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从严管理干部路径探析

2017-01-25傅茂松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理想信念从严治党

傅茂松

(福州大学 党委组织部,福建 福州 350116)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从严管理干部路径探析

傅茂松

(福州大学 党委组织部,福建 福州 350116)

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当前,高校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要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让干部“不想腐、不必腐、不能腐、不敢腐”。坚定理想信念,拧紧“总开关”;强化学习教育,严把干部思想关;规范权力运行,严把干部管理关;坚持敢抓敢管,严把干部监督关。

高校;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干部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贯彻落实高校党委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坚持从严管理高校干部队伍,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201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紧密结合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要求,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干部掌握着方方面面的权力,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如果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作风不正,那党的建设是不可能搞好的”[1]。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

从严管理干部是由干部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干部是党执政的中坚力量,党的领导要靠各级干部去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各级干部去落实。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工作的优劣、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只有把干部队伍管理好、建设好,党才能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严管理干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长期执政使得一些干部逐渐滋长了脱离群众的危险思想,产生了特权观念和官僚化倾向,滋生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严管理干部,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从严管理干部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干部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发挥。从严管理干部,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干部队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二、高校从严管理干部的现实考量

1.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方面能够认真执行中央的有关规定,在理想信念教育、干部选拔任用、作风建设、日常监督,特别是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范干部企业和社团兼职、“裸官”清理,以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高校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不够深入,干部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想信念有所弱化、宗旨意识有所淡化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公开宣扬“普世价值”“宪政民主”“三权分立”等,这不仅给青年学生的思想造成较大冲击,而且在高校干部队伍中产生较大的影响。一些高校干部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在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第二,干部重选拔、轻管理现象存在。高校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遵循,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标准,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全面落实“一报告两评议”等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然而,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教育培养制度、问责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还不健全,甚至有些管理制度制定后束之高阁。第三,干部管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宽、松、软的问题。高校干部管理中存在着不同程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等问题,教育不严、要求不严、管理不严、监督不严现象时有发生,从严管理干部的氛围还没有形成。监督机制不够规范,监督重点不够突出,监督工作缺少明确思路。责任追究不够到位,对违规违纪行为追究不力,导致一些干部对党纪党规无所畏惧,最终犯下大错。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原处长蔡荣生在2006年至2013年期间,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3]。

2.原因分析。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等问题,不能与时俱进,甚至仍局限于旧的观念。高校干部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较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一些干部放松对个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的锤炼。第二,权力运行的机制不够完善。当前,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了规范高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的运行,中央出台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近年来,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针对高校干部管理监督的制度,但有些制度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权责界定还有待明晰。因此,结合高校实际的系统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亟待完善。另外,还有一些干部,对近些年干部管理的新举措不重视甚至不执行,不能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高度认识从严管理干部的问题。

三、高校从严管理干部的路径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当前,高校应该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为上从严管理干部,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从严管理干部成为新常态。

1.坚定理想信念,拧紧“总开关”。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的标准。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高校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保持高尚道德情操为重点,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为抓手,全面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价值追求;教育引导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品行、讲操守,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抓好自我教育、自我塑造和自我监督,做到慎微、慎独和慎欲,自重、自省、自尊和自爱。

2.强化学习教育,严把干部思想关。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思想建党,筑牢高校干部的思想防线。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更应该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从严管理干部的首位来抓,坚持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作风教育为根本、廉洁教育为关键,筑牢思想防线。要贯彻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干部教育要与时俱进,注重实效,突出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紧密结合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心入脑。要加强示范教育,干部应该以身作则,弘扬正气,提高党性修养;还要充分利用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干部,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教育,防微杜渐。要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随时掌握干部的有关情况,当干部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及时做好思想工作。要善于运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形成讲党性、讲原则、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3.规范权力运行,严把干部管理关。高校要坚持干部选任和干部管理两手抓、两手硬,紧紧围绕权力运行机制建设,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建立健全正向激励保障机制,扎牢织密制度的“铁笼子”,管好管牢管住干部的权力,扎实推进能上能下选人用人机制,让干部“不必腐”“不能腐”。“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严格选拔任用干部是抓好从严管理干部的源头活水。高校要严把干部选任关,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氛围,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厘清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之间的关系。在认真落实党内法规和干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照中央精神和现实需要,结合高校创新实践,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加快构建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权力运行制度体系,减少制度漏洞,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保证权力配置科学规范,权力运行有规可依。同时,要提高规章制度执行力,做到有制度必须执行、执行必须严格,决不能“缩水”“放水”,使制度成为“稻草人”。当前,高校要紧紧围绕“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规范权力行使,一方面要加强人事、财务、招生、基建、后勤等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正向激励机制。要坚持用严的制度、严的程序、严的问责管事管人,构建科学的廉政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充分激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

4.坚持敢抓敢管,严把干部监督关。高校党委要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委要履行从严治党的监督责任。必须强化高校干部的纪律意识,坚持把铁的纪律挺在前面,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坚持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真管真严、善管善严,不断完善高校干部廉洁自律制度。高校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注重分类管理监督,加强对高校干部特别是职能部门和院系“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使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要坚持高校干部监督动态化、常态化、制度化,认真执行高校干部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做到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久久为功、抓出成效,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规范和引导作用。要加大问责和惩戒力度,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决不养痈遗患,决不讳疾忌医,真正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要建设大监督体系,扩大监督领域、广开监督路径、探索监督方法,最大限度地为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监督权力创造条件,把对干部的“爱”体现到细枝末节的监督防范之中,把对干部的“严”体现到时时刻刻的管护之中,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4]。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8(01).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3]杨兴坤,吴向向.高校领导干部腐败现状及其治理策略[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5,(3).

[4]傅兴国.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J].求是,2014,(22).

[责任编辑 李孝敏]

D267.6

A

1671-6701(2017)04-0018-04

2017-06-18

2015年度福建省党建系统专项调研子课题(编号:15SKZ11)阶段性成果

傅茂松(1978— ),男,福建南安人,硕士,福州大学党委组织部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理想信念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