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的泉州试验
2017-01-21林永传
林永传
“决不允许让群众为立案来回奔波。”
如果你是一个北京人,你有一件民商事纠纷想起诉对方,但对方是个外地人、案件的管辖权也在当地,按中国现行司法制度,从立案、庭审、判决到执行,你必须在北京和这个地区间不知要折腾多少个来回。
但在福建泉州,这个民营经济发达、民商事案件数量居福建省之冠的中国东南沿海地级市,老百姓已经可以在离家最近的法院或法庭打泉州市域内的异地官司了。
两年来,在基层司法改革方面,泉州法院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跨域立案
泉州虽属地级市,但地域面积1101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0多公里,山区、沿海差别很大。全市户籍人口850多万,另有2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人员流动频繁,加之民营经济高度发达,异地民商事纠纷较多。
该市12个人民法院、42个人民法庭,2014年共受理各类案件超过12万件,2015年超17万件,2016年预计将超过20万件,案件数量占福建全省的五分之一,居该省九地(市)的首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高院工作报告时指出,2015年人民法院要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信息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决不允许让群众为立案来回奔波。2015年1月12日,泉州中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跨域·连锁·直通”诉讼服务平台。
据该院院长欧岩峰介绍,这一平台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泉州全市内建立了“跨域司法服务连锁”。不管案件由哪个法院管辖,群众都可以选择距自己家最近的法院或法庭,进行全流程、无差别、标准化的司法活动,而不用来回多次跑。
家住泉州市下辖的永春县桃城镇的刘某1999年借了3700元人民币给安溪县剑斗镇的吴某,但时间过去了16年,吴某一直未还款。刘某几度想起诉对方,但打官司的话需要从永春桃城镇跑到安溪县感德法庭。想到这些麻烦和“诉累”,刘某就一直没有起诉。跨域诉讼服务平台推出后,刘某来到离自己家最近的永春县法院进行立案,不到10分钟便办完了立案手续。随后,永春法院通过内部流转手续把起诉材料传送至安溪法院感德法庭,后经感德法庭法官上门做工作,吴某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
柑农老王在离家最近的永春法院石鼓法庭起诉了晋江市金井镇的水果商贩张某。在石鼓法庭的视频室,他参加了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晋江法院金井法庭的调解、庭审。案件判决后,老王又在石鼓法庭申请强制执行,并通过法院的流转系统,在家门口收到了被拖欠的49500元货款。
据统计,截至2016年10月,泉州两级法院已为当事人就近办理跨域立案35636件,提供异地法律咨询35968次、诉讼指引37199次。另有多起案件借助该平台实现了异地视频庭审、跨域联动执行、划拨执行款。
最高法院院长周强连续三次对泉州法院的该项创新作出批示,指出该诉讼服务平台是有益探索,其做法和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如今,该诉讼模式已在福建全省法院系统推广。对福建省内异地各级法院管辖的一审民商事、行政和申请执行案件,当事人可就近选择中级、基层法院或人民法庭办理立案事务,相关法院为当事人提供接收立案申请、收转起诉材料、代为送达立案法律文书等跨域立案服务。
行政审判专家会审
行政诉讼,通俗说法为“民告官”。长期以来,社会上不少人认为法院和行政机关“官官相护”,行政案件“难结、难了、难和”。如何化解“信任危机”,提升行政审判乃至行政执法公信力,亟需破解之法。
2015年4月,泉州市中级法院行政审判“专家会审”机制。
据泉州市中院行政庭法官江炳溪介绍,该院聘请了33位专家,包括省、市行政机关业务骨干、高校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专业人员等,建立了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专家库,以名录形式在法院备存,并向社会公布。
这些专家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对行政审判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的疑难复杂法律问题发表专家意见,根据行政机关请求对政府重大项目所涉法律程序提出法律意见,列席行政案件的各个审判环节并独立发表看法供合议庭参考。
据泉州中院院长欧岩峰称,“专家会审”机制有利于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和行政涉诉信访。
据欧岩峰介绍,截至2016年10月,已有各界专家143人次参加“会审”泉州市的行政案件53件,36件行政争议成功得到化解。
设立金融庭
福建泉州有“民营经济特区”的称号,民营经济在该市经济总量中十分天下有其九,目前,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6.9万户,总量位居福建省首位。但近两年来,在国际国内经济大背景下,抗风险能力本来就比较弱的泉州民营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寒冷的经济严冬。
2015年,泉州市中院成立了福建省首个金融审判庭,专门审理破产和金融案件。
铁观音茶叶一直以来是安溪和泉州的名片,安溪铁观音集团成立于2007年,1952年成立的安溪茶厂是其全资子公司,从事乌龙茶精加工。安溪铁观音集团及安溪茶厂近年来陷入经营困境,濒临破产边缘。2016年1月,泉州中院受理安溪铁观音集团及安溪茶厂司法重整案,立即督促管理人完成债权审核、清产核资,通过追收债权、遴选投资人等一系列工作。10月底,重整计划高票通过。这家有60年历史积淀的企业免予分割、拍卖,避免了破产清算的结局,集团200多名员工免于失业,近200名债权人的权益得到维护,普通债权将获得破产清算状态下近4.3倍的受偿。在兼顾全体债权人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包括农村承包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在内的小额债权人合法权益,使其尽可能获得较高的清偿比例。
福建诺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奇)破产重整案则更具指标意义。该案是国内首个H股上市公司资产重整成功的案例。
2014年1月,诺奇公司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中国首个在港股主板上市的“快时尚”品牌。由于其实际控制人丁某及其妻失联引发债务危机,2014年底,债权人向泉州中院申请诺奇重整。
审理中,主审法官张小燕引进商会及专业机构参与案件审理,在预判第一波投资人有可能违约的情况下,敦促管理人积极寻求其他合作人。2016年2月,泉州中院根据债权人和出资人会议的表决结果,裁定批准重整计划。
泉州中院院长欧岩峰认为,依法处置“僵尸企业”,规范化、制度化地开展企业破产审判工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司法改革的客观需要。
试点家事审判法庭
“清官难断家务事。”长期以来,法院对家事案件的审理采取与其他民事案件相同的审判模式,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2015年,泉州法院开始探索家事审判新模式,在中院及辖区11家基层法院建立了专门的家事审判庭,创设了家事法律援助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反家暴制度等家事审判专项机制。他们还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家事审判队伍,并与各级妇联联动,邀请熟悉本地风俗习惯且长期从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家事调查员或心理咨询专家。
2016年上半年,泉州中院及鲤城区法院分别入选福建省、全国法院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泉州鲤城区法院副院长苏墨祥介绍,家事案件属于传统的民事案件,但又明显不同于一般纠纷案件,不仅涉及法律上的争议,还可能涉及当事人情感、伦理纠葛,处理起来难度大,真正案结事了难度更大。
陈某的丈夫过世后,其亲生子女与丈夫前妻的孩子为家里的店面和4套房产的继承事宜发生纠纷,起诉到泉州市中院。她带着几个孩子走进家事审判法庭时,看到闽南特色的红砖厝、五彩缤纷的花灯、隐含典故的古朴街巷、写着“家和万事兴”的对联,感觉就像走进了自家的老厝。通过法官和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一家人很快就遗产分割达成了协议,握手言和。
截至2016年10月,泉州法院家事审判庭共受理婚姻家庭案件14614件,审结13067件,其中调解结案4042件,撤诉2705件,调撤率达51.63%,涉案标的额达3.9亿元。该院相关做法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
破解司法送达难的尝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商事案件急剧攀升,许多案件当事人系经商人员,早出晚归,或不在户籍地,难以实现司法文书的有效送达。更有一些当事人采取“躲猫猫”玩失踪、拒接电话等方式拒收诉讼材料,拖延诉讼。送达难成为审判工作的一大“瓶颈”。
2016年5月,泉州中院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推出“统一送达全域通服务平台”。
泉州中院建立了协助送达名册登记公示制度、跨行政区域协助送达信息系统,将送达事务从办案工作中剥离出来,将各法院送达机构、送达人员以及遍布村居社区的基层综治力量纳入送达体系,实行名册登记。
泉州下辖石狮法院成立了8人的专业送达组,专门从事送达服务。2016年6月,在石狮政法委协调下,该院确定了覆盖所有村居和工业园的246名治安联防员、村居和镇干部为司法协助员。
2016年8月17日,在司法协助员的带路指引下,家住石狮市曾坑的当事人吴某被石狮法院送达组顺利找到,司法文书一次性送达成功。
石狮法院院长林明容谈及此事,不胜感慨。以前该院每月七八万的司法专邮费用,得到的是70%以上的退件率,现在一次送达成功率超过90%,还节省了很多费用。
据了解,泉州已在全域实现网格化送达机制,共形成32个司法专送组,有88名专员负责全市司法专送管理。截至目前,该市法院共有8191件司法文书一次送达成功,为其他省法院异地送达成功26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