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系统奇异扰动理论在湘西苗族“猴儿鼓”创作中的思维构建
2017-01-24史馥源
史馥源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非线性系统奇异扰动理论在湘西苗族“猴儿鼓”创作中的思维构建
史馥源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非线性系统中的奇异扰动理论是在空间结构的动态当中对两个“极端”系统的渐进行为,并且它是以中心流理论为辅助的一个系统,是一个以快带慢的过程。在舞蹈编创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常常会使用到类似的方法,甚至可以分析到具体的肢体动作当中,我们通常将它称之为“延伸感”,也就是说,在快速的动作变换当中不仅要有爆发的力度,更要有之后的收紧与延伸,使之不感到笨拙,更具有质感,这是在编舞技法中应常注意到的一点。那么依此类推,在民族民间舞蹈和群舞的编排过程中,我们也同样可以由大至小的把这一细节加入其中,使它具有不一样的质感和效果,恰巧湘西苗族的“猴儿鼓”舞蹈正是以动作快捷而灵敏为主要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可以从奇异扰动理论中试着挖掘更进一步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表演方式。
奇异扰动理论;编舞技法;苗族“猴儿鼓”
一、奇异扰动理论
(一)基本概念
这一结构特征所反映的实质是系统状态变量明显可划分为快和慢两类状态,它们会分别以不同的时间步调衰减,而整个系统的动态行为则是作为主体过程的慢过程在快过程扰动下的行为,其动态一般情况下最终可表示为对两个“极端”系统的渐近行为。所以,快过程对慢过程的扰动被称为“奇异扰动”。奇异扰动系统同时也要有中心流理论的辅助,也就是在局部不变的情况下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之达到很好的运作,以快影响慢,以慢带动快,实现逐步渐近,最后统一在一个整体效应上面。
(二)在舞蹈中的运用
在舞蹈中,我们常说队形要有层次,节奏要明确和清晰,不同的动作节奏和队形变化要统一在一个音乐节奏和场景氛围当中,这也正好与我们的“奇异扰动”理论有类似之处,不仅是大范围的整体变化,甚至可以细化到每个舞者的动作当中。在如今的编舞手法中,我们常会看到在舞蹈中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包括在肢体上的特征体现,但不管舞者如何不同他们都统一活动在同一个不变的局部中,最终达到一个舞蹈剧目的完整表达。也就是不变中的万变、共性中的个性,最终以万变的内在达到整体的外在效应。
二、编舞技法
(一)编舞技法中的平衡
平衡作为一个消除模糊性和不对称性的手段,是艺术家为了使自己表现的意义清晰明了而采用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正如奇异扰动系统离不开中心流理论的平衡点一样。平衡使人称心愉快,在物理平衡中也就是两个不同的运转速度和力度、甚至方向,共同作用于同一事物时发生的情形,那么也就是慢过程在快过程的影响下共同作用于一个整体的系统。在艺术中,不管是视觉平衡还是物理平衡,都是指其中包含的每一件事物都达到了一种x=0的停顿状态,在一个平衡的构图中,形状、方向、位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程度。这就要求在舞蹈中以舞台为中心,动作、队形、画面的排序顺畅,衔接自然;动作幅度的大小、动作数量的多少、动作节奏的强弱快慢都要均衡。
(二)编舞技法中的变换(变化与转换)
变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变化直接指向结果。变化的方式主要有:突变与渐变,突变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渐变是酝酿突变的铺垫,是把动作、舞段推向高潮的重要手段。这也就是在中心流的辅助中,慢过程在快过程的影响下达到极端渐近,最终把整体效果推向高潮。变化方面主要有节奏、速度、幅度、方向、构图、空间、动态、动律、情绪等。变化的方法有附加、增补、省减、倒序、移位、变向、变态、变形、延伸、收缩、放射、聚集等。
转换,是新与旧的连接,是更大的变化,也就是质变,一般突然又不露痕迹。这也就是在奇异扰动系统的影响下最终使整体效果达到质变的飞跃,这也是舞蹈中从开端到结尾整个过程中,演员的情感与观众的感受实现由外而内的质变。转换方面主要有动作、组合、构图以及服饰、道具、灯光、色彩的转换,每一个转换的细节都影响着整体的效果。转换的方法有连接转换、间隔转换、轮流转换、穿插转换等。
三、苗族“猴儿鼓”的创作思维
(一)“猴儿鼓”的风格特点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湘西苗族的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商周时期,其文化就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多达几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其中“猴儿鼓”时儿打鼓,时儿离鼓,灵巧多变,风趣诙谐,挑逗戏耍,表演协调,是模仿与舞蹈的巧妙结合。
猴儿鼓舞拍子甚快,男女均舞,男子的模仿与戏耍居多,在形态的模仿中以快速的拍子和灵活的动态来修饰猴与鼓的关系和情节,当中也会有慢过程的衔接,在快节奏的影响下去推动猴子从无知到戏耍的情节,使之合理与精彩,这正是与奇异扰动理论相符合的一种节奏形式。在鼓与猴的关系平衡状态下,以快节奏的风格配合猴子的性格,并加以修饰,推动猴子与鼓的关系从陌生到熟悉,直至把舞蹈推向高潮。舞蹈的合理性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平衡点,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将“猴儿鼓”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二)“猴儿鼓”舞蹈的奇异扰动创作思维
根据猴儿鼓舞的基本风格与特点,笔者创作了男子群舞《群猴戏鼓》。在这部作品中,笔者将猴儿的范围扩大,把常见的一猴一鼓或者两至三猴一鼓扩充为16人一鼓的群猴舞蹈,再加之群舞的创作手法,把猴子形态、动态和性格充分展示出来,并增强和扩大鼓舞的效果。
在这个舞蹈的过程中,从大范围的额舞蹈整体结构的平衡到小范围的额肢体运动和队形的变化的平衡,都保持着中心流平衡点不变的基本(也就是舞蹈的中心思想和故事构建),每一个个体都是在共性中的个性,所以在这个整体效果中,他们都在以各自明快而灵巧的节奏去影响着慢过程中的队形效果变化,并将两个极端的过程逐步推近,使舞蹈的效果推向极致。从情绪情节上来考虑,他们内心随着快节奏的变化和队形的转接,还有与鼓的接触,都会在节奏的变化当中情绪逐渐高涨。
所以,在“猴儿鼓”的创作过程中,原有的风格特点完全可以对应到奇异扰动理论当中,他们都是在平衡点中以快的过程影响慢的过程,将我们的整体效果推向极致;同样,我们可以在不违背“猴儿鼓”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将奇异扰动理论这一数学性的思维运用到舞蹈创作中,使“猴儿鼓”的表现力由内而外地提升,每一个舞蹈的整体运动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机械的内部运动,他们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到这个机械的外在效果。
[1]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11(8):79-81.
[2]张守和,里玲琰.群舞编导基础理论与技术技法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183-185.
[3]潘存奎.湘西苗族民歌与鼓舞[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22-151.
[4]李殿璞.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89-292.
J607
A
“非线性系统原理下的湘西苗族民间舞蹈创作与研究”(项目编号:CX2017B731)。
史馥源(1990-),男,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指导教师:谭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