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学习案例剖析与方法创新思考

2017-01-24高智雄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灯饰解决问题培训

□高智雄

(国家行政学院 培训中心,北京 100089)

行动学习案例剖析与方法创新思考

□高智雄

(国家行政学院 培训中心,北京 100089)

行动学习秉持学中干、干中学的理念,能够克服传统培训方法学用脱节的不足,实现从课堂到现场的知识迁移,达到解决实践问题的效果。干部教育培训中运用行动学习破解实践难题的案例表明,以问题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以能力为导向、以改变为目的、以体制机制为抓手是产生效果的关键,这些特征也体现了行动学习的方法创新价值。

行动学习;培训方法;方法创新

近年来,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产生出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了应用尝试。有些方法在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集合群体智慧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有效解决问题方面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方法很难实现知识的迁移,往往是“课堂讲的生动,下来一动不动”,知识和实践的距离无法弥合。真正能破解这一难题的是行动学习。行动学习将学中干、干中学作为其基本理念,学习与实践实现了有机结合,知识的迁移成为可能。国家行政学院在广东中山市开展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行动学习项目,就以对问题解决的推动和突破证明了行动学习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将从这个案例出发,剖析行动学习法能产生效果的关键所在,探讨其对教育培训方法创新的启示意义。

一、行动学习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是由英国国际管理协会主席雷格·列文(Reg Revans)于上世纪 40 年代中期首创的学习理念和培训方法。行动学习过程可用如下公示表示:L= P+Q[1]P70,即学习=程序化知识+不确定环境下对问题的洞察力。也就是说,有效的学习是系统性知识和有洞察力提问的结合。在实践当中,现实问题是行动学习的起点,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分享和交流经验、反思固有思维模式,从而形成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中付诸行动。不断反复以上步骤,学习成为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行动学习是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研究解决问题和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方法。[2]

中山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训项目遵循行动学习的理念进行设计和组织,旨在解决制约该市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项目由30位中山市市直单位和镇区主要领导参加,学制一年,分两阶段开展。学员先在国家行政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研修,通过研究案例,补充知识,拓展思路和开展专题研讨,发展出回岗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然后,回到中山各自领导岗位,进行行动实践。各小组每两周集中一次,探讨行动方案和策略。全班每2-3个月集中一次,交流问题解决的进度,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组开展专题辅导,回应学员实践中提出的要求,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行动学习解决了难以突破的问题

30名学员根据所在岗位、知识结构的不同分成三组,分别承担“发展中山城区服务业首位度”、“促进中山灯饰业转型升级”和“推动中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个选题。三个小组都解决了问题或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效果也得到彰显。

第一小组以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区首位度为题。该小组起初按照发展第二产业思路研究服务业,虽然费力巨大,但不得要领。在专家的催化下,他们深入该市发改、规划、工信等政府部门,银行、证券等经营部门调研考察,在小组内发动“头脑风暴”,最终发现服务业依赖内生动力的发展规律,创造性提出了建立健全中山市府际协调机制的政策意见,建议以此作为突破口,解决服务业发展中实际存在的“强镇弱区”现象。这一建议引起了中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认为这一成果为中山市行政体制下一步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意见。学员在产业调研、需求摸底和专家走访的基础上,按照跨部门协同合作的思路,开展“府际协调机制”的可行性研究,不仅学员的公共决策能力得到提升,部门间的职责分工也越发清晰。

第二组的选题是如何推进灯饰产业优化升级。灯饰业是中山的特色产业,但存在“多”“散”“乱”现象。怎样把中山的灯饰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使之成为该产业的全国中心?该组成员先后调研灯饰产业集群化程度较高的四个镇区,走访灯饰龙头企业,与科技局等部门座谈,向市领导汇报并征询意见,最终决定以古镇作为“麻雀”进行解剖,从提高灯饰文化创意含量入手,搭建灯饰科技创新平台,解决灯饰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易“被复制”现象。小组推动成立的“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中国(中山)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集灯饰专利快速授权、维权、专利管理、信息运用、专家咨询援助等服务功能于一体,解决了许多单个企业想解决又难于解决的问题。平台的搭建是协调多个相关政府部门、在各方获得共识的基础上完成的,为灯饰业的升级提供了切实的机制保障。

第三小组以发展电动汽车为题。该小组先后到本市火炬开发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走访、调研,就中山发展电动汽车的优势及不足进行分析诊断,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明确了中山市电动汽车发展思路,提出政府应鼓励企业抢占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制高点,并协助市政府拟定了电动汽车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同时提出要对创新型产业的可能风险进行补偿,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不仅体现了集体思考和行动的智慧,也为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分量的咨询意见。该小组还推动成立了中山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起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实现了组织的成长。

三、行动学习的方法创新特征

通过对中山行动学习案例的考察发现,行动学习之所以能在解决问题、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关键在于行动学习具备了以问题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以能力为导向、以改变为目的、以体制机制为抓手的一系列特征,这正是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这些特征对培训方法创新也有启示意义。

(一)以问题为中心

传统培训方法效果不佳的根源往往在于问题意识不强,培训内容的设计依照理论逻辑而非问题逻辑,即使有的方法也有问题导向,但这些问题常常与实际脱离或者设计得过于理想。行动学习则始终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解决实践中的真问题,在学和用之间建立起有效关联。

在中山行动学习项目问题的设计和探索过程中,把握了“实践”和“真”两个关键。其一,从实践中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山行动学习项目从中山市产业结构出发,将选题确定为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一选题期望缓解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和国内外竞争格局变化带来的压力,助推中山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贴近实际的问题设计,不仅摸准了该市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发展脉搏,也增加了学员的探索动力。其二,围绕真问题,开展真研究、真探索。实践中的真问题既非人为设定,也无标准答案和依赖路径,学员要在真实情境中探索解决。行动学习过程中,三个小组将问题从抽象的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上逐步聚焦,通过实地考察和研讨交流,分别从跨政区协调、产业文化内涵和产业发展规划切入,找到了问题的突破点。真问题的解决路径没有定式,为学员提供了充足的聚焦和突破空间。

行动学习的实践表明,以问题为中心,尤其是以实践中的真问题为中心是行动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创新。问题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真实情境,才能使问题的价值彰显,才能以问题为中心枢纽,搭建起沟通学习与实践、培训与工作的桥梁。

(二)以学员为主体

本文针对多源异构档案检索时无法充分利用档案之间关联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档案信息关联分析模型,通过提取档案对象的特征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对档案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档案检索的查全率方面有较大提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传统培训方法多数都延续教师讲、学员听的模式,尽管一些方法加入互动交流的成分,但仍然是教师带着、学员跟着,学员的探索热情得不到释放。而行动学习则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开放的学习环境,体现在学习的内容和进程上。其一,教师不再主导学习的内容,学员的知识需求更为重要。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结束之后,行动学习专家组不会再系统讲授理论知识,而是针对学员暴露出的知识不足,邀请各领域专家分别以“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资本市场与资本运作”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等专题形式授课,为学员补充行动所需的关键知识。其二,教师不再主导学习的进程,学员自主开展探索。在学习实践中,学员遇到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可能解决的方案都是来源于实践的,远远超出预设的教学规划。学员根据学习需要开展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突破书本教材和固有模式,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案。专家组不规定学习的进度和方向,转而针对学员在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有针对性地在研修思路和研修方法上给予指导建议。

与传统方法相比,行动学习的创新在于教师和学员关系的重构。行动学习不再过分依赖教师讲授,而是更加突出学员在学习内容、进程方面的主体地位。这种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不仅有效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大大降低了培训的管理成本。

(三)以能力为导向

许多传统的培训方法只局限在课堂情景中,虽然也有提升能力的愿望,但培训成果往往难以突破丰富知识、拓宽眼界、激荡情感、广交朋友的范畴,学员当时有所触动,培训结束之后感觉收获并不大。究其原因,是这些方法脱离了学员思想和工作的实际,缺少在贴近工作的实践情境中对能力进行锻造和培养。与这些方法完全不同,行动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能力提升,能力导向得以贯穿培训始终。

中山参加行动学习项目的领导干部普遍学养较高,很多都是“一把手”,习惯于通过听汇报来做判断,用会议和公文推动工作,难免出现主观判断和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在行动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走访调研、专家咨询、团队研讨,在实践中反复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都经历了对主观判断脱离实际的反思、对思维定式和主体偏好的克服、对习惯工作方式的改变,重新定位政府角色职能,协调跨部门的职责分工,构建解决矛盾的共识,最终建立起府际协调、解剖麻雀、风险补偿等机制办法。行动学习是在解决问题的挑战当中,不断推动学员对约定俗成、驾轻就熟的经验、观念、方法进行反思,有效改进学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以改变为目的

近年来,许多传统方法都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型,试图跨越理论到实践的鸿沟。但是培训所得依然很难体现在学员的日常工作中,真懂真信真用的改变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观念的形成、行为的改变与消化食物以吸收养分一样,除需要外部力量的参与之外,更依赖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就是个体性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深入到学员内隐的“实践性知识”中。行动学习让反思真正发生。

在行动学习过程中,给固有经验带来冲击的分享、探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践中的反复尝试都是反思发生的催化剂。其一,在研讨分享中实现对经验的超越。小组组成打破了传统的组织内部边界,不同分管领域、不同背景、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带着个性认知、独特判断进入学习过程。学员在分享自身认识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质询、评议。这种交流引导学员对自身经验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思考,促进学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自我超越,改变旧有心智模式。其二,在行动反思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形成之后,要将其应用于工作实践来接受检验。方案的调整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必须经历多次试错——反思——行动——再试错——再反思——再行动的循环。如第一组在研究服务业发展思路遇到瓶颈时,对政府角色职能进行重新定位;第二组在纷繁复杂的灯饰产业乱象中解剖麻雀,尝试从点到面的推广;第三组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创新型产业时,做出风险补偿的敏锐判断。这些都是在行动的反思中产生的认识飞跃,从而产生出解决问题的新的可能性。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中提出了“学习等于经验加反思”的观点[3]P248,进一步说,改变的发生亦是经验与反思的共同作用。行动学习运用学习、分享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反思在学习者身上真实而有效地发生,改变学员旧有的心智模式,也改变学员面对的客观世界。

(五)以体制机制为抓手

传统培训往往以个人探究的方式为主,学习的成效也难以突破个体层面,无法惠及组织。其中最主要的阻碍是组织内部的条块分割,影响了培训成果从个体向组织的延伸。行动学习则以体制机制为抓手,致力于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从而推动组织成长。

中山行动学习项目的参与者都是市直部门或镇区党政“一把手”,他们将本部门的认识、判断和诉求带入学习过程,寻求协调矛盾、解决问题的共识和可行方案,有效克服了的“条块分割”现象,实现政府功能的“整体化”。如第一组通过成立实体性机构和搞大部门制,来处理市镇两级服务功能的分工和利益矛盾;第二组的多项产业扶植政策都是多部门参与、协商的成果;第三组成立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也是部门间利益均衡化的结果。

行动学习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的学员使学习过程变为了不同部门共同探索、协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一来,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各行其是的“碎片化”特征得以克服,组织成长的效果变得可以期许。

四、实现学用结合是行动学习的创新要旨

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所以方法作为载体和手段,其最佳状态应当是促进“所学”转化为“所用”。要评价行动学习的方法创新属性,关键是看行动学习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用结合。

从上述案例及对案例的剖析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总结行动学习的学用结合特征。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行动学习以解决实践中的真问题为中心,学员的主体作用在问题解决中强化、反思与改变在问题解决中发生、能力提升和组织成长在问题解决中实现。问题把各个要素关联起来,构建起学用一体的逻辑框架。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行动学习推动了事关中山经济结构转型重要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同时改进了学员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促进了政府管理创新。行动学习不是纸上谈兵,这些成果都证实了行动学习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行动学习克服了传统方法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足,实现了对传统方法的突破和超越,回应了人们对传统方法针对性不强、实效性有限和吸引力不高的质疑。行动学习体现了理论的思辨、实践的有效以及历史的智慧,展现出促进学用一体的极佳特质。

行动学习与学以致用的思想理念相契合,这就决定了它不仅代表了从课堂向现场延伸的培训趋势,更是从学习向实践转化的实质跨越。因此,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积极倡导行动学习的核心理念,开展行动学习的操作实践,挖掘行动学习的潜在价值,不断增强对工作的指导意义,开拓学用之间连接的通途。

[1]张鼎昆.行动学习:再造企业优势的秘密武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陈伟兰.行动学习法在我国公务员培训中的实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3).

[3]〔美〕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经验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AnalysisofActionLearningCasesandReflectiononMethodologicalInnovation

GAO Zhi-xiong

(TrainingCenterofNationalAcademyofGovernance,Beijing100089,China)

The action learning,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learning while practicing,can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disconne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practice,which is the biggest shortcoming of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s.It can realize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from classroom to the field,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Cases of applying action learning in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how that focuses on problem solving,trainee subjectivity,ability enhancement,target on changes,and systematic reform are keys to real effec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and these features also embody the value of action learning in respect of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action learning;training and development;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C726

A

1674-0599(2017)06-0140-05

2017-10-11

高智雄(1984—),男,内蒙古包头人,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研究开发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干部教育。

徐国栋)

猜你喜欢

灯饰解决问题培训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2020斯德哥尔摩家具与灯饰展
解决问题的设计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Barovier&Toso灯饰殿堂
纸糊地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