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7-01-21姚世前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校

摘 要:体育教学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教学缺乏重视,认为体育教学仅仅是一种获取学分、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枯燥无趣,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效果不佳。为增强素质教育效果,教师还应积极融入快乐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高效教学。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教学方法

快乐体育教学是基于学生情感,给予学生情感体验,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获得快乐、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实现体育知识的巩固以及体育技能的熟练运用,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日本引入我国[1]。现阶段在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都开始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并获取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能够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注重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第二,能够推进学生个性发展。快乐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使学生内在潜能能够得以激发,有助于其个性化发展。第三,能够建立师生和谐关系。学生与教师在快乐体育教学中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二者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第四,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能力[2]。快乐体育教学的运用中,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实现知识的巩固以及技能水平的提升,意识到体育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对策

2.1 实现快乐体育思想的激发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品德修养[3]。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注重快乐体育思想的渗透、激发,强调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以及思想的良好转换。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怠于参加体育活动等消极行为和消极情绪,运用体育活动实现对学生快乐思想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精神。

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开展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并请学生出谋划策,尊重学生建议,使学生成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实现对学生集体荣誉感、团结合作意识、责任感等的培养。学生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快乐的体验,有助于学生积极思想的激发,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2 营造快乐的体育教学氛围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时,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快乐的体育教学氛围。因而,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创建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消除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排斥感。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析学生不同的体育特长,并着重培养,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尽可能的采取激励评价方式,通过分层次教学的结合运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体育素养的提升。从而,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感。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以及兴趣设置教学内容,如学生十分喜爱游戏,则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体育教育游戏。从而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产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2.3 采用快乐的体育教学方法

在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体育运动也多为几种简单动作的重复锻炼,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因而,教师应采用快乐的体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高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体育赛事视频。学生对体育赛事十分感兴趣,十分容易受到视频中紧张的赛事过程、激动人心的赛事实况受到影响,从而对体育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结合视频内容,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视频中所运用体育技术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获得问题发现能力、思考能力、解决能力的有效提升。

3 结论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优势,并将其积极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快乐体育思想的渗透、快乐体育教学氛围的营造、快乐教学方法的运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从而对体育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获得教学效果的提升,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罗永义,仇军.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2(2):105-111

[2]杜放,郑洪才,罗彭,马文卿.“建构主义”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2):63-65

[3]王蕾.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3(3):37-39

作者简介

姚世前(1981-),男,湖北武汉,本科,讲师。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