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莓栽植地的选择与土壤改良技术探讨

2017-01-21周美妮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土壤结构土壤改良硫磺

周美妮

(青岛市黄岛区大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414)

蓝莓栽植地的选择与土壤改良技术探讨

周美妮

(青岛市黄岛区大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414)

蓝莓是一种发展潜力大、经济价值高的水果,其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经常食用还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但蓝莓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有机质含量高且通气良好的酸性土壤才能正常生长。要实现蓝莓的成功种植,需选择适宜栽植地,通过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手段进行土壤改良,从而实现蓝莓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文章就蓝莓栽植地的选择与土壤改良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蓝莓 栽植地 选择 土壤改良

蓝莓属于新兴的健康水果,其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多为酸性土壤,具有广泛的本土化培育栽植条件和种植资源,为蓝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蓝莓的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因此在定植之前需要综合评价土壤结构理化性状,改良不适宜的土壤,以促进蓝莓的正常生长。

1 蓝莓栽植地的选择

由于蓝莓根系具有分布浅、吸收能力差等特点,故蓝莓喜疏松、酸性、水分充足、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通常其栽植地的土壤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5%;②土壤湿润、疏松,不积水;③灌水设施齐全,条件便利;④土壤pH值在4.5~5.0范围内,栽培品种的不同也会稍有差异。蓝莓的根系专性寄生杜鹃花科菌根,菌根的主要作用是辅助蓝莓吸收水分与养分,使其更好地抵抗不良环境条件。例如,我国东部山区自然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杜鹃花科植物,土壤中生长着土著菌根真菌,因此在选择蓝莓栽植地时应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考虑[2]。除了土壤方面的要求之外,气候因素也对蓝莓的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详细分析气候条件,由于蓝莓喜湿润、冷凉的气候条件,故尽可能避免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栽培,并且要避开低温区,以预防霜害和冻害。

2 蓝莓栽植地的土壤改良技术

2.1 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作为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土壤有机质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能与理化性质。例如:部分学者认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进土壤保水保肥的作用,还能增加土壤的空隙度,降低土壤容量;也有学者认为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中酶的活性,增强土壤的持水性与通气性。蓝莓需要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才能良好生长,因此在蓝莓定植之前,应先挖一条深40 cm、宽50 cm的定植沟,将原土、有机肥、有机质按照1∶1∶1的比例进行土壤改良。一般而言,有机质可选用酸性草炭,覆盖时可选择植物的有机残体,如苔藓、泥炭和碎松树皮等;若用玉米秸秆、树皮和锯末等,则至少要先堆放1年,使其完全腐解后方可使用,这是由于其进入土壤后要与微生物发生作用才能分解,肥效相对较慢,并且发酵时产生热量,对氮素加以消耗,极有可能损伤根系。另外,夏秋季蓝莓定植后的地表覆盖也可选用农作物秸秆、树皮和松针等,其中覆盖物的厚度应保持为5~10 cm,通过地表覆盖来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地表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的水分,调节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2.2 调节土壤酸碱度

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土壤pH值均较高,虽然温室大棚的栽培能在蓝莓种植之前制作适合其生长的有机土,但也无法完全达到品种对土壤pH值的要求,因此在蓝莓栽植前调节好土壤的酸碱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施用硫磺对土壤pH值进行调节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硫磺可以保证调节效果的稳定与持久。在土壤中施入硫磺后,必须经过30~50 d分解才能达到pH值调节的作用,pH值调节为4.15即可;若通过调节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就需要采用90%的水溶性硫磺进行喷洒[3]。若土壤为沙质土壤,每降低1个百分点,则可按照15 g/m2的水溶性硫磺标准用量进行处理,其他土质的用量为沙质土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水溶性硫磺的施用量不能超过178 kg/ hm2,如果要超量施用,则应分春秋2次施用。

2.3 改善土壤结构

蓝莓的根系分布较浅,没有根毛,因而对土肥水的要求十分严格,有益菌易于繁殖与存活的团粒结构以及有机质丰富、通气性好且湿润疏松的土壤是蓝莓生长的重要条件。与一般果树的施肥不同,蓝莓施肥应每2~3年进行1次叶片和土壤分析,施肥之前以植物叶片和土壤养分测定为依据,然后确定施肥量,以减少肥料超量对蓝莓和土壤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蓝莓的正常生长。在施肥过程中若采用农家肥,宜选用植物秸秆腐烂腐熟或人畜粪尿腐熟后所形成的天然肥,注意不要掺入石灰和草木灰等碱性物质。土壤含水量不足时要及时进行灌溉,应采用滴灌等微灌方式进行水分管理,以免破坏土壤结构。

3 结语

蓝莓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不仅树体具有很好的观光价值,果实也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蓝莓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由于蓝莓对土壤条件具有极高的要求,我国的酸性土壤地区面积虽大,但各酸性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含量与肥力偏低,致使土壤问题成为制约蓝莓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有效改良技术,如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以实现蓝莓产业化发展及区域化栽培。

[1] 李昭,张文学,唐淑丽.蓝莓栽植地的选择与土壤改良技术.吉林林业科技,2011,(5):50

[2] 董克锋,胡博,牟明光,等.高丛蓝莓栽植后土壤与施肥管理的关键技术.果农之友,2015,(5):24~25

[3] 韦庆和,孙长林,韦自明.寒地蓝莓组培苗木标准化繁育与栽培技术.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2):4~6

猜你喜欢

土壤结构土壤改良硫磺
国际硫磺市场不断走低
国际硫磺市场仍然看涨
国际硫磺市场继续上行
设施葡萄土壤改良必要性及措施
雨水花园土壤改良原理与技术
骨炭的土壤改良培肥和小萝卜增产提质效应研究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多彩硫磺沟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论太原市樱花栽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