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济的无声之教
2017-01-21宋桂奇
做人与处世 2016年24期
宋桂奇
1901年春节,8岁的梁漱溟从长辈那里得到一串压岁铜钱。一日,打算拿钱去买小人书时,却发现它不翼而飞,于是,就吵嚷着四处寻找,没有下落后又哭闹不休。对此,父亲梁济却一直在埋头读书,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第二天,无意间看到铜钱被吊于院中一棵桃树枝上,猜想是儿子因贪玩而遗忘于此,梁济就在一张纸上写下这样一段有趣的文字:“一个小孩在桃树下玩耍,将一串铜钱悬挂在树枝上,自己遗忘了,却在找寻时吵闹不休,真是毫无道理。次日,其父在打扫庭院时发现后,告诉了他,小孩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糊涂。从此,他就懂得了要管理好自己的物品,遇事也不必慌张。”将字条对折,放在铜钱旁边后,梁济才唤来儿子。见到失而复得的铜钱,梁漱溟自是喜不自胜,可待他看罢字条,则顿时满脸通红——“余读罢顿感羞惭,俯首默不语”,很多年后,梁漱溟如是回忆道。
玩丢了东西还又哭又闹,若换成其他父亲,就算当时不予喝止,在发现铜钱后,想必也会严词说教,甚至大声训斥;可梁济先生却只将事实和道理写于字条之上,让儿子自己去体悟。这别具一格的无声之教,自能因触及灵魂而使对方铭记终生,真可谓高明之极。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