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县级人民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与优化措施研究

2017-01-22毛风疆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9期
关键词:联动机制人民政府预案

毛风疆

(贵州楚天环保有限公司 贵州 550000)

区县级人民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与优化措施研究

毛风疆

(贵州楚天环保有限公司 贵州 550000)

区县级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是国家整体突发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石。文章从区县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文本编制和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区县级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区县级人民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区县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引言

自2005年第一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印发以来,国家根据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需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法规和文件[1]。近年来国家根据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实际需求结合近十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践,国务院于2014年底正式发布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版)。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各区县人民政府相继开始编制或修订本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逐步开展区域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文章总结了当前区县级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1 区县级人民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应急预案编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政府相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导性文件,《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中对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但都未涉及应急预案编制的具体技术指导[2]。区县级人民政府在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过程中因缺乏技术指导而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1 应急组织机构脱离区域实际

大多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生搬硬套《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尤其是在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方面,未根据本区域内各行政单位行政职能划分来确定个行政单位在组织机构中的职责。导致在实际应急过程中发现部分行政单位负责的应急工作和其职能划分不对应,给实际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带来了不便。

1.1.2 应急措施缺乏针对性

预案中未针对本区域内环境风险源特征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大都泛泛而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缺乏指导作用。主要是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缺乏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支撑。

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江苏省于2016年出台了《江苏省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方法》和《江苏省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为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其余省份均未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

大部分区县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在编制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的过程中无章可循,内容五花八门,不能准确分析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对提高区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帮助甚微,更无法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1.2 未建立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针对区县级人民政府建立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区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及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之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

(2)区县级人民政府和相邻区域同级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之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

(3)区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社区)级人民政府之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

(4)本区域内涉及环境风险源的企事业单位和区县级人民政府之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

(5)区县级人民政府和本区域内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之间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

目前大部分区县级人民政府都已建立了和上级人民政府、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本区域内乡镇(社区)级人民政府、本区域内涉及环境风险源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但是在和相邻区域同级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本区域内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之间未建立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导致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不能和相邻区域人民政府进行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针对可能发生跨区域污染的突发环境事件也会因此导致事件扩大化。同时无法及时调动社会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会大大降低应急处置效率。

1.3 应急物资储备不完善

目前区县人民政府储备的环境应急物资种类和数量急需完善,大部分区县只储备了少量的应急防护用具,处置环境污染的应急物资如:活性炭、吸油毡、拦油索、潜水泵等储备数量普遍偏少。同时大部分区县人民政府缺乏对区域内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未建立完善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

2结论与建议

针对以上区县级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管理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建议由政府应急办公室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牵头,根据各行政单位实际行政职能划分,结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要求,有针对性的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组织机构,并形成正式文件向社会发布。

(2)建议出台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同时区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区域内环境风险源开展详查工作,要求涉及环境风险源企业做到“一源一档”。区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充分了解区域环境风险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本行政区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根据风险评估结论,有针对性的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建议区县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完善的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与相邻区域人民政府、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之间的联动机制,确保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信息共享渠道、资源和救援力量共享渠道畅通。

(4)建议区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加强对本区域内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建立区域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库。有条件的区县可联合相邻区域或单独建立区域应急物资库,针对区域环境风险源现状,有针对性地储备相应的应急处置物资。

[1]闪淳昌,新修订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解读[J].中国应急管理,2015(2):42-43

[2]王鲲鹏,我国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现状及问题[J].环境保护科学,2015(4):6-9

猜你喜欢

联动机制人民政府预案
苏州吴江区“三举措”强化应急联防联动机制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7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7月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上)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基于人才培养的藏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京津冀产业联动机制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