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河南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7-01-25王芳
王芳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推进河南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王芳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如产业结构、区域、城乡、社会事业等发展不协调问题。为此,河南应该立足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协调发展格局,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城乡区域发展、城市群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进而推动河南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协调发展;经济新常态;河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相辅相成,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各有目标指向和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我国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又是发展格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经济社会才能行稳致远。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着力打造平衡的发展结构,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增强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准确把握协调发展理念,对于河南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快推进“四个强省”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1]。“小康”指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2010年以来,河南经济总量一直排名全国第五,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不协调,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不协调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为此,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能,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协调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从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内涵发生质的变化;从结构层面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动力层面看,创新驱动逐步替代传统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从风险层面看,生态环境和一些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显现。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仍是第一要务,要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把握发展的动态性,对发展的趋势进行整体性、规律性考察,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当前,河南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就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打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激发新动能,最终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河南仍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重要关口,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而新兴力量尚未真正形成,经济发展已由过去高速增长转变为中低速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作为人口大省,河南肩负着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务,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转变发展的动力,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才能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中原崛起。
二、河南推进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突出。“十二五”期间,河南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河南产业体系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不高,资源开发型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化解过剩产能任务依然艰巨。2015年,河南三次产业比重为11.4∶49.1∶39.5,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一、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在第一产业中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比重偏高,而林业、渔业的发展则较为滞后。在第二产业中建材、能源、轻纺、冶金、化工等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高技术产业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比重仍然较小,2015年河南高技术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比重仅为8.8%[2]。传统服务业依然占据较大比重,而以金融、物流、租赁、居民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占比较低,短期内难以对全省经济形成重要支撑。
2.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程度较低。中原城市群是以河南省会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等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作为首个内陆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城市群一体化程度比较低。第一,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够。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仍有差距,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能力、人才资源以及文化功能等较为薄弱,同时,在产业布局、信息共享、技术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也未能与周边城市进行有效的衔接,这些制约了郑州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第二,城市间缺乏良好的产业协作。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城市间分工协作,从而形成整体竞争优势,进而释放出区域一体化发展红利。目前,生产要素大多集中在郑州,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高度集聚在郑州,没有形成与其他城市间良好的产业协作关系,不利于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薄弱。由于自然资源、发展基础、发展条件的不同,河南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总的来说,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持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也最快,处于领跑水平,但河南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体制机制的影响,河南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15年,河南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25个百分点,在中部省份中也处于较低水平。河南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河南是全国贫困程度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14年年底,河南共有53个贫困县,576万贫困人口,其中超过70%的贫困人口集中于“三山一滩”地区,贫困程度较深,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4.文化发展短板依然存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公共文化供给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城乡之间公共文化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文化设施较少,文化活动较少,缺乏组织文化活动的人才。河南文化产业存在“弱、小、散”现象,总体发展水平偏低,河南文化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竞争力整体不强,文化产品多,精品少;雷同多,创新少;产品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三、河南推进协调发展的对策
1.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实现河南协调发展,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而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第一,注重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河南经济发展现状,既要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又要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和农业的发展,着力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培育网络经济新业态,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第二,推动信息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蓬勃发展,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促进信息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为代表的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方面的融合,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动农业大数据应用,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发展智慧农业。第三,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快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补齐农村短板。第一,坚持规划先行,增强城乡发展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立足发展基础及资源禀赋等条件,高标准编制各类规划,实现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全覆盖,引导城乡区域健康发展;注重各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并与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保持一致,形成统一配套的规划体系,统筹规划城乡区域发展布局。第二,注重突出城乡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城市和农村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功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不能简单地用城市建设理念来建设农村,而要注重突出城乡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与优势,促进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增强农村活力,做到“进城”和“下乡”各得其所,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突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加快户籍、土地、社保、就业、教育等一系列制度联动改革,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3.提高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培育核心增长极。提高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程度,打造核心增长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推动河南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一,增强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河南省会,郑州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口岸,当前郑州应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区域性金融、商贸服务、科技文化中心地位,切实增强辐射带动全省和服务中西部发展的能力。第二,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要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开封应加强与郑州的分工协作,着力扩大经济总量,打造郑汴一体化升级版。同时,还要支持具有良好工业基础的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鼓励传统农区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等。第三,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要坚决破除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合作,大力促进科技平台共享、科技要素流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区域创新网络。第四,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格局。
4.推动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加快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是河南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一,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领域相关产业的引导带动作用,在提高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支持力度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优先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发展,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第二,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教育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等改革,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突出农村重点,研究制定支持农村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加快文化发展。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机制,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立足河南资源优势,以先进的理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按照大集团、大项目、大产业的思路,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原创能力强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旗舰”;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促进城乡文明程度的提高。第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城市治理体制,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城市治理格局,不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为广大居民创造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5.加强生态建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已经成为河南协调发展的瓶颈。今后,必须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一致,让全体人民共享生态发展成果。第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严格执行绿色招商、生态准入制度,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保意识,提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养成健康、绿色、科学的生活方式。第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继续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及黄河明清故道生态走廊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加强生态水系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坚持协调发展 着力形成平衡结构[N].人民日报,2015-11-02(01).
[2]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N].河南日报,2016-01-22(02).
[责任编辑 李孝敏]
F127
A
1671-6701(2017)02-0087-04
2016-12-12
王 芳(1981— ),女,河南滑县人,硕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