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调查》的文体研究
2017-01-24周批改
□周批改 段 扬
(1.湖南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2.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1105)
《寻乌调查》的文体研究
□周批改1段 扬2
(1.湖南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2.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1105)
《寻乌调查》以问题为线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而鲜明;引人入胜的前言全面而简洁,既客观又充满感情;外在行文自如,内在结构严谨细致;细微准确的数据,实实在在的案例;语言生动活泼,大量使用群众口语、民间方言、地方俚语;既娴熟地运用了叙述与议论,又使用了说明、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生动形象、贴切深刻。
毛泽东;寻乌调查;文体
1930年5月,红军在激烈战斗之后,分散在赣南的安远、寻乌和粤东北的平远一带做群众工作,毛泽东利用这一时机,在寻乌与11个人开了10多天的调查会,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第一手的数据和案例,写出了7万多字的《寻乌调查》。这是毛泽东“最大规模”[1]P41调查研究的结晶。学界对《寻乌调查》的过程、内容和价值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迄今还没有聚焦《寻乌调查》文体特色的研究成果。文体,通俗地说是指文章的体裁,还包括与之相关的语言体式。《寻乌调查》具有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上,也体现在独具特色的文体上。研究《寻乌调查》的文体特色不仅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也有助于理解毛泽东实事求是、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文风。
一、以问题为导向
认真研究《寻乌调查》可以看出,问题意识贯穿《寻乌调查》的全文。在前言部分,作者指出,“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这就鲜明地提出了问题,指出了调查的目的。在主体部分,在介绍总体情况的同时,也关注存在的问题。譬如第五章“寻乌的土地斗争”,直接针对问题展开。从分配土地的方法问题、分配土地的区域标准问题,到土地税问题、土地斗争中的妇女问题等,列出了17个具体问题。在“(四)房屋分配问题”中,作者首先提出房屋没有分配产生的一个问题,即屋主不喜欢新来的人在他家里生儿子;接着从寻乌的习惯到现实的情况举例分析这一问题,然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要把地主的房屋也完全按照地主的田地一样加以分配”;最后指出使用这一办法解决问题的意义:“这亦是动摇封建基础争取贫农的一个策略”。[1]P64-182毛泽东在这里仅使用了400多字,然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很具体而鲜明。
二、引人入胜的前言
前言作为文章的开篇,一般是将文章的主旨、主要内容、写作过程、意义影响等介绍给读者,以便于理解正文。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报告都非常重视前言的写作。《寻乌调查》的前言写于1931年2月,距离寻乌调查时间已过去9个月,是作者在整理资料时的补记。1000多字的前言,如“凤头”般引人入胜。
一是全面而简洁。短短的篇幅中将调查研究的背景,调查研究的问题,调查研究的组织、对象、过程、地点及代表性,以及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等,都交代得十分清晰。二是实在而准确。该前言将时间、地点、人物一一交代,调研对象不仅记录了名字,还记录了年龄、阶级成分、职务等信息,有的还简要介绍了其经历。三是既客观又充满感情。该前言在交代调查研究各个环节时,总体是客观的叙述,但开首交代调研背景则满含深情。当读者读到“湖南五个放在我的爱人杨开慧手里,她被杀了,这五个调查大概是损失了”,不能不为之动容。而“失掉别的任何东西,我不着急,失掉这些调查(特别是衡山、永新两个),使我时常念及,永久也不会忘记”[1]P41-42则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调查研究的高度重视和一往情深。
三、清晰的条理和严密的逻辑
文章结构即内在因素的组织,是作者对框架的安排和论证次序的布局。《寻乌调查》总体分为五章,每章下根据需要有分节。如第三章寻乌的商业,之下专门列有目录,其中寻乌城作为重中之重,也列有从(1)至(25)个分目录。这样就显得条理非常清晰,阅读起来一目了然。而且结构完整,便于从整体上把握调研报告的全貌。
《寻乌调查》各章节长短不一,行文自如。譬如“第三章寻乌的商业”有28,000多字,“第四章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有31,000多字,而“第一章寻乌的政治区划”只有300多字。章下的节也是这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总体看来,文章长短结合,重点突出,错落有致,显示出一种层次叠加的美感。
从篇幅看,《寻乌调查》外在行文自如,但内在逻辑结构则严谨细致。围绕解决土地革命政策问题和了解中国富农问题、商业情况这个主题,从政治、交通、商业、土地关系和土地斗争等方面层层递进进行考察,重点对寻乌的商业和旧有的土地关系进行剖析。各章内部的逻辑也十分严密。譬如“第三章寻乌的商业”,先是分析寻乌各区域面上的生意,再集中到出口货、重要市场,再聚焦到寻乌城,这样由远而近、由面到点地进行剖析,将寻乌的商业立体地呈现了出来。
四、详实的数据和实例
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是《寻乌调查》在论据上的鲜明特色。作者对数据精益求精,力求细微准确。如讲到安远到梅县的生意,关于“牛岗”,详细列举:“正、二月每月平均一百头,共二百头;三月六十头;四、五、六、七月没有市;……全年三千三百二十头。牛价平均每头值四十元,全年共值一十三万二千八百元。”[1]P50
为将数据清晰地呈现出来,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表格。关于寻乌城的人口成分,作者按“职业、人口数、百分比”制作了表格,将全城2700多人进行了分类,不仅有总数、分项数,还有百分比,而且还对这些数字进行了详细的文字说明。
在数据、表格之外,《寻乌调查》使用了大量实实在在的案例。这些案例之实,首先表现为记录实名,对寻乌的大学生、各个层次的地主、各个行业的老板,都实名记录。其次是客观描述,譬如对12家收租的地主,作者如实记录了他们的名字、家庭成员和收入开支。再次是直接引用,譬如在“批田”一节,作者直接引用了调查到的一个赁据。
五、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
调查类文体的语言,一般要求能被人看懂、知晓,不求词藻华丽。毛泽东为调查类文体语言带来新的特色,不但准确,而且生动活泼,有生气、有新意、有美感,乃至幽默风趣诙谐。
口语化。就是使用群众语言,使表述通俗易懂。在《寻乌调查》中,口语、俗语、俚语随处可见。在描写农民疾苦时,说刚打下禾交过租就没有饭吃了,就直接用农民语言“禾头根下毛饭吃”、“一年耕到又阿嗬”。在揭示地主剥削时,就采用寻乌的习惯话:“嫁姑娘卖奶子,都要还埃”。[1]P89在娼妓一节,引用了寻乌的一句俗话,“三标的货,项山的糯”,就是说三标女子美丽与项山的糯米一样著名。在谈到社会各行业的地位时,则引用当地的民间的说法:“下九流是:一削(削脚趾),二拍(拍背),三吹(吹鼓手),四打(打烟铳),五采茶(男女合唱采茶戏),六唱戏,七差人,八剃头,九娼妓。”[1]P143
形象化。主要是运用了比喻、拟人、成语、寓言等多种修辞格,形象地表述事物,讲清道理,说明问题。例如,靠不住的先生,是不能把生意交给他做的,因为他讲嫖赌、吃油饼。用“吃油饼”来指爱占便宜的行为,已经比较形象了,作者还用地方方言“大斧头”、“打雷公”来进而比喻“吃油饼”行为,显得更生动形象。
谐趣化。《寻乌调查》在严谨的叙述中,也点缀了毛泽东幽默谐趣的风格。在谈到地主的剥削时,就讲了这样一个笑话故事。乡下一个著名刻薄的地主,把瘪谷掺进精谷里,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卖给农民。有个农民来买谷子时,他对着媳妇和女儿道:“要衫裤子着就要去捞!”[2]在寻乌人习惯的说法里,女子偷人叫“捞”,把瘪谷掺进精谷去也叫做“捞”。要衣服裤子穿就去“捞”,地主对他的媳妇和女儿的交代,一语双意,在令人痛恨的同时,也未免令人好笑。
六、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调查报告类文体,表现的主要方法是叙述与议论。以数据事实作为依据展开叙述,通过议论概括观点和结论。《寻乌调查》不仅娴熟地运用叙述与议论,还运用了说明、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贴切深刻。
叙述,也就是记录和述说,是用来表达事实的经过和现状。《寻乌调查》里,叙述的内容占到70%的比例。关于寻乌的娼妓和嫖客变化,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娓娓道来。十年前,寻乌商人嫖娼的最多,豪绅第二,豪绅子弟(所谓少爷)最少,十年后则是另外一番光景,豪绅嫖娼的最多,豪绅子弟次之,商人嫖的最少了。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商人他们的生意不行,而豪绅嫖的多,以妓家为歇息,长年长月住,逢年过节时才回家一转。那么豪绅他们的嫖钱哪里来的?打官司,乡下人拿出一百元,他给乡下人使用二十元,八十元揣在自己的荷包里,这样子得到供给娼妓的费用。如此这般由表及里,把娼妓和嫖客变化的现象清晰地叙述出来。
议论,就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调查报告要在大量事实材料的叙述的基础上提炼观点,这就需要议论。只有在材料的梳理中提炼观点,用充分的材料去证实观点,让观点统领材料,才能够使调查报告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寻乌调查》在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一节,叙述了广大农民生活艰辛、卖儿还债的窘迫境况之后,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并单成一段:“旧的社会关系,就是吃人关系!”这短短的一句话,字字力透纸背,鲜明而深刻地概括了前面详尽的叙述,点出了旧有土地关系的症结,为破除旧有土地关系、实行土地改革的总论点提供了坚实支撑。
说明,就是解说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功能等,以使事物变得更清晰的表达方式。《寻乌调查》穿插的说明,简洁明了。譬如关于寻乌城的杂货,文章中列举了131种,并随后作了条理清晰的简要说明。首先,从形式上对杂货的内容作出说明,“以上一百三十一种,商人都叫作‘洋货’,在杂货店里出卖。其中打横画的二十三种是销数较多的,没有打横画的各种销数都少。”之后,从文章内容上作出杂货说明:“一百三十一种中有一百十八种是从梅县及兴宁来的,梅县来的占最大多数,只有洋袜子、围巾等织造品大部分是从兴宁来的。”[1]P61-62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细节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调查报告类体裁一般较少用描写。但《寻乌调查》却采取了描写的方式,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被调查者的处境。譬如,为反映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状况,作者有如下描写:农民走到地主家里向地主问道:“先生,食了朝?”地主:“唔,系哟!”农民然后慢慢地话到籴谷:“你的谷,埃来籴两斗子。”……[1]P142-143这一农民向地主借谷的场景,犹如一幕戏剧,人物性格刻画细微,情节变化起伏,将地主精于算计、阴险狡诈的剥削本质充分暴露,把农民卑下无奈、任人剥削的悲惨境况鲜明地呈现了出来。通过这样的描写,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旧有土地关系的残酷剥削,使调查报告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总之,《寻乌调查》是毛泽东为了研究中国革命中的城市问题和农村问题,“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1]P56而成就的。这一个“拼”劲,构成了《寻乌调查》文体特色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3]文体体现着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样本,《寻乌调查》体现出的唯实作风和承载这种作风的文体,值得中国共产党人认认真真地学习和进一步发扬光大。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许静涛.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J].新闻与写作.2008(5).
[3]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N].学习时报,2011-11-21.
(责任编辑:姚金果)
A Study on the Style of Writing ofXunwuInvestigation
ZHOU Pi-gai1DUAN Yang2
(1.Human Academy of Socialism,Changsha,Hunan 410001;2.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Xiangt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1105,China)
XunwuInvestigationcircles around the clue of bringing forward,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the enchanting preface is all-around and simple,objective and passionate;it is of a fluent style of writing and a meticulous internal structure;it uses precise data and concrete examples;its language is lively and colloquial language,folk dialect and local slangs are used a lot;narration and argumentative writing is skillfully used,and description,illustration and other means of expression are applied,making the article lively,vivid,felicitous and deep-going.
Mao Zedong;Xunwu investigation;style of writing
2017-06-20
周批改(1973—),男,湖南祁东人,湖南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毛泽东思想、社会调查方法;段扬(1994—),女,湖南祁东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D231
A
1674-0599(2017)04-0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