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017-01-21霍豪鹏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专业特色汉语言文学建设

霍豪鹏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汉文专业”)是培养学生对汉字语言和文学中各类别知识的专业,是文学类专业中的一个部分,因为教学涉及广阔的知识,对其中各个课程的老师有较高要求,那么在国家推进教学进行改革的情况下,“汉文专业”如何符合提升学生综合品格和能力的要求,需要相应人员认真研究,将“汉文专业”建设成特色化是重要方法,本文将对“汉文专业”特色建设应该遵循的准则和有效思路进行合理思考,为“汉文专业”老师予以参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

高校各专业想要保住教学的效果,需要指定完备的方案,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从而使得各个科目课程都可以同时使得学生把握广阔知识和实际能力,就“汉文专业”来说,专业各科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所以建设专业特色各环节工作具有较高难度,相应人员应该全面把握具体的准则和思路,提升“汉文专业”教学的效果,使得知识可以转变成能力。

1 “汉文专业”特色建设需要遵循的准则

专业的特色性质,就是在学科教学方案和正确思路的引导下,结合实际教学的经验,使自身具有特色,既符合学科的主要要求,使得学生良好学习、老师良好教学,又使专业自身研究出突出成绩,包括教学的方法、课节数的设置问题等,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对“汉文专业”来说,想要具有特色,必须明确一点,这个建设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长时间不断地改进,那么想要做好专业的特色建设,需要遵循下面几点准则:第一,专业人员培养的准则,注重培养“汉文专业”内容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也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设立“汉文专业”的学校要按照专业的目标,着重教育,应保证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全面把握知识的同时,可以具体运用;第二,遵循写作水平的准则,因为“汉文专业”中,要求广泛阅读,然后可以良好写作文章,反过来在写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掌握更加范围广的知识,特色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这个准则设置课堂的内容和要求;第三,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方向的准则,在“汉文专业”特色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课程的老师可以良好教学,保证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是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情况下,不容易主动学习,所以要推动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参与到课堂和各类比赛、活动中,使得“汉文专业”特色更加明显[1]。

2 关于“汉文专业”特色建设有效思路的几点思考

2.1 合理设置“汉文专业”学习科目和课节数

设立“汉文专业”的学校根据专业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对学习科目和课节数进行合理设置:第一,对于中文文学内容,负责人要明确这个内容主要提升学生的掌握文学范围和审美思维,所以需要以这个要求为主要方向,学习科目方面,需要按照中国和外国来分别设置,每一个大类别中,分为散文、诗词、现代诗歌、小说等,按照类别设立科目,也为选择有效的教科书予以正确方向;第二,对于“汉文专业”的语言内容,主要的目标是使得学生具有“说”的能力,包括说的内容有涵养、有逻辑,并且可以准确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善于使用合适的词语等,那么对于这个方面,需要将其单独设立一个科目,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与之相对应的,组织相应活动、比赛等,比如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第三,对于“汉文专业”中的写作内容,需要与“说”科目结合起来,按照文章的类别、形式等,选择教学的内容,包括文艺作品、新闻文章、公文等,老师以此制定教学的方案;第四,上面三方面主要针对“汉文专业”学科科目,那么在课节数方面,总体上要将三大主要内容予以结合,穿插地设置,比如一天的课程,上午进行语言内容的知识讲解,下午或者是第二天安排实践课程,同时设立选择科目,比如文学欣赏课,让学生们自主学习[2]。

2.2 对“汉文专业”学习各科目内容予以拓展和提升

做好上一点内容之后,每个学校的“汉文专业”已经具有特色,那么需要继续对每一刻课程科目的内容予以研究:一方面,设立“汉文专业”的学校负责人和老师,明确课程科目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每一个科目的老师,都要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要的方向,以此设置科目的内容,一是学校方面,选择合适的教科书,保证教科书具有现代层面性质、内容“新”和文字组织“新”,不能再以讲解某一个文学大师的作品和分析为什么写这个内容等,要选择可以提升学生见识的内容,比如学习怎样写新闻性质的文章时,可以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增加当年度获得新闻类评选获奖文章,详细解析具体的优点;另一方面,虽然“汉文专业”特色建设的准则包括分别重要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汉文专业”每一个科目都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各科目的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候,要渗透其他科目的内容,比如在练习说的科目中,将写的内容也予以讲解,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复习其他的内容,共同提升[3]。

2.3 完备教学的设备,选择正确方法

一方面,根据“汉文专业”的内容,完备教学的设备,比如练习说的场所、多媒体等,按照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主要要求,推动各科目的老师,合理、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使得教学的效果大程度提升;另一方面,“汉文专业”老师要选择正确的方法,以最快的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方向,使得他们一直保持思考,全面把握老师讲解的内容,比如情境方法、合作方法等。

3 结论

总之,“汉文专业”进行特色建设,是设立“汉文专业”学校可以提升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向,符合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相应人员要仔细思考。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设立“汉文专业”的学校要保证专业内所有老师都有较高水平,一定要定期培训。

参考文献

[1]许贻斌.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J].戏剧之家,2016,18:212-213.

[2]朱璞.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788-791+795.

[3]李海涛.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95-97.

猜你喜欢

专业特色汉语言文学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