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校学员创新素质的综合检验方法
2017-01-21姜玉瑛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创新素质的检验是学员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素质培养的指挥棒,创新教育需要引进配套的综合考评机制的观点。然后从课程考试检验、课外创新成果检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进行军校学员创新素质综合检验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素质;检验;军校学员
创新素质的检验是学员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素质培养的指挥棒。检验的方式方法,决定检验的科学性,对军校学员创新素质培养起着重要导向和强化作用。按照教学的逻辑,教员怎么教、学员怎么学决定考试怎么考。传统的教学考试,处于封闭单一状态,对学员的考核只注重考知识,一般采用的是闭卷考试方式,考题标准化,答案唯一。如果把这种考试搬到以培养学员能力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现代课堂,那么,教学改革注定会失败。创新教育需要引进配套的综合考评机制。这就需要军校教学训练做出实质性改革。
1 课程考试检验
军校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为此课堂教学考试的改革也成为教学改革的焦点。各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探索总结了许多有效的考试、考评办法,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思维灵活性考试
学员创新素质培养需要灵活的思维,考核学员思维是否具有灵活性,要有相应的试题,这种试题不具有唯一标准答案,为学员留下较大的思考空间。试题一般在基础课考试阶段设置,如有的院校在哲学、心理学、思想品德等课程中设计了话题式开、闭卷试题,要求学员对社会、军营的某一话题展开思考,从不同角度、侧面提出看法。开卷试题要求学员以评论形式撰写,闭卷试题要求以观点阐述和分析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完成。
装备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训练试题主要考核学员的故障分析判断能力。一些院校的教员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将故障设计成连带性很强的形式,以此锻炼学员思维的灵活性。如发动机故障,将机械、电路、油路、气动等连带组合,要求学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二)自主设计类考试
自主设计类考试题,是培养学员思维发散能力和独特性的有效手段。这种试题的特点是:只给出设计的原则,不提供任何方法,由学员自主命题、自主解答。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设计类。即要求学员对某一问题展开设计,拿出自己的方案。如军事类院校的作战指挥预想方案制定等,政治类院校的应急作战思想工作方案、计划,后勤类院校的训练保障方案、计划制定,专业类院校的应急作战计划保障强修方案的制定等。另一种是操作类。主要是学员的实验室习,改变过去教员过细的提示指导,过多的指挥动作的做法。教员下达任务后,只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实验、实习工具和材料,由学员自主设计、自己动手完成科目。
有的院校在自主设计类考试中,对学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员设计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方案或计划,并对优秀者给与加分。如某专业院校在自主设计类考试中,大量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集了部队作战训练中的大量案例,归类整理,形成资源丰富的案例题库,在考试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三)模拟对抗类考试
自从有了计算机教学手段后,模拟对抗考试形式迅速发展起来。考试中各院校,特别是军事指挥院校,都编制了对抗模拟考试软件,采用计算机考试方法,把考试搬上屏幕、银幕,使整个考试过程变得更加开放、灵活。
模拟对抗式考试是一种现代化形式的考试,它具有一般传统考试不具备的特点,其中主要的特点在于:主考官可以中途改变考试内容,按照事态发展对考试做出新的指令,使考试处于一个动态可变状态。这对于考察学员灵活机动的思维判断能力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考试改革的进程中,一些院校开发了教学训练虚拟系统,利用这种虚拟系统组织考试,也是考核学员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手段。
2 课外创新成果检验
课外创新是学员创新素质培养的另一条途径。目前,全军院校的课外创新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初步成果。对这些课外创新活动成果给予科学评价,是强化活动开展,推动创新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环节。成果的认定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坚持原则采用正确的方法步骤,否则评定不准,就容易出现导向上的偏差,产生负面效应。评定的一般步骤主要采用如下三个环节。
(一)自报项目逐级确认
学员的创新活动完全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教员和队干部不能干涉学员的自由创作活动,只能在学员的请求下进行指导。学员创新活动成果的立项及研究计划要求在学员队备案,学员队从整体上掌握学员创新活动开展情况。成果形成后,首先由学员本人向所在学员队提出申请,学员队组织学员开展初评,评出一、二、三等;在初评的基础上,由学员队向大队上报,学员大队审查确认后,推荐到学员旅,由学员旅对全部成果进行横向比较,确认各大队评定原则及标准掌握的宽严度。组织这项活动,学员旅一般都成立创新成果认定小组,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组织活动内容。
(二)组织答辩权威认定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学院组成专家评定组,对学员课外创新活动成果抽样检验。专家权威认定分为以下步骤:科学抽样。由于学员的创新成果较多,对每个学员的创新成果逐一进行评定认可有较大困难,为此采用抽样认定的办法比较可行。办法是:从学员旅评定的各类等次中随机抽取20%的成果。为使抽取工作客观公正,一般采用编号的方法进行;组织初审。由专家组将抽取的成果逐一评定,可采用百分制打分,也可采用等级确认法。组织会审。将所抽成果的专家评定成绩与学员旅评定的成绩比照,误差率不超过3%为评定有效。如超过3%,专家组将对评定做出新的调整。
(三)评定成绩实施奖励
成绩的最终评定和实施奖励,是推动学员课外创新的重要杠杆和机制,没有成绩评定和相应的奖励,这项活动就不可能持续有效地开展。在实施奖励方面,各院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总体看奖励的力度都比较大。学员创新成果的评定是一个新事物,在评定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问题,需要协调、处理好一些关系。重点是处理好创新成果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在处理这一关系时,由于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对有创新成果但学习成绩一般的学员产生某种不认可的态度,或对学员的创新成果不以为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些院校从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打牢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创新”、“重知识更重能力,重技能更重创新”的角度入手,确立了鼓励创新的原则,较好地处理了这一关系。学员在开展这项活动中,开始对创新活动也会存在一些疑虑,担心自身创新能力及对奖励政策的怀疑。经过一段实践后,学员的顾虑完全打消,课外创新活动积极性日益高涨。
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
作者简介
姜玉瑛(1979-),女,汉,山东青岛,学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