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对未来节约型城市的影响

2017-01-21于淼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2期
关键词:无人驾驶电动汽车交通

于淼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浅谈“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对未来节约型城市的影响

于淼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交通是塑造城市形态的主要基础,交通方式及其变化也是逐步改善城市能源环境,甚至改变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无人驾驶技术与纯电动汽车结合在一起,从其具有的节能环保意义、卓越的安全性能等优势角度,来探讨未来节能城市的生活环境及交通发展趋势。而除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支持外,电力系统的有效配置以及充电设施的保障服务能力也在其中起到基础性的关键作用。这些由最新科技所带来的“跨界”合作,必将为创建未来节能环保城市提供最佳的交通出行选择。

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环保交通;节约型城市;电网保障

引言

无人驾驶技术是智能交通的代表,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也是未来汽车行业及智能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主要工具。二者的结合势必会对未来城市空间形态、资源利用以及市民生活、城市能源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1 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从机器人学的角度也可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它和传统意义上汽车的区别在于其主要依靠车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目前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相关发明专利已经超过了两万余件,世界上研究无人驾驶技术最为领先的企业是谷歌公司,目前中国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上也走在世界前列。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机动车保有量,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国不仅大有市场,而且必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 无人驾驶汽车与电动汽车结合的特点及优势

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它可以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无人驾驶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结合在一起更为有利。因为有人驾驶的纯电动汽车存在着续航里程比较有限(充满电后最高可达到400公里以内)且充电时间较长(目前国内国际品牌的电动汽车充满电往往需要4-8小时不等)的缺点。而无人驾驶的纯电动汽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汽车可以在车主不使用的情况下自主找到距离最近或最适合的充电设施。除了夜间利用低谷电力较长时间充电外,白天还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见缝插针似的充电,在较短时间内(半个小时)充到能够完成短途任务(车程20公里)即可继续服务。由于纯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等种种优势,再加上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自然是城市交通的最佳选择。

3 被交通工具塑造的现代都市形态和生活方式

现代都市形态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是以汽车为基础形成的。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有所谓一小时通勤交通圈和三小时商务交通圈的概念。这就是考虑到上班族在上班或下班的路途中所能接受的平均通勤时间为一个小时,而在商务活动中为保证业务洽谈的充分时间并在当天返回所能接受的平均单程路途时间为三个小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三个小时的驾车时间对所有乘员都是很大的折磨。即便是一个小时也会使驾驶员感到疲劳。因此大都市的空间蔓延速度减缓,代之以卫星城镇疏解新增加的人口和产业。但是卫星城镇的城市职能相对单一,有些甚至仅仅只是提供居住功能的“卧城”,居民在假期的休闲娱乐活动还是需要到中心城市进行,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居民出行以及城市交通。造成的现象就是特大城市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堵车问题都十分严重,但又是不得已而为之。

4 对乘车人员工作生活的影响

因此,未来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普及化将对整个城市生活和城市形态带来重大改变。对出行乘员的工作生活来说,由于行驶全过程车内乘员都不需要对驾驶进行干预,只要输入目的地即可,所以原本枯燥紧张的驾驶时间可以被完全解放出来。乘员在车内可以进行阅读、观看视频、通话聊天甚至休憩。平均一小时的可接受通勤时间可以被突破至两小时。虽然三小时商务圈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是这已经可以改变城市空间形态。未来的超大城市将会加快扩张速度,试想,居住区可以距离市中心更远,商业区也可以更集中并且规模更大以提供更多样性的服务。

5 对道路形态以及城市布局的影响

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对城市道路形态也会带来重大

影响。为了适应大规模的交通流量,城市道路一般为双向四车道,有些拥挤路段为双向六车道,主干道甚至建设成双向八车道。这样为了城市交通的通畅,宝贵的城市土地被大量用于道路建设。但即便如此,大城市在高峰期的交通拥堵状况仍然十分严重。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普及可以使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这是因为传统车辆通行完全依靠驾驶者自己判断,变道、超车、遇到信号灯加速减速,即使现在有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指导避开拥挤路段,但还是不如完全无人驾驶而通过车联网统一安排交通来得效率更好,尤其是对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的还不好的驾驶员来说。此外,交通的高度秩序化可以减少行车道数量,一般的主干道双向四车道就足以满足要求,节约的大量土地可以改为商用、居住或是游憩绿化等等。

6 塑造全新节能环保的城市生活

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将节省出司机的座位,这样一般规格的轿车至少可以比较舒适的乘坐4人,且能够在车体内采取隔断方式形成各自的独立空间,这样就十分有利于时下十分流行的环保“拼车出行”。不仅仅是在车内的乘坐体验,车外环境也会有较大改善。比如,无人驾驶电动汽车降低了市民私人保有汽车的必要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保有量,自然也就从总体上节约能源保护了环境。低密度的城市空间形态,将是获得良好生活体验的重要因素。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普及甚至可以帮助推进实现城市规划学家霍华德的所谓“绿色田园城市”理念。再者,未来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全面普及将有效减少特大恶性乃至常规性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车险业务势必会大幅度缩减或出现较大变革。而由于交通事故大幅度下降而避免的人员伤亡,毫无疑问将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和生活安全感。

7 对电网服务的相关要求

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普及,在给社会、环境带来显著效益的同时,也同样会给电网带来新的售电增长点。考虑到即便是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可以自主寻找充电设施,城市中充电设施的便利性仍十分重要,因为便利的充电设施可以极大的节约车辆空驶时间和距离,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进而,以无人驾驶电动汽车为核心的城市智能交通网络建设,其能源的基础无疑在于电力供应。其广泛的市场需求也就要求电网系统提前统筹,做好预案,保证电力供应和相关配套服务。比如充分利用低谷电力为无人驾驶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有效移峰填谷以确保减少电网建设的投入等。

[1]李宇恒、高博轩、蔡建明、马孝博,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中投顾问-中国投资咨询网,2016年11月

[2]童济仁,无人驾驶要革了保险行业的命[OL],腾讯企鹅媒体平台-童济仁汽车评论-车视点第270期,2017年4月

[3]乔维高、徐学进,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方向,上海汽车,2007年7月

[4]杨帆,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上海汽车,2014年3月

[5]周路菡,人工智能下一站:无人驾驶汽车,新经济导刊,2017年2月

猜你喜欢

无人驾驶电动汽车交通
我们村的无人驾驶公交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繁忙的交通
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公园
电动汽车
小小交通劝导员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江淮同悦纯电动汽车无倒档故障诊断与排除
无人驾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