律教育,响应并实践“要求公民不能做的,党员领导干部坚决不做;提倡公民做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去做”[12]。第三,坚持“惩防并举”。从严治党关键在于管好党员干部,加强党内各级监督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以红岩精神为指导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惩治与预防、监督与自律、宣传与教育、监察与整改相结合,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最后,巩固勤政务实教育。革命成功不是靠嘴上功夫、搞形式主义创造出来的,而是靠红岩英雄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拼搏出来的,实事求是、勤政务实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内涵。勤政务实意味着共产党员必须坚持“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求实效,不能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13]。发挥勤政务实工作作风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一,以履责为重,立“勤政务实”之志。党员同志要带头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学习红岩英雄在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中奉献青春的伟大抱负。要具备认真负责的精神,以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红岩精神要求自己,不论工作大小,始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力求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每一件事情都落实。第二,勤政务实就是需要做到工作有所作为。红岩革命的成果就是在红岩精神带领下共产党人所创造的优秀成绩。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怕苦、不怕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秉持以真为本、以实为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第三,当好“人民公仆”角色。依靠群众是红岩精神的本质特征,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明确自身作为“人民公仆”的角色,坚持走群众路线,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才能深入群众、面向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为民排忧解难,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结论
历史和现实再一次证明,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始终是党建工作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以红岩精神中蕴藏着的党员先进性价值意蕴来指导党员先进性教育,以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精神实质来引领创新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武装全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每位共产党员必须自觉主动以红岩精神为引领,让红岩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信仰、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共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党建工作(上)[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4]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64.
[5]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
[10] 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 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N].人民日报,2013-04-21.
[1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N].光明日报,2016-03-23.
[12] 习近平.论领导干部修养——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6,(4).
[13] 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