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与汉初早期隶书的历史地位
2017-01-20刘贺
刘贺
摘 要:汉字演变在可以划分为古文字阶段和离开阶段的前提下,秦与西汉初期时期的隶书在文字演变史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虽然这一时期的隶书是尚未成熟,却揭开了以笔画改造古文字的序幕,就整个汉字发展体系来看,其重大意义在于为后世摆脱象形意味的“八分”指明了文字改革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篆;早期隶书;隶变
一、社会背景
战国末期,秦在短暂的时间内,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迅速统一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社会分裂和战国纷争的社会局面。秦的统一过程也是新文字的传播过程,并逐渐出现文字统一的雏形,打破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的地域化,为隶书的广泛使用打下了社会基础,正是民之所用,才能民之创造,才正是汉字不断发展的动力。
秦隶是正体文字应用化的结果。小篆是草篆的规范化结果,而秦隶也是在草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隶书不等于草篆。《说文解字序》中“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大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由此可以看出,秦小篆成为秦统一的正体文字,是对传统秦国文字的省改,是传统文字的延续。而隶书则在对正体文字的省改中要求以笔划构字,比小篆更简易,这与以线构字的文字传统不相符,只能继续作为新的正体文字的俗体存在,由此也可以看出,篆隶的更大区别的在于隶书字体结构。这是一种早已存在却还未被命名的字体,曽宪通认为秦战国晚期已经形成了秦汉通行的隶书;唐兰先生认为隶书是在民间已通行的书体官狱事繁,不得不采用罢了,所以秦隶不是小篆改造的结果。
在秦国统一之前,存在着区域性文字这个严重的问题,秦隶是秦篆书的俗体,是小篆作为正体之后,对标准字体的继续改造改造,比标准的小篆更为简易和方便书写的字体。同样,在东方六国,也存在着对本国文字改造的情况。根据出土的楚简,汉字在战国时期虽然存在着区域性的特点,但主要表现在各国文字的写法有异,而不存在各自异化的文字系统,汉字的整体面貌仍是基本一致的。这是秦在统一过程中,小篆作为一种新的规范性文字能够快速推广的原因。在小篆的传播过程中,受到六国遗民对标准的小篆的改造是必然的,新统治区的六国旧民在对标准的小篆的改造过程中,以改造旧字的方法来改造新字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同样,作为俗体的隶书也随着小篆传播开来,并接受人们的改造。但这种改造是有限制和范围的,文字是社会交际工具,如果不能顺利的通行,那么必然会被淘汰,这也正是正体文字虽然繁杂,却仍保持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原因。
面对更为广阔的土地和更多的百姓,面对战乱之后的满目疮痍,秦为了维护自身统治,采取了对反叛的血腥镇压和大兴牢狱,这种强制性和暴力型的统治必然会提高政务的办事效率,而文字也作为政务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处于文字记录的官吏也感到小篆的繁琐,为提高记录效率,不得已而采用隶书,而统治者并未反对这种简易的隶书,只不过在正式场合仍要求小篆的正统性。
统一后的秦王朝生命很短暂,以至于很多事情还未来得及做就灭亡了。一批来自下层阶级通过自下而上的农民起义战争而获得政权的新的统治者,建立了新的王朝,即历史上的西汉王朝。经历了春秋战国,秦的严酷和秦末农民战争,国家早已是满目疮痍、民生疲敝,这些由下层百姓转变而来统治者们,采取了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的政策。汉初继承秦制,文字作为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篆和秦隶早已为人熟识,而且没有新的字体来替代它,仿佛没有废除的必要。但此时,曾经作为只在下层普遍使用的秦隶,也随着这一批自下而上的新的统治者而登上了历史舞台。因此,从实质上讲,汉初隶书也只不过是对秦隶的继承和规范化而已,正如小篆也是在草篆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规范化结果。
二、文字自身因素
(一)早起隶书的产生
到西汉中晚期,形成了完全摆脱篆书意味与象形笔意的标准汉隶。相对而言,秦与西汉初的隶书还是不成熟的隶书。
我们知道秦隶是作为应用体存在的,但在笔画还未产生的时代里,是以直线等笔画雏形来改造线条的,在日常使用文字的运笔构形中带着浓厚的篆意,所以将这种有篆意的使用直线条的隶书称为秦隶。当然,这种秦隶的写法得到延续,因为汉承秦制,小篆虽仍作为标准字体在一些场合上使用,但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确是秦隶,因此,在汉武帝晚期出现专属于汉代特色的隶书之前,秦和西汉初期使用隶书的时代,可以称之为早期隶书时代。
(二)早期隶书的形式秩序
早期隶书形式秩序,是文字在演变与继承中稳定性、规范性的体现。隶书本身就是在规范的篆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从文字所使用的符号上看
早在战国中期,文字俗体得以广泛的使用,秦国的俗体比较侧重于用方折、平直的手法改造正体,其字形一般与正体有明显的联系。俗体不是对正体没有影响,但始终没有打乱正体的系统。这得益于秦系正体文字一脉相承中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使得秦系文字日益系统化,发展到战国,汉字已经便完成了文字符号化和定型化的过程,小篆已经发展成熟了。
符号化和定型化是从文字的字形上来说的,是字形摆脱词义反映的客观事物形象束缚的过程,也是改造描摹事物的线条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符号化是指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在轮廓、笔划和结构上逐渐定型,文字符号化标志着文字象形程度的降低,方便书写和认读。如“斗”字本象也两人互殴,小篆里则象两个相互礼拜的人形了;如“玉”字,本来象一条绳子上面串着一串玉,而到小篆里已经变成“王”之形……从字形上已经很难看出象形意味了。
定型化是相对于小篆所使用的线条而言的,从字体变革特点上看,它不过是将无序的线条书写更加有序化和固定化,同时使用直线和点参与书写。小篆把古文字的象形字符,改变成使用较平直的线条构成的、象形程度较低的符号,这样的书写更加方便和快捷。但仍然受传统的描摹客观事物书写习惯的影响,带有大篆的残余。
2.线条孕育笔画的产生
在篆书的线条里孕育并产生了笔画这一使隶书之所以成为隶书重要条件,伴随着文字符号使用的稳定和固定化进程,由笔画构成的文字符号由于更为的简洁,使用日益广泛化、规范化,并作为文字组成部分稳定和固定下来。
(1)笔画化
在隶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字符的写法逐渐笔画化。所谓笔画化是指绝大多数字符变成了丧失象形意味,用点、画、撇、捺等笔画组成的符号。这个定义是相对于成熟隶书而言的。而在武帝之后的汉隶时代,这种笔画化也是在不断地形成过程中,从最初的直线化一直延伸到从书法笔法上来说的横、竖、撇、捺,则是一个逐步量变的过程。
(2)早期笔画的产生
战国时代,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思想的大变革时期,而作为日常使用的文字区域地方特色也更加明显,由于使用率的提高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如新兴的士阶层和随着商业发展而新兴的商人、手工业者等,由于追求效率和利益的现实,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所追求的文字则是更简易、更方便。而早期隶书也就在这种趋势下快速发展起来。
从笔法上看,以方折、平直的笔法改造线条圆转笔道,如“女”不再象双手相握行礼之人了;如“右”在杜虎符和阳陵虎符里已被改造成平直方折的笔画,不在象线条组成的右手之形了。这种笔法毫无疑问的提高了书写效率,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短笔改为点,如“馬”的下部变为四点;以连为断,如巾、己等,将一条线条从中断裂;一种简省符号代表几种繁复近似的篆文,如秦、奉使用共同偏旁;省减部分偏旁笔划,如水旁减为“氵”等。并在基础上产生了横、竖、撇、捺等笔画。
这种改造必然引起字形上的简化,省减部分结构,如“书”字,利用“聿”字的下部,省掉“十”,然后省去“×”,就成为“書”。是文字更为简洁易写。
当文字摆脱了线条,不再以线条来勾画,而以笔画来组合文字时,隶书便成熟了。因此,战国时的秦隶是笔画产生与迅速发展时期,而汉初则是笔画的过渡和形成时期,当它形成有系统的书写原则和构形规范时,就是它发生质变之时。
(3)笔画促进文字结构的稳定
笔画的产生促进了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制约性质的符号的产生,但其文字结构符号还很不稳定。但笔画比线条更加利于书写,有利于提高书写速度的优势,有利益使用的社会化和广泛化,在这个广泛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它的社会约定俗成化与日益固定化,如“宀”,在篆书里两边是垂地的,在隶书里两边就变得很短了;如“氵”,在篆书里是一条线,四个点,在隶书里就变成三个点了,如睡虎地里的治、渭;又如“艹”,在篆书里写作“艸”,在睡虎地里里面写成“艹”,如苛等。自从这些有笔画组成的文字符号产生之后,就很少再改变书写了。
(三)早期隶书字体构形
蒋善国先生在《汉字形体学》里说:汉字由写实的象形变成符号和笔画,也就是汉字的形体有直接表意变成间接表意的。作为与篆书有着极其密切联系的早起隶书,在字体与书写上也必然有着篆书意味的残余。从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简,如《五十二病方》、《孙子兵法》和《老子》甲本,文字直承睡虎地的秦简,是用隶笔写篆书;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具有鲜明的汉初汉隶特点,如《经法》和《老子》乙本,字形已经失去篆形。
三、早期隶书的地位与意义
文字可以作为社会稳定与否的晴雨表。文字正体与俗体相伴而生,当社会处于和平稳定时期,文字处于缓慢的发展之中,俗体处于量的积累过程之中。
文字是稳定社会的重要工具。西汉初期的隶书是秦小篆统一天下后秦隶书的继承与发展。西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这种早期的汉隶字体提供了可以维护自身统治的社会基础,当然,文字的统一也有利于社会的统一和稳定。
在文字学史上,秦隶是继承了西周正统文字的篆书的俗体,即人们在日常使用文字时对正体进行简化、改造和合并,但作为表意体系文字,这种俗体并未脱离正体所能表达含义的字形范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隶书中的篆意。而在这期间所确立的改造篆书字形的改造原则为之后的隶书成熟和形成标准的古汉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文字发展的方向。西汉初期是秦隶向汉隶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早起隶书逐渐退去秦隶中的篆书意味,初步形成以笔画来改造字形。也为完全脱离了象形形态的汉隶“八分”提供了必备条件。
从改造篆书、确立新的字体原则和指明文字改革方向,是早期隶书在秦与汉初阶段的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凤阳.汉字学[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商务印书馆.2012.[1]
[3]徐无闻.小篆为战国文字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4]陈梦家.中国文字学[M].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