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经济学家预测2017
2017-01-23《财经国家周刊》经济增长与转型课题组
本刊邀请近百名经济学家,就宏观经济形势、机遇与风险、重点改革任务等专题进行分析研判,建言2017年经济工作。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会议指出,2016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2017年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变化累积增多,多数指标有所改善,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不仅事关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第一个百年目标,对拉动全球经济复苏亦有关键意义。面对喜忧参半的国内外环境,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风险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应如何有效推进,如何设置科学的增长目标和规制边界,如何转危为机创造发展的新机遇?《财经国家周刊》经济增长与转型课题组今年再度邀请近百名经济学家,就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点改革任务等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为2017年经济工作提供建议意见。
参与问卷调查的经济学家包括:白澄宇、包纯田、边泉水、常清、程晓明、邓郁松、丁志杰、董希淼、高玉伟、管清友、郭田勇、韩四喜、何志成、胡迟、胡俞越、黄剑辉、黄运成、雷曜、李慧勇、李雪松、李佐军、梁晓钟、刘煜辉、吕随启、马良华、马险峰、马晓河、梅世文、苗雨峰、牛犁、潘璠、潘向东、任海龙、沈明高、苏剑、孙博、孙洁、孙鲁军、孙晓凡、谭雅玲、涂永红、汪同三、王大树、王小广、王建、王雍君、魏凤春、魏建国、吴登宽、伍旭川、徐斌、徐洪才、徐诺金、杨建龙、杨椠、杨志勇、余永定、张斌、张超、张红宇、张建平、张立群、张明、章政、周德文、周景彤、周清杰、朱斌、朱正罡、祝宝良。(按姓氏拼音排序,要求匿名者未列入)
第一部分 研判大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随着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叠加累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GDP增速或将在2016年基础上继续小幅下降,但仍居“稳”的区间。
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过去的2016年,中国经济既有亮点,也面临诸多挑战。哪些亮点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有哪些问题与风险最应该引起关注与警示?
百名经济学家调查结果显示,58.54%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是2016年中国经济的最大亮点,位居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是第二大亮点,有50%的受访经济学家为此投票。煤炭钢铁等行业去产能排在2016年经济亮点第三位,占比35.37%。
在2016年中国经济的问题方面,有70.73%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高房价与较弱的民间投资是2016年中国经济的最大掣肘,这两个问题并列首位。位居“问题榜”第三位的是“企业税费负担过重”,有65.85%的经济学家选择此项。52.44%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生态环境恶化”,位居第四位。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部分城市的房价暴涨以及民间投资下滑,就是这种结构性失衡的集中体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结构性失衡还体现在产能过剩与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突出、金融风险积聚、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上,这些问题共同造成了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增速或继续下降
实体经济投资不振、出口持续收缩、前瞻性指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长期处于枯荣线之下,这样的经济下滑会持续到何时?2017年宏观经济是否会迎来企稳复苏?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2017年GDP同比增速将在2016年基础上有所下降和2017年经济增速将与2016年大概持平或增长的经济学家大致各半。
而认为2017年GDP增速会下降的,大都认为会在6.1%至6.5%之间,略低于上年水平;而认为持平或增长的经济学家大致预测2017年的GDP增速会在6.6%至7.0%之间。基本上在6.5%上下波动。
调查结果显示,有51.22%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还不会迎来实体经济触底;另有21.95%的受访经济学家预判实体经济有可能在2017年第二季度迎来触底,位居第二位;12.2%的受访经济学家则认为触底可能发生在第四季度。
有60.98%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尚难出现实体经济的全面复苏。而一些经济学家则表现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分别有17.07%和12.2%的经济学家预测实体经济复苏将出现在2017年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
关于物价水平,有67.07%的经济学家认为CPI同比增速将处于2.1%至3.0%之间。2016年1至11月,我国CPI收于2.0%,这也意味着,大多数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的CPI水平整体上会略高于2016年。
第二部分 改革释放增长红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17年确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大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在国企、财税、金融、养老保险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地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两大改革成为受访经济学家的集中选项,分别是国企改革和降低企业成本的税费改革。
国企改革最迫切
2017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意味着更多的改革举措将在2017年发力。哪些改革选项是2017年最迫切的任务指向呢?
调查显示,有两大改革成为受访经济学家的集中选项,位于首位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有64.63%的经济学家选择此项;第二是降税清费、降低企业成本,占比62.2%。这两个选项比例远远超出其他选项。
国企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书之笔。会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及混改并指明行业,显示国企混改将提速。
降成本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的降成本,部分国有企业规模臃肿,效率较低,而一些落后产能企业在地方政府保就业的压力下,难以真正实现去产能,这些企业要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的意义所在。当然,社会兜底工作同样重要,基本民生有保障,改革才能稳步推进。” 胡迟表示。
二是要降低制度性成本,减少审批环节,这对民营企业尤其重要。民营企业长期面对很多隐性成本,例如民间投资中遇到的各种玻璃门、旋转门,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成本。
三是从宏观层面,财税和社会保障政策还要继续加大减税降费。“2016年营改增带给很多企业减税福利,2017年营改增减税效果将继续发酵。如果部分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能实现简并,减税效果将更进一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对《财经国家周家》记者表示。
此外,2016年开始实施的部分地区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调以及清理规范价格调节基金等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预计每年可以为企业减负1000多亿元。
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大
既要降杠杆、去产能,又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稳增长目标;既要为企业减税减负,又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2017年经济要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注定需要宏观调控在腾挪进退中求得平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2017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体现这个“稳”字,又将如何在一些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呢?
2016年,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从年初的12%以上高位回落至11月份的11.4%。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半数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M2同比增速将在11.1%至12%之间,也就是接近2016年年底的水平,占比为47.56%,位居第一位。另有18.29%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M2同比增速将位于12.1%至13%之间,有13.41%的经济学家认为M2同比增速将处于10.1%至11%之间。
2016年12月中旬,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5%-0.75%的水平。中国利率是否会闻风而动?调查结果显示,58.54%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中国央行基准利率将保持不变,占比最高。有18.29%的经济学家预测央行将于2017年7月至12月上调基准利率,18.85%的经济学家预测将在2017年的1月至6月上调基准利率。
在汇率方面,受访经济学家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有93.9%的经济学家预测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6.8至7.5之间波动。受访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稳定汇率是中央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
财政收支缺口扩大的局面下,财政政策施展的空间更多依仗于财政赤字率。2016年全国人代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确定,2016年中央财政赤字率上调至3%。调查结果显示,有60.98%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中央财政赤字率将继续上调,处于3.1%至4.0%之间。另有12.2%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赤字率将位于2.1%至3%之间。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货币政策在2017年的任务主要是调解好货币闸门,保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和流动性的稳定。宏观调控发力的重点,还将落在财政政策上,这一政策发力空间较大。
第三部分 如何投资布局
在多位受访经济学家看来,中国经济不仅会注重增长托底,还会注重风险托底。2017年,中国经济防范的核心风险并不是经济增长减速,而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从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抑制资产泡沫”以来,防范金融风险一直备受关注。受访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国内市场的多个经济风险点皆与金融有关。
防控金融风险
伴随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一系列风险点和挑战摆在面前,哪些最应该引起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在国际市场上,最大的风险点来自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有84.15%的经济学家选择了这一选项,位居国际市场风险点首位。其次,有48.78%的经济学家认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面临的一大风险,位居第二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位居第三,有33%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这一选项。
国内市场上,多个风险点都与金融有关。经济学家首先聚焦于人民币汇率贬值以及可能由此导致的人民币资产外流,占比58.54%。
有56.1%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风险还体现在企业违约引发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位居国内市场风险点第二位。
地方政府债务累积,排在第三位。伴随着经济速度放缓,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不断加剧,这也使得地方债务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风险。
此外,也有经济学家指出,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房地产泡沫过大、过剩产能企业与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停产倒闭风险等,也是2017年存在的风险点。
“形成较大共识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尤其是企业债、银行不良贷款与地方债紧密相连,一旦某一点爆发危机,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防控金融风险”成为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工作之一。会议提出,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房价走势分化
2016年房价列车呼啸而过,牵动着政府、开发商与普通百姓的敏感神经。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狂欢之后,2017年的市场将走向何方?2016年纷纷量价齐涨的城市,在新的一年是否会出现分化?愈发收紧的房产调控在2017年可能还将释放哪些弹药?
调查结果显示,41.46%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与2016年相比将稳中有升,占比位居第一;另有30.49%的受访经济学家预测将与去年持平;认为一线城市房价将小幅下降的受访经济学家占比为25.61%。
对于二三线城市2017年的房价,调查显示可能将与一线城市呈现分化走势。有43.9%的受访经济学家预测二三线城市房价降稳中有降,位居第一;其次,有28.05%的经济学家认为将与去年持平,认为二三线城市房价稳中有升的经济学家占比18.29%。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面对快速升温的房地产市场,各地陆续出台调控措施。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调控定位于“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并有针对性的指出,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那么,对于2017年最有可能采取的调控措施,受访经济学家都给出了怎样的判断?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2017年的首选政策应是扩大土地供应的经济学家人数最多,占比为48.78%;排在第二位的是杠杆监管,有42.68%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应更加严厉地监管加杠杆购房行为;排在第三位的调控措施是更为严格的限购政策,有37.8%的经济学家选择了这一选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对房子属性的一个根本定位,未来的调控政策,都应该基于这句话。”苏剑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地方政府首先要保一方民生,所以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就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
同时,还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的信贷政策则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强杠杆监控,就是限制投机炒房的重要利器。”苏剑说。
看好今年股市
经济定调之后,2017年投资如何布局?确保财富的保值增值,除了买房,在今年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位于2017年投资热点名单第一位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有70.73%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这一项;排在第二位的是环保产业,占比为64.63%;另有60.98%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高端制造业,排在第三位。
2017年消费热点榜单上,旅游和医疗健康两个领域高居榜首,各有67.07%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这两项,远超出其他选项;有53.66%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养老产业也将成为2017年消费大户,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则是教育消费,有41.46%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这一项。
2016年民间投资下滑备受舆论关注,也是受访经济学家眼中2016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民间投资将比2016年小幅提高,占比52.44%。另有23.17%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民间投资形势与2016年持平,还有15.85%的经济学家则表示民间投资形势可能继续小幅下滑。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上就可以发现,中央对民间投资非常重视,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同时提高政府公信力,这样才能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对记者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在大类资产投资方面,股市的预期最为乐观,有35.37%的受访经济学家对2017年的股市看好;其次,有28.05%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大宗商品,占比28.05%;另有14.63%的经济学家选择外汇,排在第三位。分别有12.2%和9.76%的受访经济学家选择了房地产和债券,分别位居第四、第五位。
(《财经国家周刊》增长与转型课题组成员:林战、刘琳、聂欧、张曙霞、陈浩杰、刘宏刚、王丽娟、李欣、赵君、宋怡青、冯培;执笔: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