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公共机构用水现状和节水潜力分析
2017-12-04夏丽丽张聃
夏丽丽 张聃
(1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29 2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29)
江西省公共机构用水现状和节水潜力分析
夏丽丽1张聃2
(1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29 2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29)
江西省作为南方丰水地区,公共机构总体上用水方式仍然较为粗放,重复使用率较低、计量设施不完备、节水器具配备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仍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文章基于对江西省公共机构单位用水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深挖节水潜力,并提出可行的节水对策,对今后指导公共机构加强用水节水管理,科学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作用,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公共机构;节水潜力;节水对策
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如各级政府机关,商业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虽然相较工业企业和农业灌区,公共机构用水量较少,但是公共机构数量多、人员集中、社会关注度高,且集中了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的管理部门,带头做好公共机构节水工作,对促进全社会提高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013年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全国节水办印发了《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建成一批“制度完备、宣传到位、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的节水型单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全社会提高节水意识。2014年以来,江西省全面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在节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2,截止2016年底,江西省共完成1973家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其中机关单位占93.72%,学校占6.18%。由于机关单位用水数据掌握比较全面,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机关单位用水现状和存在问题。
1 江西省公共机构用水现状
1.1 公共机构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据近年来搜集整理的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申报材料和实地调研数据(典型样本统计数据见表1)所示,我省公共机构用水水平参差不齐,人均用水量主要集中在 33~140 L/(人·d)的范围内。
表1 江西省公共机构用水调查样本统计表
为合理分析我省公共机构用水水平,根据用水结构的不同,将公共机构划分为有食堂和无食堂两类,并采用二次平均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1)其中无食堂的人均用水量在33.43~70.94 L/(人·d),均值为 42.95 L/(人·d),二次平均值为 35.96 L/(人·d)。
无食堂机关单位用水定额计算为(42.95+35.96)/2=39.46 L/(人·d)。
(2)有食堂的的人均用水量在36.11~139.05L/(人·d),一次平均值为 84.28 L/(人·d),二次平均值为 63.04 L/(人·d)。
无食堂公共机构用水定额计算为(42.95+35.96)/2=73.66L/(人·d)。
通过与《江西省城市生活用水定额》和邻近省份机关用水定额(见表2)对比,江西省机关单位用水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表2 江西省公共机构(机关单位)用水水平分析表单位:L/(人·d)
1.2 公共机构用水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1.2.1 公共机构用水结构组成
大部分机关单位用水情况比较简单,次级用水单元主要包括办公(包括饮用水,洗手、冲厕、打扫等卫生用水等)、食堂、绿化、消防、中央空调等方面,其中用水量较大的功能区主要集中在办公和食堂。江西省降雨量丰沛,因此绿化用水在总用水量中占比较少;中央空调现多采用多联机式,仅有少部分采用冷却塔式,冷却塔用水量虽然比较多,但循环利用率高,仅需要补充少量损耗水,冷却塔补水率一般在4%以内,补水量较少;消防用水主要指室内洒水喷头用水,正常情况下不会使用。
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因职能要求,用水结构相对复杂,除了上述基本用水单元外,部分科研院所或质监部门次级用水单元还包括科研实验用水和样本检验用水等;监狱和戒毒所等单位,还包括犯人或戒毒人员食宿用水、劳动改造生产车间生产用水、医院门诊和住院部用水等;法院和信访部门,除本单位人员用水外,还包括信访诉讼人员、参加审判人员集中的信访接待区域和审判区域用水等;部分单位因工作需求,还包括对系统内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用水等。
1.2.2 公共机构用水水平影响因素
公共机构用水水平主要通过计量设施配备率、节水器具普及率、人均用水量、用水器具漏失率和中央空调冷却塔补水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中人均用水量是衡量某单位用水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公共机构用水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水计量设施配备率。安装水计量器具是准确统计分析单位用水情况的必要条件,按照国家标准《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24789-2009)要求,用水单位一级水计量器具配备率应达到100%,次级用水单位不低于95%,主要用水设备不低于80%;水计量率一级计量为100%,次级用水单位不低于95%,主要用水设备不低于85%。通过完善计量,准确统计并分析日常用水情况,可进一步减少管网和器具漏失,挖掘单位节水潜力,因此水计量器具配备率越高,单位用水水平相对越高。
(2)节水器具普及率。节水器具设计先进合理,制作精良,可以减少无用耗水量,与传统的用水器具相比有明显的节水效果。节水器具普及率越高,单位用水水平相对越高。
(3)用水结构。次级用水单元和用水功能区越多,用水管网越复杂,管网漏失和耗损的概率相对越高,因此人均用水量也相对较大;除办公用水外,公共用水越多的单位用水水平越低,如绿化面积较大的单位较无绿化的单位,人均用水量更少;有食堂的单位相比无食堂的单位,人均用水量更大。
(4)用水人数和用水时间。用水人数越多,职工的用水行为和用水习惯等人为因素对用水量影响越大,单位用水量与节水意识水平程度成正比;部分科研院所或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相比,加班人员较多,因此如统一按照工作日250天进行计算,人均用水量普遍偏大。
(5)制度体系健全程度和管理水平。综合典型实地调研情况分析,对节水工作重视程度高,管理水平先进,日常管理维护及时到位,规章制度健全的单位,人均用水量较用水结构相似但管理水平薄弱的单位更低。
1.3 存在问题分析
根据搜集资料和实地调研数据,综合分析江西省机关单位用水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水计量器具配备不达标
由于机关单位节水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员缺乏对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标准和要求的认识了解,除了自来水公司为合理收费将一级计量水表安装到位外,几乎所有机关单位次级水计量器具配备率均不达标,为达到节水型单位申报标准,大部分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实现了分户、分功能区和主要用水设备的计量器具配备;少部分单位因供水管网图缺失、办公建筑老旧等因素,无法达到水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2)节水器具普及不到位
新建的机关单位办公楼节水器具普及率基本上均能达到100%,且大部分器具列入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老旧的机关单位办公场所,节水器具普及情况相对较差,普及率仅为60%~80%,部分用水器具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未及时维修或更换,造成水资源浪费。为达到节水型单位申报标准,所有申报单位均严格按照要求对非节水器具和非正常使用的用水器具进行了更换,节水器具普及率最终均能达到100%。
(3)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节水管理制度是加强节水工作、提高单位用水水平的基本保障。以往各单位均将节水作为节能工作的一部分,缺乏专门的节水管理规章和制度,自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部分单位提高认识,逐步完善了计量、统计、定期维修等节水管理制度、节水管理网络和岗位责任制等。
(4)宣传不到位
江西省作为南方丰水地区,单位和个人节水意识相对淡薄,为充分发挥机关单位对社会节水工作的引领作用,加强节水宣传尤为重要。根据实际情况,江西省各机关单位开展节水宣传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大多仅局限于本单位,开展形式较为单一,如制作节水展板、组织节水讲座等,每年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次数较少。相比之下,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系统事业单位开展节水主题宣传活动较丰富多样,如节水科普进校园、节水宣传进社区和基层、节水知识竞赛等,并采用多种媒体和平台进行节水宣传,对有效引导社会公众节水起到了重要作用。
调强放疗以不同物理手段进行治疗的技术,依据靶区外形,经过控制与调整照射野内射线不同强度分布所形成不同剂量达到对靶区致死性高剂量的照射,同时对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照射控制在耐受分为内一种放疗技术[4-6]。调强放疗设计思路源自CT逆向思维:均匀的射线束在通过人体以后变为强度不均匀射线束,若采用照射采用不均匀射线束,那么射线可能为均匀IMRT关键因素是照射野中进行不均匀射线治疗,在加上多野照射则能够得到靶区立体形状剂量分布且可使“剂量适形”[7-9]。
(5)水平衡测试不到位
通过水平衡测试能够全面了解用水单位管网状况,各单元用水现状,画出水平衡图,依据测定的水量数据,找出水量平衡关系和合理用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挖掘用水潜力,达到加强用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水平的目的。相比医院和学校,机关单位用水结构简单,且用水量较少,对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为达到节水型单位创建要求,大部分单位在计量设施配备齐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用水统计台账,绘制了水平衡图和供水平衡分析表,但因各单位节水管理人员水平和计量设施的局限性,目前水平衡分析仅局限于供水环节,对用水、耗水、排水等环节均覆盖不到。
(6)节水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
按照节水型单位创建要求,大部分机关单位在不同程度上需要进一步在完善水计量器具配备率、改造供水管网、更换耗水器具和设施等方面加强工作,因此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部分单位因节水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导致节水改造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单位用水水平的提升。
(7)用水定额缺乏先进性
江西省现行机关用水定额偏大,无法发挥定额对公共机构节水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2 公共机构节水潜力分析
(2)通过加强非常规水利用(主要指雨水),减少常规水源利用量,提高单位用水效率。作为南方丰水地区,江西省降雨量丰沛,雨水利用潜力较大,但因场所条件限制,各机关单位对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较少,主要利用方式包括两类:①部分机关单位自行设计使用了雨水和废水收集利用装置,将收集的雨水和废水用于绿化喷灌;②部分单位有天然或人工景观池塘,通过洒水车或抽水泵等设施,将池塘中集蓄的雨水用于绿化浇灌。一般来说,非常规水利用产生的节水效益与绿化面积成正比。经统计,根据绿化面积大小不同,通过非常规水利用,各单位每年约能节省250~3200m3不等的常规水量。如按照《江西省城市生活用水定额》标准中绿化用水定额计算,绿化采用非常规水的话,每平方米绿化面积能节约用水1.3L/d。如将非常规水应用于日常打扫卫生等其他方面的话,节水潜力会更大。
3 公共机构节水对策及建议
3.1 管理层面
(1)加强水平衡测试管理体系建设。水平衡测试是对用水单位进行科学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进一步做好公共机构节水工作的基础。制定《江西省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对企事业单位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要求和流程、资质单位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加大水平衡测试宣传力度,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参加水平衡测试培训。
(2)加强单位用水计量设施安装和使用监督。通过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逐步督促各机关单位完善用水计量设施配备情况。
3.2 公共机构单位方面
(1)加强非常规水利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加强雨水收集利用和中水处理回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常规水利用,也可以缓解市政污水处理压力。
(2)加强计划用水和节水目标责任考核。目前各公共机构单位计划用水和节水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还仅限于文件,并未有效落实,建议今后各单位定期对各次级用水单位下达阶段性用水计划,并将节水目标责任落实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之中,通过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有效提高单位职工节水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各公共机构单位应加强日常节水宣传,将水情和节水教育纳入单位职工教育和培训内容,利用网络、平面、媒体等多种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尽可能多开展对社会公众或管辖单位的节水宣传活动,倡导社会节水文化,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4)加强节水资金投入,健全保障机制。节水日常管理、巡护维修、节水改造和节水宣传等工作均需要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议各单位在每年预算中单列一定的节水工作专项资金,保障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
[1]阴亚军.公共机构用水及节水型单位建设 [J].城镇供水,2017,(2):57-60.
[2]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水资源管理年报[N].2016.
夏丽丽(1985.12-),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