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
2017-01-21绳强
绳强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省进一步加大“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力度,不仅国家与地方政府兴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有了新的起色,而且中小学的数量和在校生规模也呈持续上升势头,办学环境、内部管理、教学水平和生源质量等亦有较大程度提高。体育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作为学校体育工作核心的体育教学则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鉴于此,专门就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及对策研究,对于中小学提升体育课程水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开展素质教育等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1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教育受苏联体制影响较深,虽然在一定时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反映在体育教学中就是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法”以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统一规定性,对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创造性和个性发展有所忽视,对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因此,难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有了重大转变,突出表现在教学中运动技能教育与身体全面发展教育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形成了主流。同时国内外有影响的体育教学思想,如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主动体育等,也对国内的体育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取得的积极成果,如下:
1、教学大纲和课本的多元化:目前,体育大纲、学生体育课本,告别了全国统一的时代,除了有全国性的,还有地区性的,为不同地区结合自己当地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
2、教学思想的多元化,体育教学思想从最初的单一的传统思想,发展到多种体育教学思想,包括国外思想,相互争鸣、相互借鉴的良好局面。
3、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紧密围绕育人宗旨,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需求,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健身性与知识性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结合、规定性与选择性结合,并且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加强了体育卫生知识教学和学生体育意识、能力的培养。
4、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向多种模式并存、相得益彰的方向发展,互相借鉴、相互补充。
5、体育教学组织、方针、手段的灵活性大大增强,正在走向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共性方法和个别方法结合,指导性组合与自由组合,刻苦学习、认真完成教学目标与体验宽松、和谐、乐趣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6、体育教学器材设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正向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需求,新颖、美观、趣味性与实用性结合,一物多用、经济、耐用、方便、安全的方向发展。
2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及发展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求教师变传统的知识“遗传型”教学为探索型教学和发展型教学,体育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分强调运动技术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评价的体育教学。为落实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改变以“增强体质”和“技能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全面发展的新观念;改变“三基”教育的传统目标,突破以传授竞技体育项目技术为主的教学体系,树立以终身体育为主多种体育形式并存的教学观念。这些就需要充分发挥和营造民主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使学生在自练和自评的体育锻炼实践中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一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现代教学观,头脑中还是根深蒂固的“遗传型”和“灌输型”教学观,因此很容易单纯去追寻没有理念的教学形式的现象。如目前许多学校都尝试了选项教学、小集团教学、体能分班教学、个人特长分班教学等形式和方法,以努力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但是,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学思想僵化,使得这些教改尝试大多停在形式的层面,难以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真正体现到体育教学中去。
2、重新设定教学目标
当前要注意的问题是,必须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过去,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把许多精力放到对某个动作的精雕细刻,考核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往往用技评或跑表、米尺去丈量,这种做法脱离了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背离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得不偿失。对此,我们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对体育有基本认识和积极态度,懂得健身的意义,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掌握健身的知识和方法,能运用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进行经常锻炼,同时要具有独立进行健身的能力和习惯。知识和技能只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中介,不是能力自身,所以,学生健身能力的形成是以身体为基础,知识技能为中介,通过专门的教学、专门的教学内容和专门的方法实现的。
3、遴选教学内容
运动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对它的加工就是所谓的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化,这是体育教师准备教材的重点、难点。体育教师要学会从各个角度对体育课程内容素材的竞技运动进行加工改制:一是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渗进一些与教材项目有关又能进行游戏或比赛的内容,如小学的蹲踞式跳远踏板起跳,空中技术就应简化;球类教材也可以简化,篮球的“三人制比赛”,足球的“三人或五人比赛”等内容,简化了规则,简化了活动形式,教学效果很好;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抓住运动中的主要因素简化规则。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强的项目,如健美、舞蹈、艺术体操等,根据地域性的特点增加民族传统项目,如武术、毽球等。总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突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4、优化教学方法
改变过去以“教”、“灌”为主的方法体系,注意引导和启发。体育教学要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同时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搞简单的“一刀切”和“强制命令”,确保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都有提高。只有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才可能使学生成为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人,才能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5、改革考核方法
要充分利用体育考核的良性反馈调节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在体育考核中一些学生尽管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于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身体条件的先天优势就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合理现象。体育成绩考核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与新的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乐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应在学生学练运动技术达到强身健体的前提下,从培养学生的"个人价值"转变为寻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并以此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我国今后的体育课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志山;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学刊;2013年03期
[2]赵激扬,屈惠兰;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演变及其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