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路径探索
2017-01-24仝莉莉
仝莉莉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520)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路径探索
仝莉莉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5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方向标,事关民族、国家未来以及公民个人福祉,在于通过有效的传播被人们广泛认同、内化、践行。本文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不足与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并从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引导、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着手,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他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重要性
(一)从国家、社会层面上看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根基,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方向标,具有最深刻、最持久的力量。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既发挥着意识形态作用,也起着世俗信仰作用,更影响着一切价值判断,它体现广大社会成员的现实诉求,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感召和引领作用,激发着社会成员的现实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凝神聚力实现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符合时代要求以及我国人民的现实需求,蕴涵着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文化向心力,是强国之魂,是化民之要,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坚实精神支柱、不竭源动力。
列宁指出:“思想一旦掌握群众,就变成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有效推进其传播,是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认同、接受,自觉内化、践行,以此凝聚成共建美好生活的巨大社会合力,这是我国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要举措。
(二)从公民个人层面上看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找到了归宿,起到了世俗信仰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指引,信仰安抚,还人们一片平和安宁的心灵世界。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所共同遵从,人人向善友爱、遵纪守法、爱岗奉献,必然能从根本上起到优化社会环境的作用,营造惠风和畅、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促进建成和谐社会。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反过来又为个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人们的正当利益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内心安定,心情舒畅,信赖感提升,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充满信心,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有序、畅通,幸福感就会大大提升。以此良性互动,最终的受益者和落脚点还是人民。可见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实现人们的广泛认同和践行,与公民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于提升人民福祉意义重大。
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不足与挑战
(一)内容方面呆板、教条,生活化不强
传播内容是整个传播的核心,传播内容体现着传播的目的,也影响着传播的效果。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内容方面呆板、教条,生活化不强。
其中呆板和教条主要表现为局限于道德符号,圄于三方面24字的口号识记,重知识化的传播模式,忽略了24字高度凝练代表的广泛深刻内涵,全国中小学生等都在背诵24字,仿佛背熟了就内化了一样。“将道德符号而不是这些符号所代表的道德意义看成教育的目标,……学到的不是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
生活化不强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中重官方语言,生活气息不强,内容抽象高深,不接地气,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和通俗性。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贴近每个人、带着温度、生动活泼的精神追求。”空洞无趣、脱离日常生活的内容,必然会降低人们的兴趣度和关注度,也不利于很好的理解接受。不感兴趣、不易理解的理论、思想也难以做到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方式方面只注重单向灌输,柔性化不足
传播方式是连接传播内容和受众的桥梁、输送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以政治宣传为主,单向灌输,居高临下,没有考虑受众的特点和时代的变化,不重视反馈,没有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与受众开展平等交流,照本宣科,不能够很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贴近实际,加之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幽默感,达不到交流互动的效果,收不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在传播方式上柔性不足,忽视润物细无声的隐形传播力量。注重轰动效应,集中统一,轰轰烈烈自上而下一阵风刮过,造势式、运动式的形式主义突出。例如:各种媒体滚动播出,各类讲座、报告、集中学习接踵而至,大街小巷到处是宣传海报、口号标语。这样的传播方式广泛性、快捷性有余,但效果浅显、表面化,感染性不强,长效性不佳。
(三)挑战空前严峻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影响着人们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们饱受各类思潮的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涛涛奔流,封建迷信愚昧思想也沉渣泛起,冲击着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其次,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国际间的信息共享、文化交流,西方敌对势力借机对我国进行文化植入、意识形态渗透,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另外,当前我国正处在高度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文化撕裂、心理的失衡、道德滑坡,导致偏激情绪、偏颇评价和极端主张的抬头,加之社会转型期遭遇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加重了其扩散、流行,谣言妄语、污蔑抹黑等负面信息日益侵蚀、消解了社会大众的政治追求、理想信念、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加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艰巨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路径建议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有赖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鼎力配合、协同努力。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价值观念培养的启蒙、立根基,学校教育是人的价值观念的筋骨塑造、框架构建,那么社会生活就是对人的价值观观念的肌肉丰满,三者层层递进,又重叠交叉共同发力,同时三者作用的顺利发挥也离不开保障机制的保驾护航。
(一)家庭熏陶
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和永久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家庭对人的思想塑造、价值观形成有着最初始、最直接却又恒久、深刻的影响。
家长首先要讲好故事,孩子最初是通过家长口中的“故事”来认识世界的,家长要把握好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言传身教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通过念小人书、讲童话、历史等各类故事正确引导孩子价值取向,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人间正道,夯实理想信念基础,为大写人生开启良好开端。
家长还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典范,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还要努力维护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和价值观念扶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家风、家规、家训同样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家规、家训传承着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美德,这种历史的沉淀和传承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重视家风、家规、家训的作用,倡导民间百姓整理、修编、完善、传承、弘扬的家风、家规、家训,以此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顺利深入千家万户。“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鲜活,更能实现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的‘浅出’。可以说,家风家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和具体展示。”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人成长成才的摇篮,是培育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技能、本领,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思想观念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构架,可以说学校教育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体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基本成型,对今后生活影响深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积极占领学校教育阵地,切勿应付公事、阵风刮过,浮皮掠草。
首先,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中之重,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是直观的、是决定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能否在学校教育领域收到实效,首先必须要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入手。既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又要准确把握时代形势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出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教育内容,做到环环相扣、系统连贯。既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专业课程的地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力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精神要义融入其他各个学科,融入日常管理、生活,积极筑牢学生的思想信念、价值理念筋骨。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寓教于学、寓教于乐,轻灌输重引导启发,处理好疏与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信息传授与效果反馈、传统思维与现代意识等关系。
其次,良好的教育氛围,对于教育目的的达成至关重要,因此还要着力营造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要高度重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充分利用各类校园环境因素,合理创设教育情境,即要发挥“显性教育”的广泛性、快捷性、刚性作用,又要发挥“隐形教育”的作用,弥补刚性显性教育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低下的状况,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达到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长效性。要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构建弘扬优秀校风、班风、学风,营造包容、谦和、开放、理性的校园氛围,使学生们在日渐熏陶的过程中,自觉内化。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网络(学校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结合优质的信息资源和健康的思想产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些宏大叙事多些生活故事,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注重互动性,逐步渲染渗透。
最后,要充分发挥实践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作用。实践出真知,通过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自觉不自觉的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比如,加强学生社团发展,组建多种学生社团,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多种实地参观,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名人故居、革命圣地、优秀现代工业园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家国胸怀,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开展书法比赛、歌咏比赛、班级宿舍建设评比、“最美师生”评比、主题文艺晚会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传播效果。
(三)社会引导
社会生活是个大熔炉,置身其中的人们不可避免的接受着社会的塑造、规范、引导,人们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身心言行深受社会影响,深深打上社会烙印,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的社会化。因此,要有效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小觑社会生活的作用。生活就是一场教育,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是隐性的、渗透的、广泛的、长效的、深远的。要高度重视社会生活的能动作用,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引领社会新风尚,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氛围,引导人们欣然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要积极占领社会舆论阵地。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合力,运用科学化、艺术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娓娓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隐性的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氛围,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持传承与创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具体生动直观情景,融入文化、艺术、时尚元素,既要注重情感认同,又要着力解决群众诉求,向历史文化寻根,向现实事迹借力,讲好中国故事。
二要高度重视文化产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作用。强化精品策划意识,创造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文化产品,如各类书籍期刊、影视作品、专题纪录片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日常休闲的方式,借力各类艺术形象,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传播,投群众所好、吸引群众眼球、激发群众想象,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升华思想,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在寻求视觉听觉愉悦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要发挥民间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当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民间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根基深厚、影响深远,是人们永不枯竭的精神食粮,要深入挖掘其精髓,通过大力弘扬传承,充分焕发其活力。既要高度重视保护、修缮历史遗址、名人故居、革命圣地、名山秀水等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注意发挥各类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对人的熏陶作用,引导人们定期瞻仰回顾磅礴历史文化,祭拜缅怀先辈英烈,感受崇山浩水的雄伟浩瀚,接受科技文化熏染拓展;要提高传统节日、民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自上而下高度重视,保护其传承弘扬,增强传统节日和民俗节庆的仪式感,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过庄严肃穆仪式使人的精神受到洗礼抚慰,灵魂得到震撼升华。
(四)保障机制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离不开保障机制的保驾护航。保障机制不仅能为有效传播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保障其顺利推进,也为传播提供匡扶纠偏的作用,有效减少、消除各种阻挠因素。
一要建立和健全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度提升的法律法规体系。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
二要运用政府职能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地方政策规章的制定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要求,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设立专项资金,出台专项方案,构建有效的社会教育机制、舆论引导机制、激励奖惩机制等,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
三要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挑战,主动出击,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要完善互联网站资格审核制度、网络基础管理制度,保障网站基本素质和良性规范运营;建立技术控制体系,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监控和筛选,握紧网络舆论主导权,确保信息的健康导向和真实性;健全网络突发事件预警处置机制以及违法犯罪防范打击工作联动机制,构筑有效控制的网络舆论格局和有效追溯的网络安全体系。
[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中共中央.列宁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
[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8.
[4]本报评论员.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03-27(01).
[5]陆士伟.重读包拯与司马光家训[N].光明日报,2014-03-27(02).
[6]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
[7][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15.
(责编:刘海琴)
D616
A
1008-8431(2017)03-0045-04
2017-03-30
仝莉莉(1987-),女,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