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天:所有骑士都是孤独的

2017-01-21温天一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伊顿马术华山

温天一

影响中国

2016年度

体育人物

华天

华天,1989年出生于英国,毕业于伊顿公学,中国国家马术队运动员。

2016年的巴西里约奥运会,作为中国代表团唯一的马术参赛选手,华天凭着“一人一马”晋级马术三日赛个人障碍赛决赛,并最终以63.60分的成绩名列第8。

这是中国马术历史性的突破,而华天,也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从北京到里约

今天,华天已经记不起他第一次骑在马上的情景。

那时候的他只有一点模模糊糊的记忆,在1990年代初的北京石景山马场,5岁的他被母亲抱起来,上了马。

华天的父亲华山至今保留着一张老照片,胶片的影像如今看上去有点模糊,一个穿着红色外套的圆脸小男孩,正骑在一匹矮脚马上,露出略显懵懂的笑容。

有时候,华天会用一个更幽默的、半开玩笑的词来形容自己与马的初始缘分:“胎教”,华天的妈妈罗山是英国人,来自于英格兰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并且很早就已经开始从事中英两国的贸易以及文化往来工作。出于家族影响以及自己的天性,罗山一直热衷于这项运动,直到怀孕7个月时,才停止骑马。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传奇式的开头。

与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相比,华天很幸运,因为他几乎在生命之初,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天赋所在,并且决定了这一生热爱并从事的事业方向。

6岁那年,华天告别北京,随父母定居香港,并开始正式接受系统的马术训练。11岁时,因为要预备接受伊顿公学的入学考试,华天随父母回到英国。在2003年正式就读伊顿后,华天开始跟随曾获得国际马联马术三项赛世界杯冠军、国际马术三项赛骑手协会主席克雷顿·弗雷德里克斯和他的妻子,同样也是顶尖的职业选手卢辛达进行训练。

随后,一幕幕的“传奇”开始上演,从13岁到17岁,华天一步步完成了成为英国马术三项赛委员会注册的职业骑手、国际一星、二星、三星骑手,并且每一次,都会被冠以“历史上最年轻”的注脚。

“一切都是最好的。”华山这样形容华天的天资以及家庭对于他的支持与培养。

随后,在2005年,15岁的华天又做出了一个重要抉择。

这次他还记得,那个选择的缘起发生在英国的巨石阵。

华天在英国的家、一个叫做小切弗雷尔的宁静村庄,就距离巨石阵不远,在英国的时候,他常常和家人到巨石阵附近散步。

一片绿色的旷野,摆放着仿佛是上天随意扔下的几块几十吨的巨石,在几千年间,它们始终在风雨中默默无言,但看起来,却比任何人类的文明都更加能够诠释“奇迹”的意义。

“华天,你应该去参加北京奥运会。”面对巨石阵,父亲华山对他说。

但华天的第一反应却是“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做个比喻,当时的华天去参加奥运会,等于是一个初中生要与一群北大毕业生一起参加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华山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

虽然在马上,华天拼劲十足,但在生活中,他的性格其实很散淡,母亲形容他“内向,羞怯”,父亲则觉得“大大咧咧”。他绝少做出什么冒进的选择,而是基本上有备而来。

但后来,父母并不知道少年华天在心里经过了怎样的思量,看起来,他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一切都看起来很顺利,因为母亲一直在协助中国奥组委进行一些马术比赛方面的项目工作,在申请流程上,早已经相当熟悉。随后,华天获得了一位中国商人江逢灿的赞助资金,用于购买奥运马匹以及全部比赛训练组队等费用。

最终,18岁的华天,将作为唯一的参赛选手,代表中国站在奥运会马上项目的赛场上。

但上天最终没有让华天将奇迹创造到底。

意外到来得很突然,在父亲华山的回忆中,在华天参加的越野赛比赛现场,他正坐在现场第六道水池A、B、C、D组合障碍物边的马主包房中,与华天的赞助人江逢灿、江明赞父子俩相邻。

包房内所有人都在紧紧盯着现场电视屏幕,在一阵巨大的欢呼声过后,气氛愈加热烈,他们看着华天骑着“武松”(马的名字)行云流水般跨过一道道水中障碍物,随后的情形则发生了惊天逆转,在将要跨过第八个栏杆“雨花台”的时候,“武松”起跳偏低,被“雨花台”绊倒,而马身前倾的巨大惯性将华天从马背上甩了下来,华天旋即凭借经验和本能迅速向一边躲闪,避开了踉踉跄跄的马蹄。

“赛后我又专门去了第八道障碍实地观察,赛前‘走场地时,对这道障碍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是把注意力全集中在第九道高树丛连续障碍物的跨越分析中。之后我直纳闷,这道全场最不起眼的一道小障碍竟然是一道阴沟,我们的这位比赛场地设计师朋友Mike Etherington-smith(我们又称他:小麦克)还给这道障碍物起名‘雨花台,那一定是等着颠覆华天的!我当然从没这样告诉他。”日后的华山这样回忆。

看起来像是一场注定的玩笑,一个小小的阴沟颠覆了一个少年英雄,而事后,则有赛事评论员将华天的失败归结为“经验不足”与“求胜心切”。但对于华天本人来说,北京奥运的这次坠马给了之前那个野心勃勃的天才少年致命的一击,让他首次意识到了世事的无常与命运的无情,很多年之后,阴影仿佛还在他心底里盘桓不去。

四年之后的伦敦奥运会,由于种种原因,华天没有获得最终上场参赛资格。而再一个四年,26岁的华天出现在了里约奥运的赛场上,这一次,全世界的大部分人都在电视直播中看到了奇迹的发生。

在里约奥运后结束后,华天与女友到香港度假。

他第一次重返了北京奥运的马术障碍赛场地,那个他从小生活过的南中国岛屿风景依稀,但华天却仿佛已经在心里走过了万水千山。

“真是有趣,一切都是8,我在第8号障碍落马,时隔8年再次参加奥运,最终获得了第8名。”华天开玩笑般地向《中国新闻周刊》讲述着他与数字“8”的缘分。

在香港,他去看了“雨花台”的遗迹,显得那么小,又那么落寞,“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终于卸下了重担,才真正走出来了。”华天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

而在此之前的八年,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都在负重前行。

“在伊顿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中国人”

在决定参加北京奥运会之后,华天与父亲一起,又做出了一个改变人生的重大决定,他改变了国籍,从英国改成了中国。

跨国联姻生下的孩子,似乎或多或少都会面对一些文化差异或者冲突的问题,但华天却仿佛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在18岁之前,这个中英混血的英俊少年一直在接受的都是最传统的英国教育。

他在伊顿公学念书,讲着一口即便在英国,也会让普通大众觉得过于“伊顿”式的英文。每天要穿着黑色晨礼服,扣上那些烦死人的大量手工扣子,每天去教堂,还要学习拉丁文,而事实上,他学得还相当不赖,在入学考试中,华天的拉丁文竟然获得了满分,“他的拉丁文老师觉得非常骄傲。”华山回忆说。

而按照华山的讲述,华天在英国的大部分生活,看起来更像是英剧《唐顿庄园》中的场景,因为在马上所创造的成绩以及伊顿的背景,英国的贵族社交圈毫不费力就向华天敞开了欢迎的大门。每年,他都要参加英国伯明顿大赛,那是世界上最富历史的马术三项赛,而参赛者,大部分都来自英国古老的家庭。开赛前一天,主人会在城堡中举行盛大的香槟酒会,绅士淑女们举杯寒暄,而华天,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他开始逐渐在英国成名,被更多的人记住。

在2005年,华天参加了英国皇家温莎马术比赛,最终他赢得了场地障碍赛的“女王银盘”,伊丽莎白女王亲自为他颁奖。华天完全不记得女王对他说了什么,因为他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战马“孙悟空”身上,那天它表现得很不老实,华天紧张极了,生怕“孙悟空”一不小心,伤到了英国女王。

就在第二年,华天放弃了他的英国国籍。

而在此之前,15岁的华天已经在国际马联填写注册表格时,在国籍一栏,写了“中国”,虽然那时候,他还拿着英国护照,这个“错误”的信息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得以保留了下来。华山记得,这个深究起来并不准确的信息,意味着国际马联拥有了第一个中国骑手。

在华天看来,所谓的更改国籍,是一个“相当自然的决定”,他和他的家人,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的纠结,“中国的血液天生流淌在我骨子里”,而能够参加奥运会,更是华天一家共同的梦想。

华天更改国籍的大部分手续是父亲华山游走在两国之间、跑来跑去办理完成的,他几乎没有遭遇到一点阻挠或者困扰,很顺利地办理成功。最终华天的户口落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那是华天的爷爷华龙毅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同时也是他的父母当年认识并且定情的地方。

而与顺利拿到中国护照相比,更加困难的是让并没有马术运动普及背景的中国认识华天这个人,华山给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刘鹏写了一封信,介绍了华天的情况,并且在信中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出示一份文件,让华天的参赛获得官方认可。

时隔不久,华山收到了象征“国家认可”的回复,他拿到了一份红头文件,上面有十四个官员认可同意的签名,分别是五个局长与九个司长。

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之后,华天的名字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搜索引擎中,人们开始了解到他的家庭背景,知道他的爷爷华龙毅原来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战史上的第一个特等功臣,退休前曾任中南民航管理局的局长;而他的外祖父则是英国海军,曾经在二战期间曾远赴新加坡作战,反映那段历史的电影《桂河大桥》就是以华天的外祖父为男主角原型进行拍摄的。

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华天的名字被伊顿公学写入了著名的“老伊顿生名单”中,之前与他并列存在的,是英国首相、著名诗人以及英国王室成员。

他的生活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从伊顿毕业,到世界各地参加比赛,参加那些在古堡与宫殿中举行的社交聚会,“他们只在乎他是华天,并没有纠结于他的国籍。”华山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

但是华天开始在自己的礼服上绣上中国国徽,即便是在新年时去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府参加宴会。

这位伊顿毕业生似乎相当自然地完成了自己对于国籍认同的转换,虽然他看起来,长着中国人温和的黑眼睛与英国人尖尖的、笔挺的鼻子,虽然他的中文依旧不够灵光。“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你知道,现在我身处这个地方,”华天指的是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国新闻周刊》年度影响力人物颁奖礼举行的地方,他仰头看了看中国古典式园林的建筑,“这里很中国,所以我反而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英国气息,但之前在伊顿,我就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天生的中国人。”华天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

“马只知道骑在它身上的人是谁,

才不在乎他们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呢”

“这项运动的魅力也许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华天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

马术三项赛,在大部分普罗大众的印象中,是一项不折不扣的“贵族运动”。

即便是在它的发源地英国,这也是一项有着极高门槛的运动项目,而“门槛”的意味显得颇为复杂,意味着天分、能力、阶层、财富,以及其余一些更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按照华山对《中国新闻周刊》的解释,在英国社会中,体育项目大致分为四个阶层,“足球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蓝领阶级的运动;橄榄球是中产阶级玩的;板球是‘上层阶级(Upper Class)的运动;而马术三项赛,则是统治阶级(Ruling Class)王公贵族的运动。”

但在所谓“贵族”的外衣之下,这其实是一项极为危险,并且需要忍受大量孤独与寂寞的事业。

在华天从小到大接受马术训练的过程中,除了人人看见的赛场英姿,在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里,他还需要喂马、给马洗澡、打扫马厩,这对于常人来说,是负重的苦工;但对于华天来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这项运动,他享受了很多超越年纪的荣耀,但也不得不去面对着一次次不舍的别离。

他给自己的每一匹马都取了一个来自于中国古典小说或者传说中的名字,而其中他投入了最深感情的两匹马,分别叫做孙悟空与花木兰。

他钟爱孙悟空天马行空的聪明与顽皮,但同时也欣赏木兰身上强大的责任感,“我和它们一起长大。”某种程度上,马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与事业伙伴。

在2007年,华天曾经获得一匹新西兰纯种马,而在一次训练赛中,华天骑着它,却不料马突然惊跳,后仰坠地造成颈部骨折,最终只能送去人道安乐死。

很长一段时间,华天都没法面对这件往事,“在那之前,我从没听说过有哪匹马是那样死掉的。当时我并不是为自己失去一匹马而难过,而是因为这样一匹有能力的好马这样死掉而难过。”

在2012年和2013年,华天失去了木兰与悟空,并不是事故,而是它们的年龄已经足够老了。但这并没有减轻别离带来的伤痛,对于华天来说,这项运动,充满了大悲与大喜,你纵马飞跃,可能跨过一道巨大的障碍,也可能就此折戟沉沙。“你只能去接受,去调整,继续做你的事。运动和人生本身都是这样。”华天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

而他并没有讲述自己曾经面临的危险,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华天记不得自己曾经多少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北京奥运会后的那次坠马后,他的家人,甚至经常不敢亲临现场,去观看他的比赛。

一匹马永远不知道跳过去会面临什么,也许是阴沟,也许是坦途,但人知道,意识到危险,但仍然选择去跨越,这也许就是这项运动最大的魅力。

在未来的日子中,华天除了继续参加比赛,他更希望能够在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更加广泛地推动这项运动。

他强调着马术三项赛中所蕴藏的“骑士”精神,意味着牺牲、奉献、英雄主义与永不言败的勇气,而并不是简单的炫耀或者单一强调某一种阶级的差异性。

“有时候,我觉得有些中国家长对于这项运动的理解并不够准确。”华天含蓄地说,随后他又补充道,“要知道,马只知道骑在它身上的人是谁,才不在乎他们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呢。”

猜你喜欢

伊顿马术华山
多彩的华山
伊顿花园别墅设计
伊顿花园别墅设计
藏在华山中的美
中华之源——西岳华山
西班牙 马术周
华山旅店盗窃案
伊顿成功举办伊顿—长城车辆解决方案技术日
马术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