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应成村级换届的铁律
2017-01-24徐晓军
◎徐晓军
风清气正应成村级换届的铁律
◎徐晓军
选风选纪事关村级换届选举成败,直接关系到今后三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村里的团结和发展。选好“领头雁”,能让村庄腾飞发展,选不好“当家人”,则会让村庄很受伤:不仅聚不起人心,还停滞乃至倒退了村里的发展。这是经过几轮的选举历练后,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逐渐形成的共识。
但共识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就像“五根手指有长短”,在具体选举中,依然有不少人抱有一些片面思想、短期效应,使人情关系、宗族观念、个人私利影响了选情,为一些打歪主意的候选人有了可乘之机。一些参选人大打亲情牌、宗族牌,甚至背地里拉关系、乱承诺,暗地里送钱物。不可否认,即使在高压态势下,也有混蒙过关的。因此,我们在评判换届成效时,不仅要看是否顺利选出了人选,更要看选择的人选是否群众公认,选择的过程是否风清气正。
回顾往届,这样的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换届前候选人发短信、找人说情、公开请吃请喝、推荐会上吵吵闹闹,有的党员故意避会搅局,还有的送钱送物贿选。今年的形势如何?笔者在乡镇村调研了解到,这些情形极少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自上而下的示范作用好,深入末梢的教育到位,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推选前所未有严格产生的震慑效应影响大。
以风清气正的选风,选出清风正气的人,的确是事业所需,百姓所盼。各地正想方设法探索实在有效的做法,务求破茧成蝶。比如温岭等地探索建立村干部“干事创业清单”,通过“先定事后定人”的办法,倒逼参选者“三思而后行”;有的地方严格坐班制、绩效考核制等各类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用制度来约束权力寻租,让参选者知难而退;有的地方严格执行“九严禁、十不准”,加大巡查力度,增大贿选等非正常手段当选的成本;有的地方加大对可能影响换届的重点组织和人员,如村老年协会、原担任村干部的人员的管理。这样就能形成换届选举的清风正气,为圆满选出新一届百姓满意的村级班子加分增色。
村级换届选举风气折射出的是一个地方的民风民意,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全国两会审议时指出,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我们也要在村级换届中,把风清气正摆在首要位置,以此打造最基层、最基础,与广大人民群众最贴近的村级政治生态。
温岭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