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研究
2017-01-24杜铮
杜 铮
(廊坊市图书馆,河北 廊坊 065000)
廊坊市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研究
杜 铮
(廊坊市图书馆,河北 廊坊 065000)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社会节奏的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极为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加强,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突出。廊坊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中,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适合廊坊市实际发展现状的新的服务模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共文化;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在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中,表现得参差不齐,因此希望通过研究廊坊市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组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模型。综合研究过程,主要体现了三大借鉴特点:
首先是较发达地区经济优势。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经济发达地区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以本地区文化需求为着力点,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这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
其次是优先发展城市创新优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联盟建设在南方仅有个别城市做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却无纸质资源的共建共享、通借通还的先例。去年安徽、四川两地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公共资源,为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的开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最后是研究成果理论优势。整合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在前,具体实践案例上可参照的局面。
廊坊图书馆新型模式是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中心,根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情况的分析,依托廊坊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的基础,刻画阵地建设、文化共享、外延拓展的“长宽高”三维立体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并不断向外围延伸拓展,具体模式构想如下。
一、基本模式构架
(一)核心阵地组建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直接、最广泛接触最广大人民切身利益和文化权益的阵地,尤其是如何突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位置,作为三维立体模式的基准轴,需保持三个方面的内容。
1.设施建设的重点化与持续性
重点化是强调在图书馆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硬件设施配置。尤其是在面对特殊人群方面(包括未成年人、残障人士、老年人员等多种群体),要不断完善图书馆体系过程中的相关设备,形成图书馆内容丰富、设施全面、使用方便的特殊活动区域,此项内容契合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的关于图书馆向社会公众服务内容的相关环节;持续性则突出重点设施的长期维护。公共图书馆的设备配置中,必须采用专业、系统的人员进行长期维护,以保证服务项目的合理规范,围绕“智能化、傻瓜化”的服务模式,推动形成无人操作、智能服务的体系,如购置自动借阅机、自动办证机、还书平台等多种简便快捷的智能硬件,简便、快捷办证,进一步拓宽信息共享服务渠道,开发手机APP,邀请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上门送还书等多种服务,促进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
2.经费采用的平台化和多样性
传统公共图书馆的经费获取方式,单纯依靠政府经费拨款,通过列入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支出项目,根据每年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其社会效用的回报方面,投入与回报并不形成足够的回报。在三维立体构架下,经费的获取通过设立收支平台、评估平台、监督平台等,充分利用企业文化发展的要求,政府拨款、企业资助、馆建自筹等多种方式进行对接;多样性则重点利用平台获取经费后,采取预算、评估、反馈、监督等多种方式,配套服务于经费采用平台,形成经费获取、利用、反馈的多赢模式,推动公共图书馆与企事业单位对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效能提升的新型经费模式。
3.人员配置的职业化与专兼性
职业化并不是要对图书馆本身的人员编制产生特有的影响,相反,是要在图书馆的人员配置方面形成共享机制,在原有事业编制的基础上,吸收职业化的人员,解放原有事业单位人员,合理利用到图书馆管理学、图书馆研究等专业技能上,职业化的人员则发挥职业特长,利用到前台服务、定馆盯厅,具体的日常事务过程中,促进工作效能水平的提升。在人员配置的不断拓展中,推动形成人员配置专兼职并存。
(二)文化服务共享
1.日常活动多样化
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无非是在为读者提供借阅书证、服务引导、图书查阅等方面提供相关文化服务,以简单的方式、便捷化的途径为图书馆基础运行提供保障。
2.品牌活动系列化
廊坊市主要以“书香廊坊” 系列品牌活动为主体,针对市图书馆实际情况、覆盖范围以及公共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市图书馆各个阅览厅为基础,进行经典名著电影展播、“文化沙龙”“真人图书馆”“世界读书日”拍卖义卖、捐赠互换、燕赵少年读书系列等多类型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软件实力,凸显图书馆框架体系的作用。
3.流动服务常态化
作为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须能够保证日常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服务,能够提供边远地区、不便于设立固定场所地区、较难获取图书资源地区等多种类型的区域、场所,如贫困山区、偏远山区、留守老人儿童聚集地等地的人群也能充分享受到文化图书服务。
(三)外延体系拓展
廊坊市图书馆服务体系主要是利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机遇,打造廊坊图书馆“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以纵向服务为主、横向服务为辅的服务体系。即建设以市级中心馆向县、镇、村(社区)图书馆的延伸服务为纵轴,向学校、行业图书馆的联合服务为横轴,纵横交错覆盖全市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一个目标(便民阅读服务)、两个联合(联合采购、联合服务)、三个统一(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物流)、四个规则(条码规则、编目规则、标识规则、流通规则),从而打造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的文化空间、学习空间、娱乐空间、休闲空间。
二、基本构建的创新之处
(一)新的结构模型框架
在传统内容中增加部分创新的理论,如人员、经费、平台设施方面的理论,其次是文化共享过程中的多样化、系列化、常态化的内容,结合实际现状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创新。
(二)“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以来,建成了19个分馆,3个自助图书馆,并联网运行,整合书目数据152万册,有效读者7.2万人次。
三、新型构架的现实价值
图书馆服务体系新型多元化模式,围绕“拓展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充实廊坊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与内容、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在模型搭建过程中,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部分形成立体模型,在纵向上延伸与其他县(市、区)图书馆服务形成共享借鉴,在横向上拓展,推动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进一步发展,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方面提出可利用的方面。
(一)坚实阵地基石
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各个方面的推进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设施保障,尤其是图书馆打造“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更是在全市形成了较为有力、全面的阵地基础。
(二)延伸服务触角
图书馆提供充足的公共文化服务,且存书量大,服务效能有优势,能够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需求,服务触角涉及到基层百姓、社会各界,普遍得到延伸。
(三)共建共享多元平台
以政府主导,建立起图书馆服务体系,加强纵横向协调,提高服务体系的资源支持水平,平台参与度、共享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效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在于阵地建设、服务形式以及全面性和普及性,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架的原点正是这一地位的充分体现。建立具有廊坊特色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市域内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市民提供公平、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使之成为全市文化惠民工程的亮点,同时推动廊坊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建设。
G252
A
本文为2017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