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钥匙不到锁不开

2017-01-21杨兴文

做人与处世 2016年24期
关键词:搓板灯台棒槌

杨兴文

湖南省桑植县人贺锦斋,是贺龙的堂弟,身材魁梧,长相英俊,是很多姑娘喜欢的帅小伙。同乡戴桂香,心地善良,小家碧玉,是不少小伙追求的对象。1919年8月7日,18岁的贺锦斋与19岁的戴桂香,彼此心仪并结为连理。贺锦斋敬仰堂兄的革命壮志,在结婚的第二个月,就追随堂兄参加了革命,成为贺龙的卫士。与敌人战斗时,贺锦斋作战勇敢,由士兵一直升至团长。

从参加革命起,贺锦斋随着堂兄东奔西走,8年没回过家。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锦斋才跟随贺龙辗转回到家乡,在家乡重新组织革命武装。他终于趁此机回到家中,与妻子团聚。白天,贺锦斋背着衣服,提着搓板,戴桂香拎着棒槌,双双去村头玉泉河边洗衣服。贺锦斋在脏衣服上放少许洗衣粉,随即握着棒槌,用力地捶打。少顷,贺锦斋把捶打过的衣服递给妻子,让她放在搓板上洗刷。洗完衣服,贺锦斋抬起头看看太阳,觉得时间还早,便拉着妻子到水里游泳。他们都是游泳的好手,能够在清澈的水面无拘无束地飘荡,乡间优美的环境让他们心旷神怡。从水里出来,贺锦斋背着衣服,提着搓板,戴桂香拎着棒槌,慢悠悠地回家。

贺锦斋是感情细腻的人,想到自己离家8年了,妻子独自照顾一家老小,他心生惭愧,觉得实在对不起妻子。贺锦斋多才多艺,他要写首歌给妻子。他坐在昏暗的油灯下,铺开纸,提起笔,开始改写《马桑树儿搭灯台》的歌词,给歌曲加入了革命意境。经过他的精心修改,歌词有了很大的变化,变成缠绵悱恻的情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自个儿移花别处栽。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贺锦斋放下笔,开始教妻子唱歌,在他认真的指点下,妻子很快就学会了。

革命在召唤着战士,在家陪伴妻子3个月后,贺锦斋又要和妻子分离,赶回部队了。在即将分别的前夜,妻子拉着他的手,含情脉脉地问:“你不走行不行?”“肯定不行。”贺锦斋毫无疑问地回答,“我明天就启程。”戴桂香顾虑重重。“让我去吧,我命大,过去的几年里,我已经打了三百多仗,没有伤到我的一根毫毛。”贺锦斋清楚妻子的担忧,立即安慰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必须继续参加革命,发誓要为人民灭豺狼,拜托你在家照顾老人,等待革命胜利后,我会好好报答你的。”见丈夫态度坚决,戴桂香只好说:“既然你下了决心,你就放心去前线吧,我在家中,会好好照料老人。”面对妻子的理解与支持,贺锦斋的心里温暖如春:“《马桑树儿搭灯台》代表我心中的真实想法,在想我的时候你就唱,就像见到我一样。”

贺锦斋哼着《马桑树儿搭灯台》出了家门。有丈夫陪伴的日子,是戴桂香漫漫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送走贺锦斋之后,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疯狂的清乡运动,戴桂香全家人背井离乡,逃到山洞中躲避,一躲就是三年,风声过去了,他们才敢返回家中。自从与丈夫告别后,戴桂香就靠唱《马桑树儿搭灯台》寄托对丈夫的刻骨思念。在戴桂香的传唱中,贺锦斋改编的《马桑树儿搭灯台》在桑植流传开来,并激发了更多桑植儿女加入红军,

1928年8月下旬,贺锦斋率领部队,跟随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贺龙向东出发,抵达石门县、澧县发动群众,袭击敌人武装,积极支持当地的革命斗争。9月上旬,贺锦斋率领部队袭击澧县大堰挡、王家厂的国民党武装,沉重打击了敌人。但由于叛徒的出卖,红军遭到国民党第十四军的包围和袭击,伤亡一百余人,参谋长黄鳌壮烈牺牲。在此危急时刻,作为骁勇善战的年轻师长贺锦斋率领部队顽强拼杀,冲出重围,终于退到石门县泥沙镇。9月8日,敌人的追赶、堵截、包围加剧,为了掩护贺龙率领的主力部队突围,贺锦斋率领警卫营和手枪连奋勇冲杀,却不幸中弹,英勇献身,年仅27岁。

而此时老家的戴桂香时刻牵挂丈夫的安危冷暖,他为什么不给家中来信,向家人报平安?戴桂香每天都会出门张望,企盼丈夫平安地回来,却望穿秋水。

1931年6月14日,戴桂香在玉泉河边洗衣服,当她偶尔抬头时,看见几个人抬着一口棺材,匆匆忙忙往风雨桥走过来。戴桂香没听说村子里哪家有人去世啊,突然,她心中有不祥的预感袭来。有个人来到戴桂香身边,向她打听:“大嫂,请问贺星楼家在哪里?”贺星楼就是贺锦斋的父亲。听见红军的询问,戴桂香一下子瘫在河边,手中握着的棒槌“啪”地掉到水里,似有晴天霹雳,将她吓得几乎晕厥。从地上挣扎起来,戴桂香拖着软弱无力的身子,无可奈何地哭喊着:“贺锦斋回来了!”她的话刚喊出口,就泣不成声。知道贺锦斋牺牲,一家人如遭五雷轰顶,刹那间肝肠寸断。

戴桂香没有想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丈夫会在棺材里,她守着棺材痛哭流涕。结婚12年以来,贺锦斋陪伴妻子的时间不足4个月。虽然相聚的日子短暂,可是戴桂香从不责怪丈夫,她知道贺锦斋是牵挂自己的。

把贺锦斋安葬以后,有人向戴桂香提议,她还年轻,应该另外找个婆家。戴桂香坚定不移地表态:“贺锦斋是天下最好的男人,不会再有人比他更好,我要永远守着他!”别人几次三番地劝说,戴桂香依然没有改嫁,而是在家里尽心尽力地照顾公婆。丈夫给她留下的,仅有《马桑树儿搭灯台》,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每当想念丈夫时,她就唱这首歌。她还经常去山坡上采摘马桑树叶,填在枕头里,仿佛丈夫就在身边一样。

在晚年的岁月里,每天下午,戴桂香都会拄着拐杖,慢慢腾腾地跋涉到贺锦斋的坟前坐上一会儿,有时沉默不语,在安静中怀念去世的丈夫;有时唱《马桑树儿搭灯台》,在歌声里回忆沧桑的往事。95岁那年,戴桂香离开人世,临终前,她看着女儿贺晓英,郑重地嘱咐:“我走了,把我和你爹葬在一块儿。他走上红军路,没有活着回来,在地下,我要和他好好恩恩爱爱!”按照戴桂香的遗言,子女将她安葬在贺锦斋的坟墓旁边,让他们永远相伴。

(图/刘昌海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搓板灯台棒槌
PASSIM 8K 卷烟机组搓板检测系统优化设计
马桑树儿搭灯台
邹汉珍十二生肖作品展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卷接机组搓板自动清洁装置的优化
棒槌花边的传承与发展
《小老鼠下灯台》
——经典童谣新诠释
生日愿望
小棒槌
欢欢和乐乐的故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