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河宁夏段水环境治理的工作思路与对策
2017-01-21乔华平
乔华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宁夏银川 750011)
浅谈黄河宁夏段水环境治理的工作思路与对策
乔华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宁夏银川 750011)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和地球上其他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宝贵自然资源。本文从黄河宁夏段的水环境现状入手,探讨了当前黄河宁夏段水环境治理工作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以切实保护水环境安全,为建设生态宁夏提供资源支持。
环境污染;环境治理;黄河宁夏段
1 黄河宁夏段水环境概况
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境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是全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区之一,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水资源总量1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7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二分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积占总面积的75%以上,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贫乏,且量少、质差,空间上分布不均。国家限量分配的过境黄河水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依赖。
目前宁夏境内黄河干流Ⅲ类以上良好水质达到100%,水质相对比较稳定,黄河支流中有3条还不能稳定达标,个别重点湖泊水质呈富营养化,对黄河水质安全和水质目标实现存在一定影响。全区11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个别因本底值超标,不能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2017年上半年监测结果显示,全区黄河干流Ⅱ类优水质断面比例由去年的66.7%上升为83.3%,沙湖水质由去年的劣Ⅴ类上升为Ⅴ类,黄河支流和排水沟人工湿地等综合治理项目逐步发挥效益,氨氮浓度明显下降,重点入黄排水沟Ⅴ类以上水质比例由去年的15.4%(2条)上升为23.1%(3条),全区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黄河宁夏段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宁夏水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但是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距离国家要求的水质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1 个别黄河支流水质不能稳定达标
2017年1-8月份,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其中清水河三营、渝河联财断面水质为劣V类,葫芦河玉桥断面水质为V类。造成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原因有很多,但水量锐减是影响黄河支流水质的主要因素。宁夏南部山区本身就干旱缺水,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发展进程加快,生态径流量和水污染治理的矛盾更加突出。
2.2 治理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相对欠缺
宁夏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历史欠账比较多,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仅能达到二级或一级B排放标准。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人工湿地建设、水源地保护、重点入黄排水沟清淤等水污染治理措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各地方政府尚未将水污染防治项目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内,造成资金短缺。
2.3 水污染防治项目进展缓慢
部分市、县(区)政府在抓水污染防治工程方面紧迫感还不够强,存在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城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重点入黄排水沟人工湿地等项目建设进度慢。
3 黄河宁夏段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3.1 科学确立顶层设计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5年12月印发了《自治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随后又结合宁夏水污染治理重点,印发了《自治区重点入黄排水沟污染2016-2018年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蓝天碧水·绿色城乡”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夏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任务、责任主体、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今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精神,自治区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以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区市县乡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实现河(沟)湖管理保护全覆盖。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从顶层设计上为全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提供了支撑。
3.2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五市人民政府和宁东基地管委会签订了“十三五”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目标任务,纳入全区年度效能考核,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了水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推进机制。实行月调度、季督查、半年总结、年终考核制度,及时指导督促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建立包抓工作机制。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要求,扎实组织开展整改工作,自治区制定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自治区领导同志包抓重点环保问题工作方案》,自治区主要领导等13位省级以上领导同志具体包抓沙湖、葫芦河水质改善等13个重点环保问题,坚持以上率下,进一步督促各地、各部门扎实开展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确保按时限完成整改任务。
3.3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2015年以来,宁夏先后投入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近5亿元,实施黄河支流、重点湖泊、重点入黄排水沟综合治理以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各级、各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在规定时限内,自治区34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所有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必须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区依法设立的32个工业集聚区全部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同时,以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建设为抓手,紧盯水污染突出问题,超前谋划治理项目,为争取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打下坚实基础。自治区还设立了宁夏环境保护基金,进一步强化了水污染防治的工作导向和支撑保障。
结语
宁夏水环境治理的成果与宁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紧密相关。因此必须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部署和要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不达标水体水质改善,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全力以赴治差水保好水,努力改善宁夏水环境质量,确保实现国家确定水质目标,确保黄河母亲河水质安全,确保宁夏生态立区战略目标的实现。
[1]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2]2017年度全区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安排(宁夏);
[3]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乔华平(1975.10-),男,汉族,山西,大学本科,环境工程师,主要研究环境宣传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