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2017-01-24廖灿
廖 灿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廖 灿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文章从服装与工匠精神着手,介绍了培养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和路径。
工匠精神;服装专业;培养路径
工匠,最初是指以手工劳作为基本方式的劳动者。而据秦史书中的记载,工匠地位崇高,艺事精湛。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升华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所衍生的精神即为“工匠精神”。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政府报告首次出现“工匠精神”四个字。随着各方面的重视,中国将出现一大批未来的能工巧匠,而服装行业的“匠人”需要的是一个懂设计、懂版型、懂工艺,集设计与版型为一体的全才。
一、关于服装与“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最早由聂圣哲先生提出。聂圣哲先生认为,“工匠精神”要求工匠用一生的追求把某一个领域的手艺做到极致。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体现。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在欧洲,高级定制的每一件服装,工匠们一针一线,一个珠片一个珠片耐心制作而成。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而服装行业也有大批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旦外部环境变得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人的“工匠精神”。《庄子》中很早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欧洲高级定制的每一件精美的服装,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所谓顶级,就是品质造就了品牌。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心中。作为高职院校,培养服装专业设计人才,如何能在充满刑荆的路上开辟新的路径,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培养之重。
二、培养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而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从国内外服装行业来看,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中高端制造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服装企业也在社会大环境中起伏,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的电子商务等等,让手工制板、人工机缝和传统实体营销模式等均受到冲击。我们所说的服装专业工匠,不仅需要承载着历吏使命和社会使命,还需要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一)热爱服装,爱岗敬业
古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服装设计大师从小就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专业热情,从小酷爱画画和艺术,喜欢研究服装,并乐此不疲地钻研服装设计,甚至还会因为某一个问题而研究许久,兴奋不已。对于他们来说,服装设计更是一种兴趣,一种态度。
(二)了解市场,把握趋势
了解市场趋势,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鉴赏力。这是指人们认识与评价美、美的事物与各种审美特征的能力。服装是否能受到市场的欢迎,很大因素取决于是否有时尚性和流行性。我们难以想象一个观念陈旧、衣着落伍的设计师能做出非常时髦、时尚的作品。因此,要让自己的心变得有强烈的时尚感,要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具现代意识。
(三)熟知服装,精通技术
对结构设计、裁剪技术的掌握,是服装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服装结构设计是款式设计的一部分,服装的各种造型是通过裁剪和尺寸本身的变化来完成的。如果不懂面料、结构和裁剪,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不懂纸样和结构变化,设计就会不合理、不成熟,甚至无法实现。制版是多元性和综合性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可以不断提高和不断加强的过程,需要制版师们不断地追求,在动态中学习,在动态中提高。
(四)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直接的表现,不断进行理性思索,改良工艺,以严谨的态度完成服装技术,同时在设计中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意,不断创新,多多磨练自己的创意与市场尽快融合,让创意在经验中成长,从而丰富自己,活跃自己的思维。
三、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一)建立匠人工作室和导师制,修炼教师,带动学生“工匠精神”
20世纪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就有工作室的相关概念。建立名师工匠工作室,最重要的是弘扬工匠精神,言传身教,传承匠艺匠心。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做到极致,要有创新意识。要通过传授技能,引导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态度。
“工匠精神”追求的是做出精品的信念和坚持,也要不断进行创新,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积极为高技能人才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组建技师技艺传承创新团队。通过重点资助课题项目,达到生产技艺整理和挖掘的目的,便于技艺的传承创新。通过工作室和导师制的建立,从实际出发,解决技术问题,在实际的项目研究中,把工作室打造成先进技术、经验、成果转化的演练场和开展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业务创新的试验场,推动高技能人才向知识性、研究型、创新型转变。因此,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师带徒”,老师带学生,切实提高服装专业学生在专业技术、技能上扎实地学习技术、钻研技术、运用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和严谨态度融入进来,培养学生现代工匠精神。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建设,突出职业精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决定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向,改革课程建设,教师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注重课程建设同时,将工匠精神、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培养纳入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深化课程内涵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学管理改革,强化通识教育课,优化专业平台课,精炼专业核心课,丰富职业拓展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使学生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的人”。
同时,提倡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要与市场需求接轨,转变以往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探索人才培养规律和途径,重组课程,形成职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与建设内容。一方面请进能工巧匠进校园,一方面送出教师到企业轮岗学习,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技能名师,全面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对专业定位、改革与规划,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服装专业人才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以校企合作为路径,坚持顶岗实习培育“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渗透“工匠精神”培养,提升职业教育人文价值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服装专业主动邀请企业参与教学,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营、场所、设备、最新技术和兼职教师等教育资源,将工匠精神和实际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关联在一起,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市场的供求法则决定了“技术和人才”成为校企合作的切合点。校企合作的基本思路紧密结合,互惠互利。深化校企合作,让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培养工匠培育的任务,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主体共同引导学生成长。
同时,通过邀请服装生产企业技术总监、制版师、技师等,进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岗位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开发为纽带,与知名企业建立校企联动的合作机制;与企业联动搭建技能实训平台,与行业协会、企业共建服装制作研究所、服装设计专业工作室,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建立健全项目化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熟悉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跟着企业的工匠大师们学习,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和耳濡目染,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匠精神”。
(四)多元化途径培养,加强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
服装专业学生有个性,思维活跃,如果单方面的要求学生坐在教室学,在实操室练习,不能将学生的潜能无限大地发挥出来。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应当通过多元化途径来培养,既要培养服装专业学生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习惯,也要锤炼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韧性。培育工匠精神,也要让学生在文化的传承中获得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和精神。而基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任务和规则下,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活动,参加学生社团,服装协会,校园文化活动,并通过利用学校互联网等资源,了解和领悟工匠精神所蕴藏的内涵,重视和了解自己所选择的服装专业未来的培养模式,同时了解全球知名服装工匠大师的故事,了解国内外服装大师和品牌高级定制中的工匠精神。对培养学生精于细节、严谨专注都是一个好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和魅力。
总之,“工匠精神”作为专注、敬业的态度和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在服装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欲速则不达,这个过程的培育是一个缓慢、长期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们,只有不忘初心,从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综合考虑,通过匠人工作室和导师制,修炼教师,带动学生;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建设,突出职业精神;通过以校企合作为路径,坚持顶岗实习;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加强现代工匠精神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服装专业人才的综合培养素质,精益求精,让服装专业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1]景志明.工匠精神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94-97.
[2]曹晋.基于现代工匠精神视野下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设计教育,2016(29):76-77.
[3]陈沛捷.中德设计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思想评述[J].设计,2017(5):94-95.
[4]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9):14-17.
[5]于洪波,马立权.高职院校培育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110-112.
G718
A
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6年一般课题《国际合作办学环境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GZ16Y074)。
廖灿(1982-),女,湖南长沙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服装专业负责人,服装设计副教授,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