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
2017-01-22张佰林李旭春
张佰林,陈 瑾,李旭春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定西 743000)
陇西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
张佰林,陈 瑾,李旭春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定西 743000)
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陇西县
陇西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措施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梁峁顶和沟坡配置乔灌草生物防护带,在梁坡修梯田,把沟道建成水沙调控利用区,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建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区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前四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水利部决定2013—2017年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继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2013—2017年实施规划的批复》(水保〔2012〕456号),定西市陇西县的云田项目区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区。该项目区总面积298.69 km2,水土流失面积284.71 km2,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7 350 t/(km2·a),年均土壤流失量209.26万t;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27 km2,其中兴修水平梯田6 782.20 hm2、造林3 066.80 hm2、人工种草1 678.40 h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为40.49%。项目区有坡耕地2 431.00 hm2、基本农田7 789.10 hm2,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4.22%,坡耕地面积大,梯田标准低,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对本地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点工程实施情况
陇西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措施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梁峁顶和沟坡配置乔灌草生物防护带,在梁坡修梯田,把沟道建成水沙调控利用区,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年度建设任务。截至2016年底,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7.01 km2,其中:新修梯田1 347.60 hm2,营造水保林3 120.70 hm2,发展经济林101.16 hm2(在梯田中栽植,不计入治理面积),人工种草410.16 hm2,封禁治理4 822.90 hm2,新建小型拦蓄谷坊150座、水窖30眼,新修田间道路26.83 km。累计完成工程投资4 500.28万元。
2 重点工程建设成效
2.1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4年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项目区建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累计达到74.56%。项目实施后,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很大一部分做到了就地拦蓄入渗,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明显提高了项目区防洪抗旱能力,减轻了水土流失对下游的危害。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林草覆盖率达到27.71%,区内小气候得到有效调节,生态系统功能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加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2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产量逐步提高
通过4年的实施,项目区以梯田为主的基本农田面积增加,人均超过0.36 hm2,人均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在新修梯田内配套的田间道路,促进了小型机械化耕作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据测算,在相同条件下,梯田种植小麦可增产900 kg/hm2以上[1],项目区新增梯田每年增加粮食121.28万kg,有效保障了当地粮食安全。在项目区发展经济林果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2.3 调整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群众增产增收,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通过建设基本农田、荒山荒坡造林、封禁治理等措施,合理调整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项目区内单一的传统农业模式被打破,开始向种、养、沼、肥、田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集约化农业方向发展。在合理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的同时,依托梯田工程,大力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抗旱技术载体、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要栽培作物的旱作农业高效种植生态产业,以紫花苜蓿和玉米秸秆为主要饲草来源、以舍饲养羊(牛)为重点的草畜生态产业,以山毛桃、核桃、山杏等经济物种为主体的林果产业,户均增收1.3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既有效巩固了生态治理成果,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又探索出了以草养畜、以畜产肥、以肥促粮、以粮生钱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副业产值进一步增加,劳务输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导产业,不仅大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极大地减轻了土地压力,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3 重点工程建设经验
3.1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以径流调控理论为指导,根据项目区地貌、气候、水土流失规律和特点及对坡耕地的适宜性评价,按照“山顶植树造林,山坡退耕种草,山腰兴修梯田,山下覆膜建棚,沟底筑坝蓄水”的治理开发模式,实行了山、水、田、林、路、村科学规划,规模治理。
(1)在项目规划中参照国标土地资源评价参与因子分级指标,根据小流域土层状况,以坡耕地图斑为基本评价单元,选取土层厚度、坡度作为主要限制因素,结合项目区土地详查资料,逐个图斑评价坡耕地的土地适宜性,最终确定坡度小于15°且距村庄较近的坡耕地面积为1 590.17 hm2,按照“等高线,沿山转,宽适度,长不限,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规划原则,应用梯田优化技术机修软埂水平梯田1 347.60 hm2,在梯田修平后,随即进行田面耕翻耙耱,深耕松土,提高了新修梯田蓄水保墒能力。同时配套田间道路,大力推广小型机械化耕作技术。
(2)根据项目区立地类型、种植技术条件和乡土植物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运用生态位理论,以乡土树种为主进行科学设计,在25°以上的坡地或植被稀疏的荒山荒沟中进行工程整地造林,并混交灌草。在阳向或阴向陡坡地或梁卯进行水平阶、水平台整地,栽植侧柏、柳树、刺槐、杨树、油松等;在地形破碎的阳向陡坡地进行鱼鳞坑整地,栽植柠条等;在部分25°以上的坡地以条播形式种草;对小于25°立地条件较好的荒沟或荒坡采取封禁措施,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对现状疏林地、未成林地,采取补植措施,提高林地覆盖度。截至2016年,项目区累计营造水保林6 187.50 hm2,人工种草2 088.56 hm2,解决了项目区水保林规模较小和树种单一问题,使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由15.89%提高到27.71%。林草面积的增大,使小气候得到有效调节,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基于流域汇流原理,根据流域具体地形条件和沟道特征,在侵蚀沟底比降5%~10%的沟段,按照“顶底相照”的格局,从上游到下游在支毛沟修筑土谷坊150座,阻止了泥沙输移的通道,使沟头延伸、沟岸扩张和沟底下切的势头得到减缓。
3.2 科学管理,积极开展监理、监测工作
经过招投标确定的监理单位,结合本工程建设特点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监理计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人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把各项工程落实到具体地块,同时明确施工工序、设备、材料、施工安排等,确保“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机制得到落实。
在项目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地块设立监测点,建设了简易径流观测小区,安装了雨量计等观测设备。先后开展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资料调查,项目区降水量、20 cm深度土壤水分变化、林草生长量变化、水土流失量变化、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等方面的监测研究,为同类地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3.3 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水土保持效益突显
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应用“3S”技术,科学、准确、系统、高效地采集和提取了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类型及其强度的分布与面积等,大大减轻了规划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了规划周期;在谷坊和梯田等工程建设中,应用GPS定位仪、全站仪等一些较为先进的仪器,提高了精度,减少了误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以水定业的思路,以调控降雨径流为目标,把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最新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推广应用和创新了一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新技术。在梯田建设中,应用梯田优化技术,推广了软埂梯田和软埂隔坡梯田;在荒山整地造林中,大力推广了软埂水平阶、水平台、燕尾式鱼鳞坑等整地方式和大苗带土浇水覆膜栽植。
治理后,项目区坡面径流被层层拦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初步形成了“适宜地块修梯田、坡耕地块种牧草、发挥优势兴产业、生态经济两促进”的良好局面。
[1] 王勇.甘肃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的实践与探索[J].中
国水土保持,2013(5):4-6.
(责任编辑 张培虎)
S157.2
C
1000-0941(2017)04-0020-03
张佰林(1975—),男,甘肃定西市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
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