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导向型任务教学在大学英语专科教学中的运用

2017-01-21王晓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任务

王晓

摘 要:专科层次的通识课教学一直都是高等教育中比较薄弱的一环。这是由许多原因导致,如:① 专科生文化基础较差,基本没有理论素养。② 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较难形成有序的课堂教学环境。③ 专科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受众比例小于本科受众等。因此专科层次的教学研究也鲜有问津。本文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从专科生的教育现状及需求出发,以兴趣教育为导向,以任务教学为依托,结合作者的从教经验,从实证的角度,设计出一套适合专科生层次的大学英语教学法,旨在为专科大学英语为首的通识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专科英语;任务;兴趣导向

1 专科生基本特点及大学英语现状

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层次较低,受众较少的一环[1]。专科学生历来是一线高校教师最不愿意接手的“差生”。许多教师对专科生课堂,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通识课堂“退避三舍”,认为他们是“烫手的山芋”,令人头痛。究其原因,专科学生较本科而言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教学一直广受生源质量不佳,教育质量低下等声音的诟病。这主要是因为专科层次的通识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高等教育基础阶段的主体—本科生教育系统为参考标准。长久以来,由于专科生的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考试考查标准、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均受到本科办学的影响和禁锢,教育方法和评价方法一直未能认清专科生源在高等教育中的规格定位,因此,无法形成对专科生群体的针对性标准,故此教学质量一度低迷。

综上所述,专科生并非“无可救药”的垃圾学生,而是需要任课教师具有充分的耐心和责任感,结合他们的心理和知识结构特征,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尤其是通识课堂上采用适合他们基础的教学方法,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任务型教学法中的兴趣导向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2.1 任务

对于任务教学法来说,核心问题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任务与传统的“练习”(exercise)或通常意义上的“活动”(activity)不同。首先,任务具有目的性。这里的“目的”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的,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2],而练习通常只具有教学目的。其二,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总是产生语言性结果。比如,根据所听天气预报的信息,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或根据火车和汽车时刻表,选择哪几趟车能方便准时地赶到某地开会,任务完成后所得到的结果是非语言性的,而课堂练习,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等,其结果总是语言性的。第三,任务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任务的履行并非有一套预定的模式或途径,或者会达到统一的结果,完成任务的途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性的。第四,任务具有交际性或互动性。任务通常是集体性和合作性活动,任务的履行通常以交际或互动的方式进行,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

2.2 兴趣导向

因语言学习和习得过程相对枯燥且多为重复的记忆过程。而语言的记忆曲线则基于“先死后活”的“死记活用”规律,这一点对于自觉性较差的专科生而言,已经是陈腔滥调,学生很难接受这种知识单纯灌输的方式。因此急需一种融入兴趣元素的教学方法,以趣味为导向,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最终从寓教于乐中学有所成,达到教学目的,而这就叫兴趣导向元素。如学生口语课堂中的情景兴趣,即设定游戏或影视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让学生通过融入情景达到训练口语,临摹口语表达的目的,以此激发学生开口的意愿,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3 兴趣导向性任务教学法在专科大学英语中的运用

3.1 任务定位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 教学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设计。

(一)建立协作机制

不难看出,教学模式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而需要从上到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动。长期以来,高校对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当前该课程教改止步不前的原因之一[3]。 为此, 高校管理层应牵头教学模式设计事项,并主持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英语教学部门应分别与各教学系部商讨英语教学的重点问题。这一点对于专科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更为明显。首先,协作机制设立的任务赢充分得到专科层次学生的认可,具体来说,任务的趣味性价值能被学生识别,任务的难度在学生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任务的可行性必须体现为在课堂环境中可以操作并易于管理。当拥有这些任务属性之后,针对专科层次的英语教学任务方为有效。

(二)确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点

确立各专门的教学重点需要根据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来展开,这需要与各教学部门协商解决。

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存在差异,而抛开专业驱动的需求差异在教学层次上也非常明显。专科生在大学英语教学需求层次上明显低于同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 因此,可将专科学生的英语教学重点放在需要突出他们的听、说能力。当然,这些重点的突出需要建立在不影响常规教学的基础上。

(三)构建各专业专科层次需求的校本教材

构建各专业的校本教材是项大工程, 为了减少难度并满足教学需要,可以在听、说、读、写的内容构建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单元, 然后根据各专业的教学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各自的教学任务。 如,工科突出读、文管突出说等。 当然,各校也可以结合现有自编教材体例, 附带编撰内部学习资料来涵盖上述内容。如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校内教材:珠宝英语、经管英语、机电英语等。但目前主要的校本教材针对的是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专科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专科学生关注甚少。因此,建议以专业差别为第一变量,以专科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接受程度为根本导向,当然,以趣味元素为驱动,设置应用型语言教程,如通用职场的会话,求职场景训练等,以适应学生求学及职业发展的需求。

(四)完善基于兴趣任务为驱动的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本身就体现为教与学两个方面,因此,在完善专业教学评价时应将学生的评价纳入其中[4]。 因此, 英语教学部门应建立针对学生评价的指标,关于这一点本文只是提出而不做详细讨论。综上所述, 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通过讨论可知,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应侧重于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并在学生参与下完成教学模式设计的过程控制。

总的来说,兴趣为驱动的任务若要有效实施,必须充分考虑专科生的实际需求,同时结合专科生的心理和学习习惯特点,有的放矢才能收获学习效果。

3.2 任务导向型学习模式

(1)教材使用

根据笔者走访和调查的结果,由于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普遍存在学习难度,因此,教师的授课教材应能够涵盖四项技能及语法的培养。笔者目前使用的教材是许多高校采用的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全套丛书包括 《大学英语精读》(1-4 册)、《大学英语泛读》(1-4册)、《大学英语听说》(1-4 册)、《快速阅读》(1-4 册)及《语法与练习》(上下册)。尽管该教材试图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思想,但实质上还是以教授语言知识为中心,所以,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环境适当进行选择、制定满足实际实施课时数的教学计划。如笔者在课堂上主要以《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听说》和《快速阅读》为主。

(2)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渴望互动式的教学,希望教师教学方法新颖多样。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信心、学习偏好以及教学时长来设计课堂活动,适当采取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如精读课考虑采用拼图式任务(jigsaw tasks),将学生随机分成3-4 人小组,每一组负责同一篇精读课文的一部分,然后将打乱的信息重组为完整有意义的整体,接着各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将零散的信息整合为一个完整协调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该部分课文的总结、短语词汇讲解、翻译、或文化背景等等。 当然,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小组活动有序进行。在小组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结合使用 top-down和 bottom-up 的阅读方法,讲授一些阅读技巧,并对一些重点词句进行详尽讲解。对于听说课,教师可先进行相关背景介绍,或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熟悉场景唤起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再进行新知识的构建。要特别注意的是,听说课堂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意味着需要有多样化的任务让学生参与进来。在介绍完背景信息后,教师可教授学生做笔记的方法,可以先教师示范,再每次点两名学生上讲台示范,听完录音后进行归纳,或者也可以在听完录音后分小组讨论,进行对听力录音的总结。还可以采取多次听同一篇录音,但是每次带有不同的听力任务,如第一次听地点名称,第二次听时间,第三次听与时间和地点相关的事件。另外,听力结束后,可分组进行 role play 活动,用对话中的相关短语与词汇来表演,然后各组互相点评,对优秀组成员采取平时分加分等鼓励政策。由于学生希望课堂充满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一些能带动气氛的元素。比如,每次课前可让学生上讲台做 duty report,并设立评委团,在该学生演讲完毕后进行点评,并规定 duty report 只能与英文相关。

自笔者实施该项活动以来,学生们充分发挥了积极性,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形式,目前已经有英文谜语、英文笑话、英文名言谚语、英文习语、英文诗歌朗诵、英文歌曲演唱、英文难句讲解、英文节日介绍、英文小故事、英文名人介绍等等内容,这些不同的趣味英文既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并增强自信心,也给其他同学营造了学习英文的良好氛围。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考虑开展第二课堂,如带领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英语角,或者组织举办班级内部的英文唱歌比赛、看英文电影写英文影评、排练话剧等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英语学习的方法。对于《快速阅读》,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短文的能力,教师可采取训练学生 skimming 和 scanning 的能力,在规定时间内有目的地查找信息点,并通过在课堂上做一部分阅读理解题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如每次课上可花费 10 分钟给学生时间做《快速阅读》,完成一部分练习,其余的可留作作业,课下完成,课上提问等等。至于语法,可定期布置学生课下完成《语法与练习》,然后教师挑选重点在课上讲解,也可通过邀请学生参与讲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只有这样,专科英语教学的质量才能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有效展开,而并非一味的课时浪费。

参考文献

[1]安晓灿, 《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其课程体系的改革. 外语界, 1997(04): 第22-24页.

[2]石萌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专科英语教学实效性的实证研究.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1(02): 第51-54页.

[3]李菲, 浅谈专科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以专科新生需求分析为依据.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01): 第99-101页.

[4]耿莎莎, 专科英语教学探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1(04): 第97-98页.

猜你喜欢

任务
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活化英语课堂教学“三步骤”探微
关于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初步探索
从预习着手,构建高效的英语写作课堂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