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橱窗科技一点不枯燥

2017-01-21翻译李天一编辑钟硕嘉美编周蕾

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快门速度拍摄者三脚架

翻译: 李天一 编辑: 钟硕嘉 美编: 周蕾

技术橱窗科技一点不枯燥

翻译: 李天一 编辑: 钟硕嘉 美编: 周蕾

本月话题: 防抖系统

了解防抖系统是如何避免抖动的,从而提升拍照成功率。

在本期的内容中,我们会介绍很多种避免画面模糊的方法,比如使用三脚架,或者提高快门速度。

而防抖系统则更进一步,它可以通过反方向运动抵消手持拍摄时产生的抖动,因此在使用有防抖系统的镜头/机身拍摄时可以使用低于安全值快门的速度拍摄。在暗光条件下拍摄,便无需提高ISO值或者使用三脚架。不过防抖系统并不是万能的,你还是应该遵循基本的手持拍摄原则。当然,防抖系统能够帮你处理很多不完善的细节问题。

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防抖系统能够对拍摄时相机的抖动进行补偿,但是对画面中移动的物体造成的模糊则无能为力。这种情况下拍摄者只能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此时的选择只有开大光圈或者提高ISO值。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防抖系统主要分为两种: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镜头防抖指的是防抖系统部件都安装于镜头之中,在传感器侦测到镜身的抖动之后,就会反方向移动防抖镜片/镜组以抵消抖动;机身防抖则是会以反方向移动负责成像的传感器,进而达到防抖的效果。佳能、尼康、适马以及腾龙倾向于使用镜头防抖,而索尼、宾得和奥林巴斯则更偏爱机内防抖。两者各有利弊,机身防抖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兼容任何一支镜头,包括手动镜头。而且在防抖系统升级换代时,消费者只用升级机身,而无需升级不同焦段的镜头。

“机身防抖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兼容任何一支镜头。”

光学防抖系统会增加镜头的重量和制造成本,但是在长焦镜头上镜头防抖的效果更好。更长的焦距需要更强的防抖效果,在这一点上,镜片的可移动幅度比传感器大很多。

防抖模式

除了开启或关闭防抖系统,你还可以调整更多的选项。

想要好好发挥防抖系统的潜力,拍摄者需要对它有所掌控。有些防抖系统只提供简单的开启/关闭按钮,所以控制防抖系统的说法似乎有点奇怪——这么方便易用的东西,为什么还需要人为的干预呢?一直开着不就好了?

要解释这一点,首先我们来举个例子,如果在配合三脚架拍摄时开启防抖系统——画面反而会更模糊。防抖系统在不断地移动镜片/传感器,做出了过大的补偿动作。另外,防抖系统会耗掉不少电量,所以在使用高速快门时也不妨将它关闭。有些镜头/机身还提供不同的防抖选项,比如针对摇拍,从车辆中拍摄,或是在三脚架上拍摄的防抖模式。

混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防抖系统根据镜头不同的抖动状况,自行在不同的防抖模式下自动切换。适用于大多数场景。

摇拍模式

在摇拍时摄影者可以将防抖模式切换至此,此时防抖系统会主要针对平移方向或竖直方向的抖动进行补偿。

其他模式

防抖系统长时间工作会耗费不少电池能量,因此你可以将防抖模式设置为仅在拍摄时启动,而不是一直开启。

防抖的实际效果如何?

厂家在宣传镜头或者机身的防抖效果时会使用诸如“等效约4挡快门”的措辞,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同的防抖系统效果并不相同。早期的防抖技术大约支持等效2挡快门的防抖效果,而最新科技已经可以达到约5挡快门了。这里的“1挡”指的是曝光尺上一格的距离,从快门速度的角度来说就是数量上减半或者加倍:1/60秒比1/30秒快1挡,而1/15秒则比1/30秒慢1挡。所以,等效4挡快门的防抖效果意味着拍摄者可以用远低于安全快门的速度拍摄。当然防抖系统的效果也会根据拍摄者的习惯以及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猜你喜欢

快门速度拍摄者三脚架
快门您用好了吗?
街头被偷拍传上网,未告知就是侵权
相机学院
延续经典 畅想未来 捷信百年纪念系列三脚架、摄影包
无巧不成图
巧放三脚架
美国麦格普公司新型M—LOK相机三脚架适配器
带上磐图拍风光
逆光之美(下)
逆光之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