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研究

2017-01-20胡美玲

成才之路 2017年3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攻击行为应对策略

胡美玲

摘 要:攻击行为是幼儿园常发的事件,教师通常采用批评教育、孤立幼儿、活动惩罚等方法来解决这类事件,虽然这些方法在短期内能立即起效,但长远来看都是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文章对幼儿攻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归纳,从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有效预防和解决幼儿攻击行为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攻击行为;形成原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B8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68-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一项关于儿童抚养状况的调查中发现,74%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良好的道德感,能够明辨是非,并以此作为与他人交往的准则。在问及应该培养幼儿哪些道德规范时,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避免伤害别人”排在首位。由此可见,道德品质,尤其是避免伤害他人,是教育的重心。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幼儿接触的对象少,且多为长辈,攻击行为较少出现。而满是同龄人的幼儿园却是攻击行为频发的场所,如何预防和正确处理攻击行为,从而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教师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攻击性行为(Aggression)是指一种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且被伤害者会力图避免这种行为。攻击性行为常被学者分为两类:一是敌意性攻击,是以伤害对方为目的而展开的攻击,如用手捏、掐别的小朋友。二是工具性攻击,是以获得某种利益而展开的攻击,如为了获得某样玩具和游戏场地。还有人将其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顾名思义,前者是攻击受害者的身体,如打、踢、撞、推以及抢夺等,后者是运用言语方式来实施攻击的,如讲粗话、骂人、嘲笑、起外号等。研究表明,3岁的婴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动作发展迅速,攻击性行为有了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3岁之前,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的家长和老师来说,引导幼儿发展亲社会行为,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 身心发育还不完善

(1)自我控制能力弱。自我控制能力对幼儿调节情绪、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有很大的影响。3岁~4岁的幼儿,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例如,当幼儿发现自己的玩具被别人占有,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导致发生攻击行为了。

案例1:刚度过入园适应期的小J已经比较适应幼儿园生活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非常低。一天,小J拿着茶杯喝完水,她放回茶杯时,正好遇见小Q要拿茶杯,她非要先把茶杯架的门关上,不让别人拿。小Q的手被掰住,但没有小J往前推的力量大,因此小Q的手被压得紫红,大声哭了起来。当老师走过来时,小J突然感觉到自己犯了大错,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没事吧?”

(2)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前运算阶段(2岁~7岁)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即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意识不到他人的观点。加之在现代核心家庭、隔代教育家庭中,幼儿都被家长捧为掌上明珠,没有学习移情、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机会,因此小班幼儿频繁发生工具性攻击现象。

案例2:小B是一名刚入园的小朋友,在家里是独生女,她的要求长辈们都会想方设法满足她。好动、占有欲强且又有身高和年龄优势的小B一入幼儿园就非常兴奋,并把家庭角色带入所在班级,只要是自己想玩的,就不准别的小朋友碰一下。如果没有满足她的条件,则经常出现推打小朋友、大哭大闹的情况。如有被其他小朋友碰到,她一定要还手,绝不会善罢甘休。

(3)观察模仿。班杜拉在实验中发现,观看了暴力电影的儿童要比没有观看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倾向。家长和教师的行为更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现在幼儿接触有攻击和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的机会越来越多,以致在幼儿游戏时,常常会学习其中的某个角色,攻击行为在无意中就发生了。

案例3:小朋友离园的时间到了,老师为还没有被接走的小朋友准备了安静的建构活动。小X刚用积塑拼好了一把“手枪”,他的妈妈就来了。老师走过去提醒小X妈妈来接了,小X头也没抬地说:“我不回去,我还要玩。”妈妈大声呵斥说:“你不走,那我走了。”说着就假装走开了。老师示意让妈妈到课室里等他5分钟。看着妈妈一脸的不高兴,小X并不在意,拿着他的手枪对准其他小朋友,说:“我是奥特曼,我要打败你们。”被“手枪”打到的小朋友立马哭了起来。这时妈妈冲到小X面前,给小X两个耳光,小X也大哭了起来……小X的妈妈气愤地拉起他的手,边走边说:“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2. 教师教育方面的影响

(1)空间、材料的限制。关于幼儿攻击行为的起因,有研究发现在5岁半以前,物品和空间的争夺是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同样的人数,空间越小,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次数越多。因此,保证每个幼儿有足够的空间,是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前提和有效手段。

案例4:幼儿园里的“芝麻街”开放了,其中游戏室里的“小医院”是小二班小朋友最喜欢玩的地方。但大家都不想扮演病人,都想当医生和护士,都要玩听诊器。老师说:“你们可以轮着来当小医生,两位小朋友先当病人。”可是孩子们都不想先当病人,他们执意要抢听诊器和白大褂,为此出现了数次争抢和推打的行为。老师见状,及时让保育老师去隔壁班拿来两套听诊器,这时推打的行为才得以缓解。

(2)不恰当的教学安排。《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小班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长时间的抑制或者长时间的兴奋都容易导致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在平常的教学中,若教师在没有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的情况下,简单地安排教学活动,也会导致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

案例5:C老师是幼儿园新招聘的一位老师,户外活动最令C老师头疼,因为孩子在户外活动时,经常会碰伤、磕伤,打架、争吵时有发生。户外活动后回班,孩子一直打打闹闹安静不下来。后来,具有二十几年教学经验的L老师告诉C老师,户外活动之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玩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检查哪些地方容易发生争抢。在活动结束后,要带孩子做一做放松运动,安抚孩子情绪后再回班,回班后再对刚才的活动进行点评。

(3)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过度关注。教师通常对两类幼儿比较敏感,一类是常受表扬的,一类是常受批评的。有的幼儿很难受到表扬,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只有制造一些攻击事件。当老师对这种行为过度关注后,久而久之,这类幼儿就会养成攻击的习惯。

案例6:小Y是班上表现比较一般的孩子,在语言、动作方面的发展都处于中等状态,其实他在游戏中还是很喜欢和别人交往的,但是他缺乏一些交往技能,总是用乱叫、吓人、大笑、打人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当他发现通过打人、对别人大叫等方式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时,他的攻击行为就更多了……

3. 家庭氛围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行为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庭矛盾频发、家庭教养方式不一致的家庭都可能引起儿童的高攻击性。在一项实证研究中,发现有72%的家长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别人不打你,你不要去打别人;别人若打你,你就要狠狠地打回去。”当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打,有的家长甚至会自己找到攻击者,当面恐吓。在这类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滋长攻击性倾向,对他们成年后走向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案例7:在培养孩子方面,小H的家里出现了非常不一致的观点,爷爷奶奶是受过苦的人,所以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妈妈非常严厉,不容许小H犯一点错误;爸爸是个体户,常常因为做生意而忽视小H的教育。这三种家庭教育观点让小H很早就学会看脸色,遇到比自己强的不敢出声,遇到比自己弱的则大打出手。

4. 社会媒体的影响

早在五十多年前,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的实验结果就向人们展示了儿童观看暴力行为的影响。近半个世纪,心理学家们都在验证观察暴力行为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或多或少地证明了观看影视节目中的暴力行为会导致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暴力行为。可见,在影视媒体、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可忽视其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案例8:小F是班上较为安静的男孩,做起事来很斯文。学期末时,小F的行为发生转变,很喜欢用积塑拼成枪、飞机、剑,然后对着同伴追打,口中发出“嘣”“咔咔”的声音。这种转变引起了老师的注意。经过与家长的沟通,老师才知道,最近他爱上了超人和奥特曼的动画片,衣服、故事书、玩具都要买超人和奥特曼的,对这些人物也进行了模仿。通过家园双方的努力,小F渐渐远离了这些具有暴力性质的影视,攻击行为也慢慢地减少了。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1. 训练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从已有的研究看,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来提高的(教师可以让幼儿经常玩一些“木头人”“反口令”等游戏)。同时,教师也要训练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教师可以过一段时间后满足幼儿的要求)。对于易冲动的幼儿,教师和家长需要引导他们寻找注意力转移物或发泄物,创造机会让幼儿去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培养他们控制自己不良情绪的能力。

2. 通过换位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的移情体验

对高攻击性幼儿的教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换位体验别人的情绪,提升他们的移情能力。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可以让较弱的幼儿扮演大灰狼、狮子之类的角色,体验强者的力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胆量。同时,让高攻击性的幼儿扮演小羊、小兔之类的弱势角色,从而让他们换位思考别人受欺负的感受。

3. 合理安排空间环境,增加提供平行玩具,引导幼儿轮流玩

在幼儿园可以设定进区游戏的人数,如进区卡、贴脚印、进区手环等。在进行集体活动时,可以移开活动室内的柜子、玩具架,把空间拉大,允许幼儿到更大的空地去展现自己。此外,分组教学也可以解决空间和玩具匮乏的问题。小班幼儿主要以平行游戏为主,且常常会因为玩具的争夺而发生攻击事件。为了防患于未然,要保证玩具的数量和品种,特别是当提供新玩具或新游戏时,要考虑使幼儿玩的机会均等。当某些大型的玩具数量不够时,就需要教师和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如不争抢、学会排队等候、轮流玩等,让幼儿知道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证大家都有机会玩得到,从而减少矛盾的产生。

4.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关注幼儿的闪光点

每日活动应动静相宜,且时间严格控制,让幼儿将旺盛的精力发泄出来,同时让活动后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新西兰的“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给老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就是要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每位幼儿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老师的焦点,如果老师一直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评价,那么幼儿将会产生更多的不良行为来引起临时的注意,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如果老师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作出表扬,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就能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5. 减少媒体、电子产品的负面影响

电子产品已经深入儿童的世界,不可否认影视作品、电子游戏为儿童带来的拓宽知识、锻炼思维等积极影响,但也绝不能忽视其给儿童带来的负面作用。为此,作为成人应谨慎地选择影视内容,避免让幼儿接触暴力电影、动画、书籍等,引导幼儿不去玩那些具有攻击性的玩具。同时,可以适当地引导幼儿看一些优秀的电视作品,帮助幼儿强化良好的行为,增进其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并将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04).

[2]邬绮文.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黄小莲.攻击与被攻击幼儿教育策略浅释[J].学前教育研究,2006(06).

[4]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攻击行为应对策略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