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社区供水状况及居民饮水安全意识调查

2017-01-22谭芳石托程飞飞王亮刘红姣郑琦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9期
关键词:水厂饮用水饮水

谭芳 石托 程飞飞 王亮 刘红姣 郑琦

(江汉大学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56)

武汉市社区供水状况及居民饮水安全意识调查

谭芳 石托 程飞飞 王亮 刘红姣 郑琦1

(江汉大学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56)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现状及其饮水安全意识。方法于2016年7月~9月在武汉市某区采取实地发放问卷的方式对该地区供水状况及居民饮水安全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居民生活饮用水以市政供水为主(占70.1%),供水出现过水质浑浊、发黄、有异物、经常断水等各类问题的占82.7%,经常关注饮水安全问题的居民仅占7.2%。结论居民对供水水源地了解程度很低,对水源地环境保护存在一定质疑。不同社区存在的供水问题也有很大不同。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加强供水质量控制,并加大对居民饮水安全知识的宣传。

饮用水;安全;居民;武汉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健康纯净的水是维持生命健康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不同地区源地饮用水存在诸多问题,城市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日渐突出[1-3]。笔者于2016年7月~9月在武汉市某区进行了各社区供水状况和居民饮水安全意识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区域在武汉市某区,城区面积为28平方公里。根据居民小区建成时间的长短和设施的建设,分为新小区(最近五年内建成的新小区或正在建设的小区,小区供水设备较新)和老小区(已经建成达十年以上的小区,供水设备有一定的老化)。按照地理位置均衡分布的原则抽取了四个老小区和三个新小区,全部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每个小区点发放问卷不少于50份,共调查对象400人,剔除回答不全,随意度高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75份。其中老社区有效问卷为220份,新社区有效问卷为155份。

1.2 方法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00人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家中自来水质存在的问题、对水源地的了解程度、饮水设备及饮水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城市供水管道的污染问题以及对供水水厂的建议。为了就不同区域出现不同的饮水问题进行对比,每份问卷都标注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及社区地点。调查员经培训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调查数据用Excel、SPSS24.0软件以率及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居民家中自来水状况分析

2.1.1 居民家中自来水水质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5人觉得供应的自来水不存在问题,仅占17.3%。其余人认为家中自来水至少出现过一种问题,其中认为有浑浊出现的人最多,有109人,占29.1%;认为存在发黄现象的人有96人,占25.6%;发现有异物的人有88人,占23.5%,发现异味的人有56人,占14.9%,其他占到2.9%。

2.1.2 居民认为出现水质问题的原因

统计发现,新老社区居民对出现水质问题的原因评价有部分不同,老社区认为供水设施不完善的原因,占81.4%,管路老化问题严重的原因,占55.9%,而新社区这两项分别占49.6%和22.6%。新老两种社区对是否由水源地的污染、水厂处理不彻底、人为破坏和水质监测能力等原因评价相当,认为水源地有污染和水厂处理不彻底的人数均超过了50%。供水设施不完善具体包括供水配套设施不全,定时维修检查次数少和抢修不及时等方面;水质监测能力不足具体包括水质检测次数少,水质控制标准低等方面。水厂处理不彻底具体包括认为净水工艺有缺陷、供水存在异味等方面。由此可知,新老社区居民对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厂的处理方法均存在较大质疑,

2.2 居民饮水安全意识调查

2.2.1 居民饮用水消费方式

居民饮用水来源主要是自来水(直接加热自来水或用净化设备过滤),占到70.1%,其次为桶装水,占19.7%,瓶装水为8.8%,其他为1.3%。由此可见,自来水还是大多数居民饮用水的来源,因此加强自来水供水质量的控制非常必要。

2.2.2 居民对饮水安全的关注程度

调查发现,居民对饮水安全的关注度并不高,表现在对生活中发生过的饮水安全问题关注度不够,经常关注生活中饮水安全的仅占7.2%,而几乎不关注的占45.1%,居民对供水水源地了解也非常有限,尽管水厂取水点就在居民生活的江边,但对其环境非常了解的人仅占5.1%,对水源地环境完全有信心的人仅占5.9%。

由调查结果可见,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普及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与饮用水卫生知识,加强社区居民对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关注度,并积极参与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社会监督[4]。

3 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饮用水质的质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近年来,我国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饮用水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自来水水质普遍存在质疑,居民家中自来水出现过水质浑浊、发黄、有异味、有异物等问题,占到80%以上。出现水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管路老化、生锈,如某社区老旧,管道年份久,经常出现漏管、爆管,造成管道二次污染;二是水厂处理工艺需要优化,居民反映现阶段自来水有氯气味有所加重的现象。尽管很多居民对自来水水质持怀疑态度,但他们的饮用水主要来源仍然是直接烧自来水或是用净水设备过滤自来水,占到70.1%。因此在对饮用水来源加以多渠道补充的同时,必须继续加强自来水的供水质量。

居民还反映当供水出现问题时,没有可靠的途径能够马上解决。部分老社区供水设施陈旧,应该加快老城区管道的修缮和更换。由于武汉发展迅速,施工地点较多,部分地区因施工需要停水,其中因施工造成的爆管,也是供水出现二次污染的原因之一。所以饮用水安全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完整的监管体制才能有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

另一方面,居民对饮水安全知识了解程度也并不是很高,主要体现在对饮用水质量相关知识,如怎样获得安全的饮用水等方面了解不够。对供水水厂也缺乏认识。在进行社区调查时发现,社区内很少能见到有关饮水安全知识的宣传。应该加大生活饮用水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居民多了解净水工艺与饮用水安全的常识,让百姓饮水更放心。同时,也应该加大供水水质的监管力度,增加水厂处理工艺的透明度,让居民更加相信供水部门,从而做到互助互信。只有提高生活饮水的安全性与规范性才能保证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

[1]仇保兴.我国城市水安全现状与对策[J].给水排水,2014,40(1):1-7.

[2]王强,赵月朝,屈卫东,等.1996-2006年我国饮用水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4):328-331

[3]毛洁,王懿霖,张怡琼,等.2009-2010年上海市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28(3):245-247

[4]魏莲,练秋红,曾婷,等.广州市居民饮水健康知识知信行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3,26.

[5]谈立峰,冯国柱,褚苏春,等.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6,6(3):175-1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77062)

2015年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项目(jhunwyy2015333)

猜你喜欢

水厂饮用水饮水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给水厂工程清水池的设计总结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饮用水反渗透膜元件验证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应用
简易饮水鸟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次氯酸钠自动精密加药系统在乡镇水厂中的应用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减塑”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