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城市棚膜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7-01-21徐晓龙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白城市棚膜农业

徐晓龙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蛟流河乡农科站,白城 137100)

白城市棚膜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徐晓龙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蛟流河乡农科站,白城 137100)

文章针对白城市棚膜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全面提高棚膜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依靠科技引领保障棚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大组织力度提升棚膜经济的产业层次、内培外引发展壮大白城市棚膜经济等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发展高效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棚膜经济 可持续发展 白城市

1 全市棚膜经济发展的现状

吉林省白城市棚膜经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了很大发展。棚膜经济是集群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到2015年末,全市棚膜经济面积已经累计发展9.54万栋,面积0.54万hm2。其中,温室3.1万栋,面积0.15万hm2;大棚6.44万栋,面积0.39万hm2。棚膜经济实现产值4.36亿元,实现纯收入3.58亿元。

2 发展白城市棚膜经济的建议

2.1 全面提高棚膜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应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棚膜经济的思想认识,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形成发展棚膜经济的浓厚氛围。

(2)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棚膜经济的积极性。农民是发展棚膜经济的主体,也是决定棚膜经济兴衰的主要力量。白城市农民受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影响,思想保守,小富即安,要解决好农民不愿创业、不会创业及怕苦、怕累、怕麻烦等影响致富的问题,抓好典型示范户,并影响左邻右舍,引导全村致富。进一步加强宣传、示范和引导工作。

(3)要充分认识到设施农业是富民强村的重要渠道。引导带动农民发展棚膜经济的积极性。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精品设施农业是必然的选择。要改变传统的无序自发的理念,依托资源,做大市场,做强产业。

2.2 依靠科技引领,保障棚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要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在科技,希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棚膜种植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无论是育苗、嫁接、田间管理和收获,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要大力开展技能和科技培训,因地制宜的推广先进棚室模式和新型高效栽培模式,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要培育推广棚膜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以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为抓手,通过与专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有效对接,改进和摈弃落后园艺,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要加大适合冬季蔬菜生产的抗寒凉、耐弱光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力度,提升全市棚膜经济的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3 要加大组织力度,提升棚膜经济的产业层次

(1)要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棚膜经济从品种到品质再到品牌,是从原始积累到产业成熟的过程。品牌是企业的旗帜,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白城市棚膜园区企业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主要途径就要打造知名品牌。通过提升品质,重视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强化宣传推介等多种方式,提升产业的层次和影响。借力品牌的特有优势打开市场,力争让更多的“雪寒”韭菜、“杏花”大葱、“建平”香瓜在市场叫响。

(2)要加大组织力度,提高组织化程度。全市棚膜经济的主体分布于各个乡镇,应更加有效地发挥这些组织机构和种植能手的引领示范和促进作用,带动资金、技术、市场高效运转,改变过去的散、小、少的生产为集中连片开发、集约化生产,提高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

(3)要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推广体系,实现棚膜经济生态化。要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要根据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要求,在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前提下,进行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的“三减”试验,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安全农产品商业模式。

2.4 内培外引,发展壮大全市棚膜经济

(1)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白城市是传统的农牧业地区,资源丰富,特色产品种类多,在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强化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经营主体,把该市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与域外企业的产业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进行有效嫁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要加大对现有产业园区的扶持和建设力度,力争培育更多、更大、更强的园区。鼓励发展33.33 hm2乃至66.67 hm2的园区,加快反季节棚膜蔬菜供应的基地建设,依托园区配套发展种苗繁育、技术示范、技术服务、产品加工、市场开发等专业化服务项目。要充分利用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要求,大力发展有机果蔬采摘、田园餐厅、花果大地艺术景观等休闲农业。

(3)要创新发展模式。利用国家光伏扶贫政策,撬动企业资本及社会资金建设高标准的棚膜设施,再以入股、租赁、发包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有种植意向者进行经营,既提升了棚膜经济层次,又可使种植经营者获得更高的收益。

2.5 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市棚膜经济。

(1)要强化资金保障。要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所有涉农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并落实到位。棚膜经济建设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要建立政府扶持、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融资投入机制。要用足、用好中央及省的强农惠农政策。对国家、省、市的农业投资项目,优先安排在棚膜经济产业上实施,强力推动棚膜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放宽信贷政策,争取贴息支持。相关部门要定期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

(2)要强化政策扶持,建立长效机制,把棚膜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来抓。在农村和农业工作规划中,制定和出台发展棚膜经济的政策,尤其是支农、惠农的政策在发展棚膜经济方面得到体现和落实。各地要明确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抽调精干专职人员负责棚膜经济工作,向设施农业要发展,切实发挥好政府的推动作用。对于已经建成的园区要进行标准化验收,并跟踪服务,使其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白城市棚膜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冬季棚室注意降湿防病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引领农村致富能人 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白城市夜蛾科种类调查
清洁棚膜新方法—— 棚膜清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