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思想意蕴及当代价值
2017-01-24赵艳玲
赵艳玲
(衡水学院法政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文史天地】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思想意蕴及当代价值
赵艳玲
(衡水学院法政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他立足大一统的时代要求,以《公羊春秋》为依据,继承孔孟儒学传统,汲取道家理论精华,融会阴阳五行观念,收纳墨法合理因素,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建构起一个集“天地”“阴阳”“道统”“规则”等百家学说与儒家“三纲五常”于一体高度融合的大一统理论,将政治儒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思想发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董仲舒基本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为基本文献,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对董仲舒政治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进行了较为深入地阐发。
董仲舒;政治哲学;当代价值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他立足大一统的时代要求,以《公羊春秋》为依据,继承孔孟儒学传统,汲取道家理论精华,融会阴阳五行观念,收纳墨法合理因素,对当时社会提出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哲学及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建构起一个集“天地”、“阴阳”、“道统”、“规则”等百家学说与儒家“三纲五常”于一体高度融合的大一统理论,将政治儒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思想发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董仲舒基本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为基本文献,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从哲学高度对其思想作一系统研究,并对其理论意蕴与当代价值进行阐发。
一、董仲舒政治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是关于社会兴衰更替、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终极原因的追问与理想设计,是如何以道统和政统治理社会、国家的学问。从汉武帝即位始,汉朝进入政治、经济全面繁荣的全盛时期,统治者急于寻找一种新的思想学说作为治国的理论指导。面对西汉社会大一统的政治需求,董仲舒竭力推崇易学、尚书学、春秋公羊学,以“春秋大一统”的核心,并融合了先秦的各家学说,建构起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与神学的理论体系,成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并从此成为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与意识形态。
(一)董仲舒政治哲学适合西汉中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求
董仲舒的政治哲学产生于西汉中期,当时中央皇权与诸侯国势力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西汉初期吸取秦亡的教训,采用分封制建立了许多王国。后来各国诸侯逐渐形成了气候,显得尾大不掉,在汉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武帝时期,西汉前期的王国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各方势力都想要脱离中央的统治,想要割据自治,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统一的专制主义统治,是这一时期统治者及社会政治哲学家所面临的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此,汉武帝采取一系列制度变革,如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颁布“附益之法”,剥夺王国征税、征兵等权力。但汉武帝深深懂得,思想统一是政治上的统一的保障。汉初黄老思想下的“外清静内刑罚”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治国指导思想面临重新选择的问题。董仲舒的政治哲学直接体现着汉代统治阶级根本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需要,对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有效性应对和对治性回答。
(二)董仲舒政治哲学是西汉中期思想大一统的必然选择
西汉进入汉武帝时期,政治变革有了现实需求,政府意欲从无为清静转变为有为进取,这是董仲舒思想形成的基础。汉武帝虽然为了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而尊儒黜道,但他又认为儒家现有的理论学说尚太不完备;虽然想冲破传统的道家政治的束缚而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但又认为道家黄老之学论是其思想体系的建构还是具体的政治主张,皆有许多比儒家成功、高明的地方。汉武帝迫切需要的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又全面吸收道家思想的长处的全新的儒学思想体系。董仲舒建构了既有儒家的三纲五常又有道家的天地、阴阳、四时,既有儒家的改正朔、易服色的有为又有道家的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的无为的崭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三)董仲舒的政治哲学顺应了西汉中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思想学术也是如此。春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混战分裂割据,与此相适应的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秦统一六国后,思想界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由于汉初统治者对学术发展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各家思想都占居一席之地。董仲舒的一生,经历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见证了西汉王朝由汉初的羸弱转为极盛的过程。责任感驱使下,如何长期维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是董仲舒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中,董仲舒有感于“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1]153,因而建言以权力强制的方式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1]153,使“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1]153。汉武帝采纳其言,儒学从此由民间步入庙堂,成为官方统治思想。自此以后的历代王朝无不依凭着专制政权的力量把经学奉为官方正学,把儒经列为士人必读课本,把孝悌作为选官标准,把仁义作为政论依据,把礼法视为律条刑典。而儒学不仅为王权政治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指导思想,更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具有普泛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其理论建构,是封建主义大一统政治局面基本形成之后的巩固、强化之途,也是从春秋战国开始的百家争鸣学术局面走向融合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
二、董仲舒政治哲学建构的理论特色及重大贡献
董仲舒以儒家“德治、仁政、王道”义理架构为基础,以春秋公羊学为依据,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独立构建出极具包容性、独具时代魅力的董子政治哲学。其理论特色在于,融汇诸子、弥纶众言,发挥其微言大义,建构了一个前所未有、兼容百家的集思想体系、精神体系、道德体系、治理体系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多功能的新儒学体系,这是董子之后儒学逐渐占居并长期维持其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伟大的思想家,董仲舒与孔子、朱子并称为儒学三大巨擘。《汉书·董仲舒传》称其“为群儒首”,《汉书·五行志》称其“为儒者宗”,王充《论衡》说“孔子终论,定于仲舒之言”“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这些都说明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里程碑的意义。
(一)阐发“天人合一”政治系统学说,建构了具有政治统领作用的意识形态体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后被董仲舒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2]他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君主是上天选择的,自然灾害与统治者的错误是有因果联系的,如果君主有过失,上天会降罪。董仲舒从解释儒学的经典着手,以虚构天的至高无上,来树立皇帝的最高权威,进一步论证专制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董仲舒所建立的一整套神学观念体系,逐渐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政治意识形态。
(二)阐发“君权神授”的政治权力学说,建构了具有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的精神信仰体系
君权神授亦称“王权神授”,君主(国王)的权力来源于神的学说。早在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已宣扬自己与天神有关,是由神赐天命,使他们统治天下的。《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这是君权神授最早的记载。而由秦始皇的玉玺上所刻有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亦可看出在中国古代帝制独裁制度下,君主视自己的权力由上天所赐。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论,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董仲舒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属性组成。此五种不同的属性相生相胜,构成一合理的宇宙关系。天人合一是天人感应的一种理想状态,君权神授是天人感应学说的目的。“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3]182。“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意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3]183。他为君权至上的合法性、合理性、神圣性作了精心论证,使皇权统治变得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又把政治权力进行神学化、秩序化、合理化,从精神信仰方面为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找到了理论依据。
(三)阐发“三纲五常”的政治统治学说,建构了具有凸显社会教化功能的伦理道德体系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是有主次、上下和先后顺序的,表现在: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说到底就是董仲舒归纳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按阴阳之道来解释,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董仲舒将“三纲五常”作为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把人伦等级和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成为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
(四)阐述了“德主刑辅”的政治手段学说,建构了具有强化中央集权效能的社会治理体系
“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西周,倡导于孔子,最后由董仲舒创立了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形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古代社会乃至今天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4]他所赋予其新的意义就是更加强调了“阳德”的主导地位。“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5]105,董仲舒的“任德不任刑”实即主张“德主刑辅”,符合儒家经书中主张的“明德慎罚”(《尚书·康诰》)。这种德、刑并用而以德教为主的统治方针,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汉代以及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德主刑辅”成为中国治国理政的主流,德主刑辅、以儒统法成为响亮的政治词句,形成了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效能的社会治理体系。
三、董仲舒政治哲学的当代价值
董仲舒作为中国儒学史、思想史上罕见的具有论证气质和思辨品格的伟大思想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政治上,他提出要实行君主集权,将一切权力集中到汉武帝手里;在思想上,他提出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来统一诸子百家。当前中国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类似于西汉初年的情形,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董仲舒的政治哲学理论遗产,借鉴其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宽广的学术胸襟,吸收其将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转换技巧,以及创造性的融合贯通手法,这对于建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哲学”,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董仲舒“大一统”理论有利于在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方面发挥政治统领作用
董仲舒从促使政治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4]20的大一统理论与“三统”学说。他的政治大一统和华夷一统思想,在汉代史学观念更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他以大一统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王者怀柔理念,不仅为西汉复杂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巩固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当代理论工作者应当从董仲舒身上汲取智慧,接受启迪与滋养,在历史中理解现实,在现实中消化历史,进而促进儒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毫不动摇地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不断丰植和培育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思想保障,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有利于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历史借鉴作用
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几乎渗透进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其对道德教化的重视,对亲缘伦理的尊重,至今仍不乏借鉴意义;其“正人先正己、治国先修身”等主张,仍具有现代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功利主义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市场伪劣层出,社会诚信缺失,腐败屡禁不止,国民精神空虚,道德水准滑坡,不稳定因素激增,成为当今社会必须应予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充分把握“三纲五常”的价值意蕴,实现其现代化范式转换,发挥拯救世道人心的积极效用,这对于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作用。
(三)董仲舒“德主刑辅”思想有利于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提供现实启示作用
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传统文化中,德主刑辅思想无异于一朵绚丽的奇葩,不仅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在汉代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法律思想;而且经历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德主刑辅思想成为一种中国历代统治阶级统治经验集大成的治国方略和社会政治、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的指导性纲领。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现状,有似于当年汉初“黄老道学”难以应对国家转型后所面对新问题新形势的情形。我们必须借鉴我国古代为政以德、礼法相依、德主刑辅、管权治吏,尤其是董子思想中的“正心修身”等历史经验和思想,重视道德对净化人心的作用,强调变事后惩戒为事前预防,变不敢作恶为不愿作恶,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文化营养和历史智慧。
[1]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M].北京:中华书局,1975:113.
[3]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董仲舒.董子文集·举贤良对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在人[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5.
责任编辑:邓小龙
B234.5
A
1009-0169(2017)02-0041-04
赵艳玲(1969-),女,河北饶阳人,衡水学院法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