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

2017-01-23王周敏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血液科护理

王周敏

【摘 要】 目的:分析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进入我院血液科的存在感染危险因素患者100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加强护理。结果:100例患者发生感染情况,2例肺部感染,1例口腔感染,1例肛周感染。结论:针对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感染率。

【关键词】 血液科 存在感染危险因素 护理

血液科收治的主要是各类血液系统疾病的科室,其中输血操作频繁[1],发生输血风险事件的可能性比较高。加上临床中已经将成分输血作为临床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2],其中存在了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来自疾病本身,还有可能与治疗与护理操作等有关。加上进入血液科的患者需要进行放化疗或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机体抵抗力不高更加增加了感染风险[3]。介于此,本文分析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我院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了解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00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在17-77岁之间,平均年龄(41.45±6.81)岁。100例患者急慢性白血病53例,淋巴瘤18例,多发性骨髓病12例,其他17例。所有进入血液科的患者均接受过化疗、上肢静脉穿刺。

1.2 方法

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疾病因素、创伤性操作、化疗因素等,采取综合性、人性化的护理操作: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主动热情接待,介绍医院环境等,同时考虑到疾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的心理会承受较大的压力,也就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存在轻生的念头。在加强患者心理护理之前,需要了解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多沟通,多用鼓励性话语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安慰,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②健康宣教: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充分介绍疾病的相关情况,让患者充分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嘱咐患者要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肛周、鼻腔、口腔等部位的清洁,避免出现感染。③饮食护理:考虑到疾病的特殊性,要嘱咐患者尽量选择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吃肉、鱼、鸡蛋、牛奶、豆类、荞麦。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要饮水,嘱咐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便后应该及时清洗肛门。④做好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为患者使用合理抗菌药物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环境的护理,严格控制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做好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流动与新鲜。要求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干燥。重点做好皮肤护理与口腔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注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⑤加强生活教育:严肃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抽烟喝酒的危害,告知患者抽烟、喝酒是导致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高危因素,要求患者明白这个道理并自觉做到主动戒烟,另外还需要避开二手烟环境。严格限制探视的时间与人数,特别是针对已经出现感冒症状或感染症状的患者,应该限制其探视。⑥加强体位护理:做好患者衣物、床铺的干净整洁,床单、被套每周更换一次,如果出现污染立即更换。针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按摩,早晚各一次,每间隔2h翻身一次。在翻身的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1.3 观察指标

分析100例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

2 结果

分析100例患者发生感染情况,2例肺部感染,1例口腔感染,1例肛周感染,具体见表1.

3 讨论

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存在感染的风险[4],包含自身疾病因素、情绪因素、文化程度、化疗不良反应、创伤性操作、环境因素等。从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分析,由于进入到血液科疾病的患者因疾病影响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不高,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非常高。整个血液科的患者病情复杂,住院时间长加上机体免疫力下降十分容易出现交叉感染[5]。患者情绪上的波动也会提高感染发生率,患者在知晓自己病情后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患者不思饮食、甚至不愿意配合治疗,导致免疫力的进一步下降,增加感染风险。血液科的创伤性操作也是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患者在各类诊断治疗中,由于会有较多的穿刺注射检查,其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患者因感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6],本次研究重点加强了各个感染因素的针对性护理工作,从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预防感染等方面做好全面性的护理工作,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患者发生感染情况,2例肺部感染,1例口腔感染,1例肛周感染。

综上所述,针对医院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积极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感染率。

参考文献

[1]李海英,金红,张春鸣. 高龄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研究,2013,17(14):1345-1346.

[2]龚德辉. 血液科有感染危险因素患者的整体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7(23):719-720.

[3]曹玮,周晓梅,彭韩英等.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全科护理,2014,51(36):3385-3386.

[4]梁晓晴,陈丽斐,林璐等. 血液科住院病人输血护理风险管理危险因素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29(02):226-227.

[5]陈爱红. 创伤病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9(27):230.

[6]彭晓宇,崔丽娟,张思思等. 内分泌科病人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 护理研究,2012,23(14):1310-1311.

猜你喜欢

血液科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关注罕见病 提高血友病患者生活质量——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杨林花教授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基数药管理中的运用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