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纪要
2017-01-22
·消息·
第七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纪要
2017年3月18~1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38位来自国内外的真菌领域顶尖专家,660余位全国同道共同参与的这场真菌盛会,涉及12个临床及基础领域,涉及医学真菌基础、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治、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的研究、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研究进展以及新药开发等方面,可谓大咖云集,内容丰富多彩。此外,本次会议推陈出新,首次按真菌分类设立了曲霉、念珠菌、隐球菌及其他真菌感染的专题交流。
会议开幕式由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长征医院温海教授主持,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若瑜教授发表了精彩致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利平教授为大家带来大会共同主席翁心华教授的贺辞,国家卫计委医改医管局有关领导介绍了我国有关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出未来临床检验以及重点临床科室用药管理发展方向。此次会议的主办方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有关领导对大会的成功开幕表示祝贺。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教授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拉开了这场视听盛宴的大幕。
第一天,国际人和动物真菌学会主席,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Malcolm Richardson教授为大家讲述了医学真菌参考实验室在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介绍了“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实验室技术的意义与局限性”;美国扬斯敦州立大学Cooper教授阐述了YakA激酶在双相真菌马尔尼菲青霉细胞壁中的作用;南京大学医学院施毅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肺曲霉病中真菌感染生物标记物的相关研究和临床经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利平教授带来了“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启示”。
曲霉感染专题交流专场,解放军总医院陈良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佘丹阳教授、上海瑞金医院胡炯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闫晨华教授分别带来了“肺曲霉菌病的影像特征与诊断价值”“肺部真菌病临床病例讨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曲霉菌感染的特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曲霉菌感染病例”,使参会代表对曲霉在肺部和血液系统的感染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
念珠菌感染专题交流专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郭凤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晓春、长征医院陈德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黎毅敏等专家分别为大家分享了如何实现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断,念珠菌定植与感染的探讨,重症患者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腹腔念珠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以及念珠菌血症早期经验治疗的临床思维的相关内容,把念珠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隐球菌感染的理论与实践专场,首先由长征医院温海教授介绍了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相关问题,然后朱利平教授以华山医院收治一个疑似隐球菌病脑膜炎的病例,和所有参会者一起进行了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专家面对面的讨论会,特邀专家:陈永平、吴安华、吕晓菊、张伦理、 陈雅红。
其他真菌感染专题讨论专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东明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存巍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吕雪莲教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桑红教授、上海长征医院潘炜华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余进教授分别分享了少见类型的丝状真菌、马尔尼菲蓝状菌、少见酵母菌、暗色真菌、耳道念珠菌和毛霉感染的研究进展。
第二天,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肿瘤纪念医院汤一苇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MALDI-TOF MS在鉴定医学真菌方面快速、廉价、优质的优点;美国CDC Wun-Ju Shieh教授讲述了注射被污染的类固醇引起真菌性脑膜炎爆发的事件,再一次引起了大家对于真菌感染的重视;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组王贺副研究员介绍了“念珠菌生物学特性及实验室诊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吴绍熙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他的最新学习心得“人体真菌组学的正能量:扶正祛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若瑜教授讲述了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研究近况;第二军医大学姜远英教授介绍了他们团队在抗真菌感染药物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伟教授讲述了临床重要病原性真菌的耐药性研究等;军事医学科学院基因组学中心杨英副研究员介绍了她的工作——我国首例侵袭性伊蒙菌的基因组研究。
大会为优秀论文奖获得者和优秀壁报奖获得者颁发了获奖证书。闭幕式上,温海教授对此次大会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大会学术内容丰富、组织工作成功,真正达到了多学科交流的目的,同时宣布第八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将于2019年3月举办,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