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护理成份获WHO-EMT认证的经验分享
2017-01-21汪孝天高彩萍
汪孝天,高彩萍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护理成份获WHO-EMT认证的经验分享
汪孝天,高彩萍
(
)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China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Medical Team); 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急救队(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Emergency Medical Team)
2015-08,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启动国际应急医疗队(Emergency Medical Team, EMT)的注册工作,来自世界范围内60多个国家的200多支救援队进行了申请注册。2016-05-23,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WHO宣布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成为首支通过WHO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编号:EMT-001。笔者作为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的资深护理队员,全程参与了此次认证评审的工作。本研究以医疗队中护理成份在此次评审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作一汇报。
1 全球应急医疗团队
1.1 背景 当发展中国家发生灾难时,越来越多的国际医疗救援队伍参与到灾难医疗救援工作中[1]。然而,此类自发救援队伍专业背景不同,接受灾难医疗救援培训不尽相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因而WHO需要建立专业救援队伍库,按照预先制定的WHO-EMT标准对这些队伍进行分级评审认证。当灾难发生时,受灾国政府如果需要国际救援队救援,则向WHO提出申请,WHO提供符合要求的队伍名单供受灾国选择。
1.2 全球应急医疗团队分类系统:自评最低标准核对表[1]该表是WHO制定的对EMT队伍评估认证各项要求细则的汇总。该表于2013-09公布,将医疗队主要分为三类,即1类、2类、3类医疗队,特别规定了各类医疗队伍的救治范围和技术标准[2]。该表共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指导原则、核心标准和技术标准。其中由护理人员主导或参与编写及修改的项目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核心标准:病历、转诊能力;(2)技术标准:初步评估与伤病员鉴别分类、病患稳定和转诊、创伤护理、手术、产科急救医疗、儿科急救医疗、慢性病急救医疗、杀菌消毒、EMT能力等。在整个编写与整理过程中,需查阅WHO官网所指定的相关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内容并翻译,对照我队原有标准,比较与WHO标准的不同,并修改整理,通过队内联络员与WHO评审小组导师及时沟通,反复修改,最后经国家卫计委相关人员审核通过后装订入册。
2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简介
2010-03,上海市东方医院成立“上海市卫生应急医疗救援队”,2012年东方医院救援队通过国家卫计委审核,成为首批16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之一。近年来,上海市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完善了组织架构、队伍章程及管理机制,由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担任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总队长。2016-04,由国家卫计委正式授权更名为“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
2.1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护理人员结构 全队共16名护理人员,年龄24~32岁,具备英、俄、德等五国语言交流能力。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4名;本科及以上学历12人。队伍涵盖内、外、妇、儿、监护室、急诊、手术室等专业;根据职责分为检伤分类组、紧急医学救治组及移动医院等功能组。全队护理人员配备齐全,后备力量充足,按照WHO-EMT 2类队伍标准现役队员与后备队员比例为1∶5,院内后备护理人员随时可加入第一梯队。
2.2 EMT 2类队伍移动医院各功能区SOP 移动医院各功能区SOP是指整个移动医院按照每个功能区又细分为各个功能室,一共整理编译出15个独立的SOP手册。其中护理人员主导或参与编写的部分有:病房、传染病隔离病房、手术室、预检分诊这几个部分。为了规范治疗区各项操作流程和方法,对比WHO标准与我队原本制度的差异,制定和编写了16个管理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如隔离病房管理、消毒管理 、标准预防、接触隔离SOP、飞沫隔离SOP、空气隔离SOP、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个人防护装备穿脱次序SOP及各项护理操作SOP等。最后由国家卫计委相关人员审核通过后装订入册。
2.3 移动医院各功能区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实现了移动医院装备车载化、集成化和自我保障一体化,可大幅提高医院搭建速度及抢救成功率。灾害现场搭建的移动医院可展开20张以上床位,设有内、外、妇、检验、超声、影像检查等科室,可进行每天20台小型手术及7台中型多发伤手术;生活设施则可保障100人在极端条件下野外生存5~7 d。救治能力可达到WHO医疗急救队第2类队伍水平。
整个移动医院由32个医疗帐篷组成,分为传染病隔离治疗区、门诊治疗区、医技药房区、综合病房区、手术区、后勤保障区、物资储备区、医疗废弃物处理区等8个区域。护士主要集中在传染隔离区、门急诊预检区、综合病房区及手术区这4个区域,各自分工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贯穿于整个移动医院的运行中。从前期的设计规划和准备,到后期布局和物品摆放及移动医院运行期间的所有护理及和护理相关的工作都需要护士参与其中。
2.3.1 传染隔离区 由一名传染病专科主治医师和一名护师组成,配备2张床位。功能区不仅配备了血压计、耳温仪、快速测血糖仪等基础检查设备,还配备了除颤仪、心电监护、心电图机等病房应急设备。为做到严格的防控,功能区配备完整的消毒隔离设备,如负压隔离帐篷、负压隔离担架、医用空气净化器及紫外线消毒灯等。在保护伤病员挽救生命的同时,自身安全防护意识更加不能低,故功能区也配备了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及消毒药品,如防护服、N95口罩、含氯消毒剂等,以及防蚊防蝇设施。护士不仅需要协助医师处理可能到来的批量传染或疑似传染病员,还要保证整个区域的正常运行,及时添补所需医疗耗材等。
2.3.2 门急诊预检区 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及1名主管护师和2名护师组成。门急诊预检是救援队的重要窗口。护理人员在突发公共事件、批量伤急救中通过评估伤病员的病情及生命体征,进行检伤分类,确保危重伤病员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在接诊时,护士需要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就诊秩序。优先抢救急、危、重伤员;对传染病员要按病种分类,做好消毒隔离以防交叉感染。同时需要熟练掌握危急重症知识和急救技能,正确使用各类急救仪器以及急救所需要的物品、器械,能迅速、准确地协助医师实施抢救,并具有娴熟的穿刺技术。与此同时,护士还需要保证预检处物品供应及管理,各仪器处于备用状态,每班交接等。
2.3.3 综合病房区 由8名医师及8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主管护师1名。共配备20张床位。分设5个医疗帐篷:由1个物资储备及综合管理帐篷和4个病房组成,并配备各类抢救及监护仪器。护士排班采用12 h制,整个病区采用统一管理,专病专治的原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并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落实救援队移动医院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需保证病房物品供应及管理,各仪器处于备用状态,每班交接等。
2.3.4 手术区 由2名高年资麻醉师及4名手术室专科护师组成。手术区由手术室、麻醉苏醒室及工作区三个部分组成。手术室常规配备200包各类敷料包及20包各类手术器械,可以满足各类常规手术需要。4名护理人员2人一组,采用12 h排班制度。护士不仅需要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手术治疗,同时还需要保证手术区域内所有设备及器械处于备用状态,及时补充物品及耗材,每班交接等。
3 总 结
自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的整体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分布全国的4大类37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基本建成,已成为突发事件现场医学救援的重要力量[3]。此次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作为全球首支通过WHO认证的EMT队伍,更是为中国灾害救援力量添砖加瓦。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将随时接受WHO与中国政府的调遣,参加国际医疗救援任务,为灾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体现中国医疗外交的软实力,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能力。将现代灾害救援医学理念做到:始于灾前的民众防灾知识学习、专业医学救援队伍建设;重于灾中的现场急救,分级转运;延于灾后的防病防疫、心理疏导。
[1]Global Emergency Medical Team Classification [EB/OL].(2016-02-19)[2016-10-24]. http://www.who.int/en/.
[2]Norton I, von Schreeb J, Aitken P. Classification and minimum standards for foreign medical teams in sudden onset disasters [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3]张 磊, 郭海涛, 解宏伟,等. 武警部队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援队装备建设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14, 35(6): 122-123. DOI: 10.7687/J.ISSN1003-8868.2014.06.122.
(2016-10-24收稿 2017-07-12修回)
(本文编辑 宋宫儒)
R459.7
10.13919/j.issn.2095-6274.2017.08.014
200120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
高彩萍,E-mail:5446969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