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传承历史记忆

2017-01-23刘锦鑫

中国新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民俗仪式传统

刘锦鑫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今年开学的时候,一些学校将新生开学仪式与传统元素结合。有关入学“开笔礼”的报道也屡见报端,并被冠以传统礼仪的名号。“开笔礼”真的是古代传统礼仪吗?中国开学古礼是什么样的?对此,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所谓开笔礼,是近年地方上创造的礼仪。”不仅于此,现在很多高中都会在高三组织“成人礼”仪式,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很多新样貌。仪式中,学生们着汉服拜师长,通过传统的仪式让学生心灵得到洗礼,谨记长辈教诲,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如今已经蔚然成风。

事实上,相关的“礼”“节”可真不少,各地的旅游景区,各种礼节都被挖掘,“祭孔礼”“开笔礼”“入泮礼”“祈福礼”……几乎每种“礼”都被组起活动。除此以外各地的节庆活动稀奇古怪、五花八门,举凡吃喝穿戴、花鸟虫鱼、山水人兽无所不包。对于这些着古装行旧礼的活动,或是这些人造新节,这些究竟是新民俗还是伪民俗,引起了人们对于民俗话题的议论。

仪式里的文化传承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民俗”的界定各有不同,“民俗”一词自产生以来,往往带有过多的古老色彩。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的界定是:“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突出了“民俗”的全民性和日常生活的“俗”。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民俗学专家高巍在接受《中国新时代》采访时说:“像开笔礼这种仪式在过去私塾也有,但没有现代教育这种规模。可以说这种仪式也是一种传统,只不过现在的活动只是在新形势下我们给予它了一个新的内容。这种礼仪本身是一个民俗,在今天的环境下来说也是民俗,是种新的形式传承。我们对此应当持包容态度,因为这对传统文化是种尊重,宣扬的是尊师重道的文化,而且这种礼仪会和我们平常的生活拉开距离,有神圣感、庄严感、肃穆感,对于孩子是种震撼,使孩子把上学求知看成一个神圣的使命。而且用朱砂开智这种新颖的仪式,迎合孩子的需要,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礼为传统之形,道为传统之核。对于传统文化,需要树立一种敬畏之心。敬畏天地,我们才能对大自然心存感激;敬畏历史,我们才能倍加珍惜现在;敬畏民俗,我们才能在继承中创新,将民俗传承得更好。

尊重历史才是真正的民俗

早在1950年,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道尔森(Richard Dorsen)就在《美国信使》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民俗与伪民俗》。至此,伪民俗这个词语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他说,伪民俗是打着地道的民俗旗号,假造和合成出来的作品。这些作品不是来自田野,而是对已有文献和报道材料不断进行系列的循环反刍的结果,有的甚至纯属虚构。

民俗是族群内部进行文化认同和情感依托的文化事象。历史流变,传统民俗的内容和形式会逐渐发生变迁,新民俗会逐渐演变成一种传统。也就是说,没有历史的新民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民俗,而不是伪民俗,无论是传统民俗还是新民俗,尊重历史、尊重当下是重要的。与历史真实的真民俗不同,“伪民俗”则是指东拼西凑,胡乱包装,瞎编乱造的民俗及硬贴上去的各式解说、民俗传说、故事等等。

高巍向《中国新时代》介绍说,“对于过传统节日方面,传统节日需要继承,需要创新,但是现在很多官俗或是与民俗无关的东西放到节日民俗里来,这不叫创新,这是伪民俗。例如今年立春很多地方都举行了打‘春牛,贺新春的活动。作为活动,可能是成功的,每一个都搞得很热闹。但它不能算民俗,因为普通人参与不进来,只是看看热闹,如果没人组织,明天它可能就消亡了。民俗是不需要谁来推动的,是一种生活。民俗是一个特定地方特定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和功能性,往往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所谓民俗,都是自发诞生的,它体现了人们内在的情感需求,并以恰当的形式释放出来。比如春节回家,不论多么困难,大家还是自发地去做,这才是民俗。此外,它与传统记载不符,过去北京的打‘春牛是从东直门进北京的,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和展示活动,非常庄重,如今变得太娱乐了。实际上,打‘春牛更准确来说是‘官俗,因旧时此项活动都由顺天府官员主办,有向民众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目的。”

现在某些地方政府或是商家为了迎合游客、顾客,不是抱着保护与传承的思想,而是以一种“做给别人看”的心态制造了一些“民族节庆”或“文化旅游”项目。这些“民俗”实际上是各地为了提高旅游者的兴趣,增加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所进行的表演秀,致使其缺了原来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而变色、变味。它们与真正的民俗相去甚远。民俗就是民俗,它们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与我们一同发展着。这些只是贴上了一张“民俗”标签的活动而已。为了传统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无论开发对象是传统民俗还是舞台艺术,都应该建立在尊重历史、尊重当地居民的前提下进行。

新民俗是未来发展方向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去变化。传统民俗是一种与本民族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形态,新民俗则是指在新的时代环境和文化空间里自发产生或人为创造的文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民俗的内容和形式会逐渐发生变迁,新民俗也会逐渐演变成一种传统。

以中秋节为例。在过去过节希望人丁兴旺,而现在过节强调团圆。因为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单个人不足以抵御自然灾害,基本上都以最亲近的血缘关系组成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也就是家族。一个家族能否人丁兴旺关系到这个家族作为基本生产生活单位能否丰衣足食。但现在不同,因为时代的发展,生产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所以现在就淡化人丁兴旺作为家族的期盼传统,去注重家庭团圆与亲情,而中秋节作为人们希望团圆的情感抒发达到了最高峰,亲情的主题也逐步从家庭延展至社会,邻里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享受到团圆的乐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在发展,其内涵、外延也在变化。另外传统节日随着时代发展一定会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高巍认为,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就是一种发展。像古代七夕节,叫做乞巧节,是一个家庭节。七夕节之后天气转凉,古时女子开始做女红,为全家人准备棉衣等物,是体现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建立的节日。现在作为情人节,情侣之间相互恩爱,可以说也是对女性的一种尊重。从逻辑关系来说,可以看做一种感情的发展。

但现在年轻人只知“牛郎织女”,不知“穿针乞巧”,是因为诸如拜织女、穿针引线、为牛庆生等习俗大多在男耕女织的农村进行,对于城市人来说,缺少活动的传统和载体。要想传承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就要不断对节日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要和新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增添一些时尚元素,让年轻人有兴趣去了解和学习。节日期间安排一些青年人或人人都能参与的活动便显得格外有意义,只有在一些特定符号仪式化的真实体验的活动中,民众尤其是青年人才会对民族节日有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觉得意义就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而不是自己作为“看客”欣赏一些仪式化的表演。“商家可以在商业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生产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七夕产品,让现代人体会到古人对于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美好祈盼;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都应该积极发挥民间智慧,组织歌舞、话剧、民俗竞猜等相应的民俗活动,打造一些精品项目。”高巍如此建议。

当这些民俗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要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在民俗上适当创新,以更新颖的形式、有意义的闹法儿,唤回人们对于节日的新鲜感。北京人这几年中秋节去北海公园等地方的赏月活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既感受了亲情又亲近了自然,使得这个节日更加深入、丰富。传统民俗的形式不重要,只要大家愿意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新的形式同样可以发展成新民俗,这将会成为民俗发展的主要方向。

弘扬传统民俗风尚,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下开花结果,即是传统民俗最好的现实意义。真正的弘扬不在于风俗仪式本身,而是通过传承民俗礼仪透露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的渊源博大的本质精神。现今一些新民俗也正在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在传统氛围里感受历史文明的魅力,感知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孝亲中的责任,让无论幼小还是成人都能在这种仪式中得到启示,这种民俗或许穿上了传统的外衣,但从精神传达上来说,只要能做到“其致一也”那就是一种好民俗。

猜你喜欢

民俗仪式传统
冬季民俗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俗中的“牛”
十岁成长仪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仪式感重要吗?
民俗节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