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欣赏》课程在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教学改革探索

2017-01-25霍弘彦李淑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达斡尔族呼伦贝尔少数民族

霍弘彦李淑华

(1.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100048;2.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 021008)

《艺术欣赏》课程在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教学改革探索

霍弘彦1李淑华2

(1.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100048;2.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 021008)

文章扼要介绍了《艺术欣赏》公选课程在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在进行通识性艺术欣赏教学的同时,通过将呼伦贝尔本地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蒙古族艺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进行《艺术欣赏》公共选修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并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艺术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艺术;教育传承

一、课程缘起

在2013年3月,为了开拓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艺术视野,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中,开设了《艺术欣赏》通识性公共选修课程,带领学生进行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建筑、园林等艺术样式的欣赏学习。在2013年,主要侧重于通识性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实践。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改革

2014年,根据教育部教体艺[201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教社科(2014)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以及高职院校特点,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呼伦贝尔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一步体现对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欣赏》课程改革探索。

(一)课程目标的调整

根据文件精神,《艺术欣赏》课程目标由原来的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定位为少数民族地方职业院校公共选修校本课程建设。呼伦贝尔不仅是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等民族聚居地区,这些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拥有自己独具特色、优秀的民族艺术样式,了解和欣赏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的艺术,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呼伦贝尔地区的民族文化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也有助于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品格的养成,有利于这些濒于灭亡的优秀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教育传承。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

《艺术欣赏》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第一学期仍然进行通识性“艺术欣赏”教学,教学内容为各主要门类艺术的欣赏教学;第二学期进行“少数民族艺术欣赏”教学,教学内容主要以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艺术的欣赏为主。重点进行了达斡尔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艺术欣赏。

三、课程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改革

在教学实践方面,主要对课程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

(一)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

《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形式上,除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还进行了更为大胆的改革。

1.请有艺术特长的艺术生进入课堂辅助教学

在达斡尔族艺术欣赏课程中,请擅长艺术表演的达斡尔族学生进入《艺术欣赏》课堂,讲解自己民族的艺术,并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得以直接接触达斡尔族艺术形式。

2.进行教学采风采集原生态艺术素材

2014年3月,带领学生到达斡尔族说唱老艺人家里,进行达斡尔族说唱艺术的教学采风,通过教学采风收集了原生态的第一手的达斡尔族艺术素材,补充和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达斡尔族艺术的兴趣爱好。

3.充分利用文化场馆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利用呼伦贝尔的博物馆资源,将课堂搬到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少数民族博物馆。2014年3月,带领学生到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巴彦塔拉镇达斡尔族博物馆,并进行了现场参观教学。工作人员为师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2014年5月,又带领学生参观了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博物馆。两次参观不仅丰富了《艺术欣赏》课程的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呼伦贝尔地方民族艺术的关注度。

4.建立《艺术欣赏》公共选修课QQ群

延伸课堂教学形式,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在《艺术欣赏》课程的考核形式上,主要采取了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理论试卷的考核形式。

1.整体考核评价模式的改革

在《艺术欣赏》公共选修课程的评估评价方面,注重对学生课堂表现和结课问答论述的考核。

2.考核重点的转移

淡化对艺术欣赏理论知识的结果性考核,注重对艺术作品欣赏学习过程的考核:不是考核学生通过《艺术欣赏》课程学到或者掌握了什么艺术理论知识,而是考核学生是否得到了艺术美的享受,被艺术作品引发了积极向上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感受,提高了审美素养,是否激发了学生对于艺术的兴趣。

四、课程在少数民族地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方面的意义

以呼伦贝尔地方高职院校的探索为例,探索了利用《艺术欣赏》公选课程,在少数民族地方高校进行艺术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形式、方法。

(一)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走进艺术场馆

通过《艺术欣赏》课程学习,使学生养成自觉地接触艺术作品,主动走进博物馆、画廊、展览馆等,感受艺术作品魅力的欣赏习惯。

(二)增强学生对呼伦贝尔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荣誉感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类新颖的视听娱乐作品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呼伦贝尔地方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被认为是落后的、“土”的、不进步的;而一些呼伦贝尔本地的少数民族成员因为他们的文化和民族特征而受到某种歧视,也就造成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在文化上产生了拒绝本民族文化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表现为在穿着打扮等社会行为表现上刻意模糊自己的民族特征,不愿意提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或者表现为对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向往,以及对流行歌曲、流行服饰的热爱,急切地把自己融入到所谓的“大城市”或者“主流文化”中。

在《艺术欣赏》公选课中,通过增加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艺术欣赏”部分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民间艺术的自信力,增加对呼伦贝尔地区各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对他们今后产生为呼伦贝尔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服务的荣誉感,以及对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增强学生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融合方面的意识

民族自卑心理容易引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自己民族从内部,产生强烈的民族意识,过分地夸大自己的民族特征或民族传统文化,而对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产生歧视的态度,从而形成封闭和排他的心理,这往往会成为各少数民族发展中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因此,在《艺术欣赏》课中引入其他少数民族艺术内容有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意识到与不同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性,使他们更为客观地认识本民族和其它民族的文化,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的健康向上的心理。

(四)有益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传承

在呼伦贝尔地区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欣赏》的课程,可以帮助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对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较为全面认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在欣赏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认识到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面的危机,从而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对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培养潜在的呼伦贝尔地区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者。

五、课程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选修课程人数较少

2014年3月至6月,即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了“艺术欣赏——少数民族艺术欣赏”的教学。选修课学生人数为21人。其中大部分为上学期选修课程的学生,也有少数新选课程的学生。总体而言,选修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少,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部分教学容量不足

在当代社会,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外国的文化艺术不断地影响和冲击着学生的视野,导致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反而不够了解,在《艺术欣赏》课程中,应当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欣赏部分教学内容。

(三)艺术实践教学的缺乏

大多数学生已不满足于在艺术欣赏课题中单纯欣赏他人艺术作品,而是希望能够学到一些艺术技能,进行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增加课堂艺术实践、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形式进行艺术实践。

(四)艺术作品原作观赏条件受限

艺术品原作欣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审美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欣赏优秀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原作或观看表演是越发难以实现。如何能够帮助偏远的民族地方院校的学生欣赏到优秀的艺术品原作或表演,是学校和地方政府以及国家需要共同努力的地方。

综上所述,《艺术欣赏》公选课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优秀地方文化教育传承的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当面对学生艺术实践技能学习的强烈愿望时,在高职院校重职业技能教育的今天,其选修课的地位和寥寥的教学课时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艺术实践需要,而如何更好地做好艺术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这是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1]高岭.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2]文雯.在少数民族预科开设少数民族艺术欣赏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5):49.

[3]李淑华,霍弘彦.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职校的传承[J].今日科苑,2015(1):105-107.

[4]霍弘彦.高职高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3(15):54.

[5]霍弘彦,李淑华,郭才等.呼伦贝尔地区高职院校《艺术欣赏》公共选修课程及评价体系建设调查报告[J].北方文学(中),2016(11):106.

G640

A

霍弘彦(1976-),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硕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2017年度教育部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讲师。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美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艺术与教育;李淑华(1960-),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研部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以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欣赏》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及实施研究”(项目编号:13-HZY36)。

猜你喜欢

达斡尔族呼伦贝尔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来自呼伦贝尔大地的自然之歌——记达斡尔族词作家 诺敏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闫锡聪
游唱在呼伦贝尔的脊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