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的诊治
2017-01-24
(青海省西宁市畜牧兽医站西宁810003)
一例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的诊治
王生梅
(青海省西宁市畜牧兽医站西宁810003)
结合某养鸡户饲养肉鸡的发病情况,介绍了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有益参考。
鸡心包积液综合征;诊断;治疗
鸡心包积液综合征又称鸡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HHS),是由腺病毒引起的包涵体肝炎,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鸡户(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对一例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养鸡户饲养肉鸡3 000余只,32日龄时突然呈零星发病,发病初期,当地兽医人员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遂再使用干扰素及头孢等,治疗效果也不显著。病鸡出现明显症状后,死亡迅速,最后送至我处进行诊断。
2 临床症状
经现场勘查,发现病鸡精神颓废,食欲下降或废绝,呼吸困难,不愿活动,鸡冠呈暗紫红色,排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因病程较短,大部分病鸡尚未发现消瘦症状,通常大群看似正常,发现明显症状后已经死亡。
3 剖检病变
对数例病死鸡剖检可见,心包积液十分严重,液体呈透明淡黄色,腺胃和肌胃间出血明显,严重则呈现出血带或出血斑,肝脏肿胀,部分出现坏死点或点状出血,心脏松软肿胀,心肌松弛,肾脏肿大,质脆,输尿管内尿酸盐增多;个别病死鸡出现全身性淤血、气囊炎及法氏囊萎缩。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心包腔内有大量透明积液呈淡黄色,肝脏肿大,有坏死灶,呈灰白色)[1],结合该养鸡场的情况,排除了新城疫、法氏囊炎、流感及大肠杆菌病等,同药物中毒、湿度过大、饲料霉变及大肠杆菌或流感病毒等因素引起的心包积液显著不同,该病在当地可谓一种新发疫病,初步诊断该养鸡场发生鸡心包积液综合征。
5 治疗
对于本病的治疗,笔者最初采用肾速通(主要成分为泽泻、茯苓、党参等)以及清瘟败毒口服液等,并且根据鸡群病情使用干扰素,同时让养鸡户注意鸡舍的消毒和通风换气,多数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然而,数月后,再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经临床多次试验,采用自制卵黄注射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用曾发生该病的鸡群所产的鸡蛋,以50日龄左右为例,按一个鸡蛋供应约40只鸡,日龄大的可适当加量,自制卵黄,同时为了预防卵黄带毒,可按每40只鸡,在卵黄内增加一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 g,给发病鸡群注射。注意事项:在制作卵黄过程中,应确保鸡蛋新鲜,将蛋清滤去,然后按照每只鸡蛋添加约20 mL生理盐水,捣碎蛋黄,防止因存在小颗粒堵塞注射针头,同时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头孢,所制卵黄应一次性用完。在治疗的同时,可在发病鸡群饮水中添加0.07%~0.10%碘液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病死率,减轻病情。经上述治疗3 d后,发病鸡群各方面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有效控制了该养鸡场的疫情[2]。
6 预防
6.1 加强环境消毒
鉴于本病属于典型的接触式传播疾病,预防的关键是加强消毒工作,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病毒的传播与扩散,为此,可采用戊二醛类以及碘类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并且在鸡舍内配合使用过氧乙酸类消毒剂进行熏蒸消毒;管理人员尽量减少进入鸡舍内部,进出人员应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同时加强车辆消毒工作,所有车辆进出均进行消毒,能够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6.2 加强饲养管理
该病尚无显著季节性,以育雏和育成期多发,倘若缺乏科学合理的治疗,将延长发病时间,致使死亡率增加,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养鸡户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控制疫情。日常注重鸡群的饲养管理,鸡舍保持良好通风换气,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同时采用肝脏匀浆甲醛灭活制备自家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对本病的预防效果较为明显。
7 小结与讨论
本次发病鸡群出现心包积液等特征性病变,根据发病日龄(同相关报道所述本病主要侵害3~5周龄鸡只相一致),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治疗情况等,确诊为鸡心包积液综合征。本病最早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安格拉地区发生,故又称为“安格拉病”,该病的发生,应引起养鸡户和兽医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次疫情采用自制卵黄治疗,虽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然而并不能排除因卵黄带菌所引起其他方面感染发病,加之受限于条件,尚未检测自制的卵黄,倘若卵黄抗体效价不高,则会影响该病的治疗效果。■
[1]杨海容.一例蛋鸡心包积水综合征的诊治[J].饲料博览,2016 (06):46-48.
[2]孙强东.疑似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的诊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4 (11):40-42.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