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拥工作的创新发展

2017-01-25郑言文

中国民政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双拥军民融合

◎ 郑言文

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拥工作的创新发展

◎ 郑言文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国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强调指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军队建设和改革,配合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军队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和扶贫帮困等工作,要加强军地相互支持、促进共同建设发展;做好优抚安置工作能够稳定军心、巩固国防,是党和国家解决现役军人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要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增进军民福祉。要发挥军地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不断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2016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代表时,对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更是提出明确要求,他深刻指出,我们正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需要各方面大力支持。我们正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工作,需要双拥工作为此打下基础。我们正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需要双拥工作给予有力配合和支持。要通过内涵丰富、多彩多姿的双拥工作积极支持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军地合力,军民同心,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各部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在新起点上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摆上突出位置,推进双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全会,总结双拥工作情况,研究部署新年度任务。每逢八一、春节,民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都专门下发通知,对节日期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春节前夕,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公开发表慰问信,表达对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单位、个人和广大官兵、优抚对象的节日问候,鼓舞和激励广大军民支持双拥、参与双拥。全国超过半数省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书记、省(市)长担任,各省(区、市)均单编双拥机构和工作人员、列支专项工作经费。各级普遍建立党委议军、领导小组全会、军地联席会议、定期走访慰问、军地合署办公等制度,定期分析工作形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了双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各地各部队按照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深入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扎实推进社会化拥军工作,不断把群众性双拥创建引向深入,进一步夯实双拥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各地依托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基层社团组织等建立双拥服务网络,促进工作从基层抓起、政策在基层落实、成效在基层体现。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拥军协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上千个,3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3万多个社区和街道与部队基层单位结对共建,5万多支部队学雷锋小组、便民服务队活跃在城乡一线。全国双拥工作呈现出认识摆位高、工作合力强、特色亮点多、社会参与广的良好态势。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要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领军民,以共同理想信念和伟大事业凝聚军心民心,不断打牢军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利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时机,广泛开展纪念公祭、主题教育等活动,强化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激发广大军民爱党爱国爱军的真挚情怀。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纪念和公祭等活动,提振了亿万军民的中国心、民族情、强军志。国家高规格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及时公布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实施散葬烈士和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修复工程,全国抢救保护83万多座散葬烈士墓、1.37万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央在天安门广场召开纪念大会、举行阅兵仪式,依托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览,为抗战老兵颁发纪念章及慰问补助金。

——各地坚持把服务部队能打胜仗作为拥军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形成了军地同心强国防、合力抓备战、携手谋打赢的良好局面。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发挥双拥工作优势大力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通知》,围绕支持新调整组建部队建设、帮助解决涉及官兵切身利益问题、配合完成跨军地改革各项任务等方面,作出部署安排,提出明确要求。一些地方主动加强与新调整组建部队的联系对接,制定具体措施,帮助有关部队协调解决遇到的矛盾问题。各地主动适应部队实战化训练要求,认真做好训练场地征用、群众疏散转移、交通安全警戒、粮秣水电供应等工作,组织装备抢修、警戒勤务、医疗救护等专业分队伴随保障过境部队,先后配合完成使命课题、中外联演、跨区机动等重大演训上千场次。山东省和青岛市积极配合现代化大型军港建设,如期整体搬迁6个村庄、270多家企业、1.5万亩养殖区,迁移安置群众1400余户……生动体现了“最好的港湾腾出来作军港,最佳的地块拿出来建营盘,最先进的科技奉献练兵场,最细心的保障天天在路上”的拥军情怀。

——各部队模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弘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在完成军事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持配合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扎实做好各项援建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支持维护国家利益。全军和武警部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定点帮扶全国30多个贫困县、400多个贫困乡镇、3600多个贫困村,全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对口帮带西部地区贫困县县级医院140多个、卫生院(所)1280多所,开展医疗服务巡诊群众1100多万人次,帮助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医院开通远程会诊系统。各部队广泛参加平安创建、和谐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协助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先后圆满完成北京APEC会议、上海亚信峰会、博鳌亚洲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安保服务任务。广大官兵视灾情如命令,关键时刻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积极参加四川芦山、甘肃岷县漳县、云南鲁甸地震,“威马逊”“麦德姆”超强台风等抢险救灾行动,参加“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救援,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完善和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法规,着力破解退役军人安置难、随军家属就业难、优抚政策落实难、高素质兵员征集难等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军属荣誉感。国家制定加强新形势下优抚安置工作、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民兵预备役人员抚恤优待、符合政府安排条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军休干部医疗保障、商业保险服务军队建设、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和军人职业年金转移接续及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等80多项政策规定,各地结合实际制定320多项配套制度,完善了上下衔接的政策法规体系。国家先后将农村老义务兵、烈士老年子女、铀矿开采退役人员等4类300多万对象纳入定期抚恤补助范围,连年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中央财政2016年安排优抚安置事业经费892亿多元,全国近900万优抚安置对象受益。各地圆满完成转业干部、军休人员、随军随调家属接收安置和军队伤病残人员集中移交安置任务,参加职业教育培训退役士兵就业率达85%。各地普遍建立抚恤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行重点优抚对象医药费报销“一站式”结算制度,有效维护了广大优抚安置对象切身利益。

——各级充分发挥双拥工作理念的引导作用、双拥工作机制的促进作用和双拥工作载体的推动作用,以“军爱民、民拥军”促进“军转民、民参军”,有力服务和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央制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专门对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突出产业支撑,着力打造高新技术园区、创新示范基地、项目协作中心等融合平台,从沿海到内地,从科技研发到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全国已建立一批军民融合协作区、示范基地、科研中心,促进了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及项目对接;注重在建设发展中贯彻国防需求,机场码头、交通干道、通信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兼顾军民共用,实现一分投入、多分收益。军地各级坚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利用国家科技资源研发和生产高新武器装备、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推动军队保障融入社会化保障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拥工作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形势对这项工作赋予了许多新内涵新任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了双拥工作凝聚军民团结奋斗的新使命,实现这个鼓舞人心的愿景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双拥工作的政治优势,动员组织亿万军民齐心协力不懈奋斗;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确立了双拥工作服务军事斗争准备的新标准,双拥工作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最根本的是要在支持部队能打胜仗上聚焦用力;全面建成惠及亿万军民的小康社会,拓展了双拥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经济社会建设的许多领域,都离不开军队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援;推进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双拥工作聚合军地资源和力量的新课题,双拥工作作为军地联系协调的桥梁纽带,近年来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要求,明确了双拥工作协调解决军民切身利益问题的新目标,要把解决军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根本着力点,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惠及部队官兵和优抚安置对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变化,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同心同德、砥砺前行,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入扎实抓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军政军民团结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双拥军民融合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北京朝阳双拥“5+5”加出军民真合力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