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之我见

2017-01-25宋文鹤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艺术

宋文鹤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乌兰牧骑,内蒙古 阿拉善盟 735400)

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之我见

宋文鹤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乌兰牧骑,内蒙古 阿拉善盟 735400)

舞蹈艺术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之一。舞蹈不仅仅融入了人类形体的美感,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舞蹈的创作不仅应该向观众展现舞蹈艺术的精美技术,也应该向观众传递美好的情感和艺术的底蕴。因此,舞蹈创作必须根植于舞蹈文化,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保持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舞蹈文化;舞蹈创作;建议与发展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舞蹈艺术作为一种高雅而通俗的艺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去了艺术的美好。本文对舞蹈文化和舞蹈创作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结合当前舞蹈创作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舞蹈文化与舞蹈创作的关系

舞蹈文化是根植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深处的艺术形式,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自古以来,人们便喜欢用舞蹈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也因此舞蹈文化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重要艺术文化之一。舞蹈艺术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示的,之所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舞蹈动作并不只是简单的几个动态的行为,更蕴含着相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比如,草原民族的舞蹈往往热情豪迈,呈现出草原自然风光中辽阔高远的特征;我国南方民族的舞蹈相对就更加温婉柔美,符合小桥流水、蜿蜒细流的自然景物安静祥和的特点。因此,舞蹈文化演绎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人们对大自然最真实的模仿与表达。

舞蹈文化对于舞蹈创作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舞蹈创作往往在很多细节之处体现出了舞蹈文化的限制和影响。总的来说,蕴含舞蹈艺术的舞蹈创作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往往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在创作舞蹈的时候,应该将历史文化因素考虑进去,审视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而这时舞蹈文化的审美取向、价值标准等都会成为衡量舞蹈作品的重要标杆。而舞蹈文化内在的题材特征、传播方式、影响力等也都会对舞蹈创作产生独特的影响。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舞蹈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舞蹈艺术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在舞蹈传播渠道、受众范围等方面都大大拓宽。相较于以前比较单一的舞蹈艺术方式,当今的舞蹈作品既体现出了新时代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出了文化多元碰撞的激情。一些外来的舞蹈创作因素也能够加入到本国的舞蹈创作中来,糅合之后产生全新的舞蹈效果。总的来说,舞蹈文化的变化往往引领着具体舞蹈作品的革新,正是有了不断的更迭,舞蹈艺术才能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1]。

与此同时,舞蹈作品是延续舞蹈文化的具体形式和实在内容,舞蹈文化正是由无数舞蹈作品共同组合而成的,也是通过无数舞蹈作品来展现的。因此,舞蹈文化与舞蹈创作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没有舞蹈作品能够离开舞蹈文化单独存在,也没有舞蹈文化能够不通过舞蹈作品展现而存在于真空和理论中。因此,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创作者应该认清舞蹈文化与作品之间的本质关系,以舞蹈文化为根据和指导,在具体的作品中加入创新,不断扩展和革新舞蹈作品的表达方式,赋予舞蹈作品全新的意义和深刻的灵魂,这样才能以舞蹈艺术感染观众,向大众传播舞蹈文化。

二、舞蹈创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舞蹈文化和创作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如何处理好文化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文化融入到具体的舞蹈作品当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而当前的舞蹈创作也存在一些不足,限制了舞蹈文化和创作的长远发展。下面将对舞蹈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方面,舞蹈文化和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固然能够极大地丰富舞蹈创作,但同时也容易造成舞蹈艺术的混乱无序。一些创新性的舞蹈改编和舞蹈融合能够较好地保存和改善原作的精髓,但也有一些舞蹈作品没有达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水平,而是以失败的糅合方式损害了原作的风味。这种舞蹈作品在市场上也广泛存在着,非专业的大众并不具有高超的舞蹈艺术鉴赏水平,这就助长了一些不佳舞蹈作品的发展风气。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的舞蹈文化和作品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舞蹈工作者不思进取,一味照抄照搬外国的舞蹈艺术创作,而不懂得发挥民族舞蹈艺术文化的特长,导致民族舞蹈逐渐受到冷落,这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极为不利[2]。

另一方面,随着舞蹈艺术的商业化发展,很多舞蹈作品都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子”,仅供观众娱乐消遣,而没有发挥舞蹈艺术应有的教化引导作用。尽管舞蹈作品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却少之又少。一些舞蹈作品刻意追求浮夸花哨,尽可能地将舞蹈作品做成大规模的表演,但其思想内容却与舞蹈形式脱节,观众感受不到舞蹈想要传达的文化内涵。长此以往,观众也容易对千篇一律的舞蹈作品失去兴趣。而缺乏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很快就会被遗忘,无法对舞蹈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也不利于社会大众舞蹈艺术鉴赏水平的整体提高。因此,如何平衡好舞蹈作品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是今后舞蹈创作必须深思的问题[3]。

三、如何改进舞蹈创作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关于舞蹈创作存在的问题,舞蹈创作者应该沉下心来,抛开浮躁的心情,怀着对舞蹈艺术的热爱认真审视舞蹈作品的设计。总的来说,为了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创作者应该注意如下几个因素。

(一)大众性

舞蹈艺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但归根到底还是面向观众的艺术。因此,舞蹈作品的创作应该注重大众性,使作品符合大众主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从而更好地通过舞蹈作品传达思想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舞蹈作品也应该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景,吸收生活中一些可用的舞蹈元素,这样更容易将观众带入到舞蹈情境中去。当然,创作者也应该对舞蹈进行设计和整编,使舞蹈具有艺术气息,作为对真实生活的提炼和升华。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同时要关注时代潮流,了解观众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针对性地创作出符合观众需要的舞蹈作品。但是大众化的同时也不能庸俗化,不能以舞蹈作品来哗众取宠,无原则地迎合观众的需求。相反,舞蹈作品应该通过自身的艺术魅力来感染观众,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

(二)文化性

舞蹈艺术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应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创作舞蹈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底蕴的表现,将一些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加入到舞蹈作品中去。仅仅以舞蹈作品的形体美感来吸引观众的话,很难使舞蹈作品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融入了文化底蕴的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舞蹈风味,从而带给观众情感上的感动。而且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很多传统的舞蹈文化也并不过时,反而因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而对观众形成了特殊的吸引力。舞蹈创作应该关注民族特色,基于本土舞蹈文化进行适当的改编,丰富舞蹈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增加知识与文化的兼容性,将文化渗透到舞蹈作品中,那么舞蹈作品就能成为艺术教育、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4]。

(三)创新性

随着舞蹈文化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普遍的舞蹈内容和形式已经为观众所熟知。如果一直重复表演同样的舞蹈,观众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并且一直固守在原地无法进步也会导致舞蹈文化的停滞。因此,舞蹈创作应该注重创新性。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为舞蹈作品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越来越完善的舞蹈创作设备和工具也促进了舞蹈创新的发展。创作舞蹈时,可适当学习和吸收西方舞蹈的形式与技巧,将其自然地融入到本土舞蹈当中,产生新颖的舞蹈效果。一些先进的舞蹈观念,也可以作为舞蹈创新的指导。创作者应当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时刻保持着动态的创新精神,才不会固步自封。时代变化引起的审美变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都会对舞蹈作品产生影响。如实反映当今环境的舞蹈作品才能引起现代人的思想共鸣,让观众能够看懂舞蹈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民族舞蹈也应该结合现代舞蹈审美观念进行不断的创新,找到更多的表达和传播渠道,从而扩大民族舞蹈的艺术影响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文化是一种丰富而包容的文化,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现代舞蹈创作应该基于舞蹈文化而进行,不能脱离了文化内涵。针对当前舞蹈创作存在着过度商业化、缺乏思想内涵等问题,创作者应当注意在舞蹈作品中体现出大众性、文化性和创新性,才能促进舞蹈文化与舞蹈创作的共同发展。

[1]姜涛.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09(4):147,149.

[2]陈艳.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之我见[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3):336.

[3]白金峰.浅析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J].戏剧之家,2015(12):139.

[4]张阳.刍议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J].戏剧之家,2016(10):150.

J705

A

宋文鹤(1989-),男,汉族,毕业于中央党校内蒙古函授学院法律本科专业,现工作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乌兰牧骑,研究方向:舞蹈编排。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艺术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我和舞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