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资助”原则指导下的高中生资助模式创新
2017-01-24孙静妍
孙静妍
(吉林省洮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吉林 洮南 137100)
“精准资助”原则指导下的高中生资助模式创新
孙静妍
(吉林省洮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吉林 洮南 137100)
无可否认,资助学生这一项工作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极为重要,它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资源充足的学校搭建、和谐进步的社会构成密切相关。要落实高中生的精准资助工作,确保资助政策目标的实现,体现当代的教育公平,必须从“精准资助”的基本前提、基本模式和基本保障这三方面着手。
精准资助;高中生;资助模式
习总书记曾经在考察的过程中强调过一些重点,他从扶贫的角度入手,告诉大家扶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切忌走形式主义。因此,做好资助学生的工作,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同时也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读书和生活的问题。在2015年党中央以及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英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材料中,对于脱贫以及扶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社会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在这些关键词中,“精准扶贫”是处于最为凸显的位置,它不仅给学生的资助工作提供了引导,对扶贫工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总的来说,它给资助工作的实践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当今社会,学生资助工作务必遵循“精准扶贫”这一思想,大力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的进行。
一、资助需求测评是贯彻落实“精准资助”原则的基本前提
科学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需求”是“精准资助”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过扶贫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当精确把握人民的真实需求,做到对症下药,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这其中主要涉及两个关键点:第一,如何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想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做好学生的认定。如何做好这样的认定也是当前遇到的难题之一。当今社会中,高中贫困家庭学生的数目越来越多,是否这些数量真正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有滥竽充数之人都有待查证,这也就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认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知,建立一套有效的、高效的评定体系非常重要,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因此,应当总结以往的经验,吸取教训,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1992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建立一套沿用至今的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联邦计算法”(简称为FM),并被写入了美国的高等教育法。美国大学委员会以及NASFAA对计算方式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美国超过70%的大学使用的是FM计算法,其他的高中则在FM计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因此,为了“精准资助”这一工作更好地开展,我国也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尽早开发适用于全国高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型。在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认定的问题后,如何掌握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与如何给予他们个性化多样化的资助同样重要。目前大部分学生的情况不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需求,对于那些经过认定的学生,应当通过调研来了解他们的需要,甚至需要动态调查,实施全面的需求提供。这些学生的思修、文化、心理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对于这些特点进行调研后,再制订不同的资助计划,这样能大大提高资助工作进行的效率。
二、“分层助学”是贯彻落实“精准资助”原则的基本模式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但总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
一是“保底线”层面。即是要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这是针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其目的是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足够的资金投入是这个层面工作目标实现的保障,这主要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途径来解决。当前“保底线”的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因为我们国家的资金投入是充足的。
二是“抓主线”层面。所谓抓主线就是要把握资助工作的重点,只有跟着主线走,才能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精准扶贫”要求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甚至对他们的就业能力也应当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此同时,还要防止出现因病返贫等极端情况的出现。另外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也是一大策略,例如在学校可以增加奖学金的名额,提高奖学金的数额等。同时政府应当除了大力嘉奖成绩优秀的学生之外,还应当注意到进步较为明显的学生。在奖励的同时,关注德才兼备的学生,对他们也实行适当的奖励也十分有必要。在“抓主线”这一层面上,真正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爱国感恩、自立自强、诚信友善的学生。
三是“争上线”层面,将家庭贫困的学生统一起来进行培训,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创新型人才,成为家庭的骄傲。世界知名高中的发展都在呼唤拔尖创新人才,也都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当然,这也是我们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证明了我们高中生资助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当今社会,贫困家庭的人才潜力并不一定低于普通家庭,经济能力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学生要想成长为拔尖创新的人才,不能局限当前,而是需要拓宽国际视野,即是说他们要有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出国学习意味着一笔巨大的费用,这是一个无底洞,对于经济能力并不优越的家庭来说是不太可能的事。对此,资助工作需要对这种家庭进行细致化的调查,了解他们真正的难处,对症下药,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资助。像目前大部分大学都有相关的留学资助项目,这种项目给那些家庭情况堪忧的学生提供了出国深造的机会,这些可以成为资助工作发展的方向。
三、“专业化+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精准资助”原则的基本保障
其实,资助工作可以成为一个职业、甚至是一个专业,让它成为一种让很多人始终乐意去坚持的事业,这就是讲资助工作的专业化。资助工作的专业化分为三方面来讲:一是资助工作要有一个专业化的信息平台。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无疑是需要大量的学生资助信息,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的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等理论和技术的辅佐,加强学生资助信息化的建设,让资助工作的开展更快更好。二是资助工作要由专业化的队伍来开展。这即是要求要有独立的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利用充足的经费,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打造一支专管高中生资助工作的队伍,为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服务。三是资助工作要进行专业化的研究。资助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应当成为一门学问,只有当我们充分掌握学生资助的基本原理、科学方法,再借鉴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才能构建属于中国特色的高中生资助理论体系来指导具体实践。
一体化是专业化的基础,一体化对专业化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将学生工作和学生资助一体化,虽然学生资助工作要做到个性化,但是不能离开学生工作这一基础,学生的思想教育等工作是资助工作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学生资助工作和学生工作两者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第二是高、本(专)资助一体化。所谓高、本(专)资助一体化是因为学生资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虽然本科生和研究生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但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资助是同等的。三是奖助一体化。奖助一体化即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全体学生的资助的各类助学金奖学金、都形成一体化的机制,如果将两者分开,那么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于学校、学生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四是资助政策一体化。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要全方位布局,不能单一进行,不同的资助项目的确会有特定的资助目标,但是要从大局出发,突出整体优势,二者相互辅助、形成合力,打好一套“组合拳”。
四、结束语
从受助对象的教育和资助档案的建立、完善的资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入手,切实落实“精准资助”的基本前提、基本模式和基本保障这三方面的要求,推动高中生“精准资助”工作朝着“精准育人”的方向开展,最终实现资助政策的“育人”和“自育”的目标。
[1]吴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2]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10).
G647
A
孙静妍(1968-),女,满族,助理研究员,吉林省洮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