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海强:忙要忙到点子上

2017-01-20滕启跃

中国纤检 2016年12期
关键词:纤检所博州纤检

滕启跃

博尔塔拉,中国西北的边陲一隅。这里有超过380千米的国境线,有将近200万亩的棉田,因此也就有这样一群纤检人。

完善管理,提升纤检品质

忙碌已经成了博州纤检所所长沈海强的工作常态。

“要说忙,我们的工作人员才是真叫忙。”沈海强介绍,“相比去年,博州纤检所除了实验室检验的工作,还承担了精河县海祥库的在库公检。就在昨天,海祥储备库检验量达到4万吨,已经远远超过去年全年总和,去年全年才有2万吨出头。”

在这种大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博州纤检所采取了轮换工作制,所有工作人员基本上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轮换一次休息,不但是在库,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实验室的人员从9月30日开始工作,到目前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不休息、零休息、超时工作基本上已经成了博州公检作业的常态。

“这么大的工作压力,纤检所工作人员受得了吗?”

“累是一定的,但是纤检的工作性质,这避免不了。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可以舒缓一部分工作压力,同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沈海强说。

沈海强说的这个法宝,就是良好的内部管理,这也是博州纤检所管理工作的特色所在。

这套管理办法的核心就是层级管理和绩效管理。层层发动,层层负责。一是做好任务分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将棉花仪器化公检、毛绒质量监管、絮用纤维制品、纺织品服装监管等各项工作具体细化量化,落实到各科室,再由各室将各项工作具体划分到个人。结合实际与各室签订了《双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改进绩效管理考核方式,在原有绩效管理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对无法适用当前情况的考核方法正在进行相应调整。

“干好干坏最后明显能体现到收入上,这样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员工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就算是我不在所里,各项工作也是井井有条,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靠制度管人,所以大家都很轻松。可以说,博州纤检所做到了快乐工作,各司其职。”沈海强说。

通过有效的制度管理,博州纤检所上下拧成了一股绳,纤检工作的品质有显著提升。以棉花质量监督为例,博州纤检所做到了全州52家企业70条加工生产线全部通过质保能力审查工作。少有地做到了在全州范围内杜绝无资质棉花加工企业。

立足当地,打造纤检品牌

“转思路保稳定,提能力升品质,履职能树形象。”这是博州纤检所今年的工作思路,而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打造“博州纤检”的品牌。

“树立属于我们纤检自己的品牌,将纤检的影响力打造成我们将来进一步履行职能的一个助力,在机构改革的大环境下是很有必要的。”沈海强说,“纤检不能光说不练,也不能光练不说,要做会说会练的真把式。”

为了打造纤检品牌,博州纤检所第一步做的就是从内部树立纤检的主体意识。过去,在外执行监督执法任务时,执法人员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比较模糊,很多执法对象只是笼统地将纤检人员归纳到质监系统中,但是具体是个什么单位并不十分清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博州所作出了明确要求,执法行动中一定要表述自己为博州纤检所的同志,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表示纤检的职能和文化。

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提高纤检的认同度。从2012年开始,博州纤检所对管辖区域内所有服装售卖市场、摊点进行免费抽检。一是对经营者进行宣传,帮助提升经销商验货把关的能力;二是通过检验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能力。将纤检触角伸向社会大众接触较多的服装领域,成功扩大了纤检的影响力。

结合重点事件,介入社会普遍关心的领域。譬如校服,借着国家将学生服的监督检查纳入纤检职能范围的东风,博州纤检所对辖区内校服质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监管。近年来,多次组织阳光纤检进校园的活动,为学生家长发放宣传资料,启蒙了家长们的校服质量意识。积极与教育部门联合下文,落实“双送检”工作。参与到学生校服招投标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校在招标时根本没有对校服质量有要求,造成在验收的时候非常被动。博州纤检所积极介入到企业、学校双方中间,进行协调处理。

“通过这些活动,纤检所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存在感。纤检不再是挂在质监局大院中一块冷冰冰的牌子,而是成了民众心中和一切纤维制品质量相关的代名词。”沈海强说。

守望边疆,为纤检事业站好自己的一班岗

提供翔实的棉花质量数据,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是纤检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今年,新疆棉花质量普遍向好,这中间也离不开纤检机构的努力。

2015年度棉花仪器化公检工作一结束,博州纤检所便积极组织人员对检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博州棉花质量分析报告,及时报送至州党委政府、兵团第五师及相关部门手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选种时不要一味追求高衣分高产量的棉种,同时还要兼顾棉花的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等内在指标。”这些意见,对于提高博州棉花整体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西移,纺织产业成了未来新疆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博州地区的纱线生产能力从过去的20万锭提高到120万锭。

在这种形势下,博州纤检所积极跟进,建立了纺织品检验实验室。一是检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说甲醛、pH值、色牢度等等指标,为民众把好服装质量关;二是解决地方发展的需求问题,承担起了政府和企业对监督以及技术的需求。

“对于我们的到来,企业还是很欢迎的,因为我们的检测完全是免费,由纤检所自己购买样品。而我们发现问题还会及时向企业反馈,以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工艺。我们这里一家振德医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自己没有HVI的检验能力,但是比如马克隆值等一些指标,对他们生产影响比较大,而企业自己对棉花的一些技术指标无法把握。他们就主动委托我们进行检验。我们对他们进行一个验后把关和相关的技术指导,形成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合作关系。”沈海强说。

偏居一隅的地理环境为博州纤检所开展工作还是造成了一定困难。信息来源相对比较闭塞,人员培训成本比较高,吸引高精尖人才的难度大,这都是博州纤检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博州纤检所的员工宿舍,一间间四人间的寝室窗明几净,里面配备着液晶电视、网络、洗浴设备等等现代化的居住设施,博州纤检所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来到这里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所里正在建一个纤维检验信息平台,这样可以利用到内地发达省份培训的机会,把别人的资质能力、技术水平引进来。当博州的企业出现问题时,就算依靠自己的技术能力解决不了,也可以给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

作为一个纤检人,同时也是博州纤检所的所长,沈海强说自己有两个愿望:“一是把博州的纤检事业做好,为一方百姓把好纤维质量关;二是为这么多年来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们提供一个好的工作发展机会、好的上升空间。”

猜你喜欢

纤检所博州纤检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纤检》
博州城乡供水工程规划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博州滴灌甜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