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补短板”对策

2017-01-24陈瑜

浙江共产党员 2017年6期
关键词:乡镇干部基层干部乡镇

◎陈瑜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补短板”对策

◎陈瑜

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必须通过有效推进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实现,如果脱离了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党建工作只能成为虚架子、花架子。在基层,做好党建工作必须摸清问题和症结,制订有效的对策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才能不断完善和推进。当前,乡镇党建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如乡镇干部责权不相称;由于村落分散,外出人口多,影响了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难度较大;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驾驭能力不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方式单一、手段缺乏;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从而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等等。下一步,要梳理问题、瞄准“短板”,创新规范乡镇党组织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坚持以转变作风,增长才干为导向,切实提高乡镇干部的实际能力。笔者认为,需要重点研究制定乡镇干部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基层干部实践锻炼基地,推动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锻炼。一方面,根据干部成长规律、发展方向和不同岗位、职位的能力素质要求,科学规划设计锻炼培养途径。另一方面,落实干部实践锻炼的目标和措施,适当加大选派密度,加大轮岗力度。尤其要更多地把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干部选派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磨炼意志,提高能力。

健全乡镇干部交流机制,促进乡镇基层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制定基层干部交流的有关政策,增强干部交流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序性。第一,建立乡镇干部交流的激励机制,想方设法、采取有力措施逐步消除市级机关部门、镇乡街道之间的收入差距,克服干部对待交流的思想阻力。第二,牢固树立统筹理念,充分考虑干部的实际能力和专长,通过合理搭配,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才,用当其愿,努力追求干部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益。

切实注重服务,实行基层党员干部的分类管理。在实践中,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切实加强对流出党员的管理。规范党员外出报告制度、在家党员与外出党员“一对一”结对联系制度、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制度,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加强对流入党员的服务,让流动党员感受组织温暖,牢记党员身份。对不同类型的党员按照不同先进性标准实行目标管理,严格实行党员年度评议制度,主动接受党员和群众的评议,推行党员联户制度,健全完善党员激励和关爱制度,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根据党员表现实施奖惩,对符合先进性标准的进行评比和奖励,对于困难党员实施关爱帮扶,对于表现差、不符合党员条件的,按照党章规定作出组织处置。

以人为本,提升素质,把乡镇党员的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可以实施多渠道、多层次培训,把握不同的需求,明确不同的重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通过主要领导讲主要课、教授专家讲专业课、一线同志讲实践课、外出考察听经验课等办法,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同时采用案例式、诊断式、研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拓宽视野,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党员教育要整体考虑,注重系统性。例如医疗行业属于高风险职业,要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还要加强政策法律法规教育,规范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准则。此外,党员教育要突出针对性,因人施教,各取所需,切实提高学习成效。

(作者单位:嵊州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乡镇干部基层干部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干部如何摆脱“身份迷茫”?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干部
请您抽空盖个章!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乡镇扶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