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7-01-20徐晓媛史代敏
徐晓媛++史代敏
摘 要: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个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既可以是复合型人才,也可以是学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关于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67所高校的处级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依托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某个创新学院或某一特色专业等平台来展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来自学生本身的因素,也包括来自教师层面的因素,还有来自学校层面的因素。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关键词:创新;拔尖创新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05-02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而如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上,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高水平学术研究型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就没有原始性创新。本研究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指在大学中选拔小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和个性化培养,使其既具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又具有较高的非智力因素,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这就需要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符合各行各业的各级各类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多种类型创新人才的总称,包括复合型、学术型、管理型和应用型等多种类型人才。但是,每一种创新人才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本研究中所指的拔尖创新人才概括起来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健全的身心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二是基本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知识的涉猎程度、人文素养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等。三是创新精神与意识,主要包括开拓创新意识、顽强拼搏精神、坚强的意志力等。四是组织协作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业与就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或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依托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某个创新学院或某一特色专业等平台来展开。在被调查的已经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33所院校中,依托基地班开展的高校约占45%,依托人才培养实验区的约占27%,依托本校创新学院开展的约占18%,依托特色专业进行的有10%。平台建设的选择大多是由本学校类型定位或现有的资源决定的。从开展的时间跨度来看,10年以上的约占15%,5年~10年的约占21%,2年~5年的约占54%,1年~2年的占10%。从时间节点看,大多数院校开展此项人才培养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相吻合。从开展成效来看,79%的高校管理者认为已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6%的管理者认为效果很好)。
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个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这也就说明此种人才应该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时代而生,既可以是通才,也可以是专才;既可以是复合型人才,也可以是学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更多的管理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是复合型、学术型、应用型人才。
在已经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33所院校中,约24%的高校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复合型人才上,55%的高校定位在学术型人才培养上,21%的高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被调查院校中,一半以上的高校将拔尖创新人才定位于学术型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教学轻实践、重科研轻能力的教学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在进一步的调查中,管理者几乎普遍认为我国的“985”院校基本具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90%左右的管理者认为部分“211”院校也具备一定的实力,仅有35%的管理者认为除“985”和“211”院校以外的本科院校只在某一方而具备培养此类人才的能力,20%左右的管理者认为高职院校具有培养拔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潜在能力。
我国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上有差距,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则是我国重点高校间、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间经费划拨不等,差距过大所致。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环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来自学生本身的因素,如生源质量、学生兴趣和大学前教育,也包括来自教师层面的因素,如师资队伍水平、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方式等,还有来自学校层面的,如学科水平、课程设置、教材选择、领导重视程度、国际交流平台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等。调研结果显示,22%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方法手段陈旧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1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创新意识培养缺乏,其他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配套体制跟不上(17%)、教师水平参差不齐(17%)、对教学的投入不够(13%)、交流平台不完善(12%)。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权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学生兴趣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具有与生俱来性,同时也需要后天的培育。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具备较高的教育与教学能力。学生兴趣、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教学方式改革以及学科建设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系十分密切。
在过去30年的改革进程中,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数量不断地增加、结构不断地变化。为应对这些变化,各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等主管部门及时通过持续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多次增加学位点与培养机构、增设专业学位、下放部分学位点授权权力给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等质量保障和监督手段来满足上述需要。但从我国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类型来看,应用型人才仍是我国人才培养中的“软肋”,主要表现为行业单位的合作意愿不强、社会和学生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存在误区、专业学位授予配套制度跟不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产学研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等。
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1. 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目前的大学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教学中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2. 让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让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很多高校实施了大学生创新计划,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自主立项,在项目研究中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团队协作、共同攻关的习惯。在本次调查中,87%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展大学生创新计划,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其中75%的管理者认为实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一所院校应该有多大的学生比例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观点不一。15.6%的管理者认为大学生创新计划是精英计划,参与人数比例应该控制在10%以下;35.9%的管理者认为这个比例应该控制在11%~20%;31%的管理者认为应该在21%~30%;其他的管理者认为大学生创新项目应该是一种大众化项目,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创新计划项目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多数认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扩展创新思维、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由14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水平高、品德兼优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以及心理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是弥补传统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不足,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调查中,87.5%的管理者认为,在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对学生的各方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效果将会十分显著。但目前仅有32所院校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约占所调查院校的48%。就实施效果而言,大多数管理者认为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难以转变,重“传授”而轻“启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对如何“学会学习”比较茫然,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与此同时,导师对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在师资建设上,导师资源的相对匮乏,队伍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体制上,缺乏完善的导师绩效评价体系,致使本科生导师制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37%的管理者认为,在大学三年级实行本科导师制较为适宜,因为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初步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开始有了研究的兴趣点,再经过导师的指导或引导,能够较快的进入状态。由于导师的精力有限以及培养质量的要求,55%的管理者认为,一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应该控制在5人以内,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合作团队,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也有利于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从指导教师的数量和研究水平考虑,62%的管理者认为,副高职称的教师更适合作为大学生的指导教师。
4. 推动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运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所进行的优势互补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继续深化的重要前提。利用产学研合作优势,在合作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就需要在学科发展的实践中培养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把人才培养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培养中,产学研合作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交叉、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交错进行,实现了校企互动、创新创业型高级人才培养的一贯性。实践证明,要想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应该建立“创业导向、企业参与、滚动分流、综合评价”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选拔评价机制。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到企业实践和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科研课题的机会仍然比较有限,一方面原因来自高校本身,另一方面是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在对制约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因素的调查中,70%的管理者认为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是首要问题,经费不足、科研场所欠缺和教师积极性不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课题参与率。提高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政府的政策引导是关键,建立一批“人才培养基地”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姚刚.试论创新型大学生教育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2]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03).
[3]潘云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
[4]白春章,陈其荣,张慧洁.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