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研究

2017-01-20王建民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亲代子代林木

王建民

(临朐县山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2617)

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研究

王建民

(临朐县山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2617)

林木良种繁育培育技术是供应优质林木苗木的保障,同时也是造林和绿化工作的基础。为了提高林木良种繁育的产量和质量,应积极开展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研究。基于此,文章在分析林木良种繁育技术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和分析。

林木 良种繁育 栽培技术

林木良种繁育栽培的整个过程耗费的时间较长,在选择优良品种时应提前建立好育种目标,栽培过程中可能需要花费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要重视林木良种繁育在栽培技术上的选择以及应用。其目的是尽可能缩短育种时间,减少育种成本费用以及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繁育出更优质的林木苗木。

1 研究林木良种栽培技术的重要意义

林木良种是指通过较高的培育技术进行育种、选种从而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子代,培育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优质树木品种。众所周知,林业生产所耗费的时间相当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所选择的苗木质量较低,将会对树木的存活率以及造林的效率等造成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会给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研究林木良种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强化林木良种培育工作质量,促进林业的良好健康发展,要求林木良种培育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去执行工作,从根源上保障提供优质的苗木。

2 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研究

由于林木良种繁育栽培的耗费时间较长,在整个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数据信息以及使用材料等都相对较多。因此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或者资源,这样才能保证良好顺利的开展后期工作并提高工作质量,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成本以及资源的浪费。

2.1 育种方式的选择

育种方式可以根据树种的繁殖方式选择家系、无性系,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可根据树木的具体鉴定情况和利用情况进行确定[1]。单株选择的工序较多,相对于混合选择方式,单株选择要复杂一些,工人的工作量自然就要多一些。单株选择需要对林木的良种进行单个的鉴定,并且还要单独繁殖,单独采种,因此它的工序较多,工作量较大,但是这种方式能够得到理想的育种效果,繁殖时不会受到过多的环境影响因素,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遗传方向,因此该方式一般在实生种子园改建中应用较多。混合选择的优势在于性状遗传方面,就算不是优质的种苗也能达到很好的遗传结果。混合选择的劣势在于会导致子代与亲代的关系出现混乱的状况,但是此方法相对于单株选择来说要简单一些,可以运用在初期优良性状不明显而无法确切掌握遗传方向的种苗上。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均有各自的优势所在,在实际的林业生产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育苗方式。

2.2 良种繁殖方式的选择

优良树种确定结束后,就进入了大量繁殖的阶段。常用的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方式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就是在种子园进行良性树种的生产,这种苗木一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子代能够很好的遗传到亲代的优良性状,但这也存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有性繁殖的子代也可能会接受双方亲代不良性状的遗传,所以有性繁殖的成功率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还要修建种子园,工序较多,从而成本费用也就相对较高[2]。就这一点而言,无性繁殖就体现了较高的优势,无性繁殖的亲代没有经过任何受粉过程,利用组织培养、嫁接、分株等形式将亲代经过分化后再进行子代的培育,能够使亲代全部的优良性状在子代上得到遗传。而且无性繁殖的工序相对较少,相应的周期较短,成本费用也就相对较低。在实际林业生产中无性繁殖方式运用相对广泛,无性繁殖可以很好的保留亲代的性状,后期可以通过大量的繁殖从而获取优良性状较好的种苗。与有性繁殖相比较,无性繁殖在稳定培养优良品种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2.3 良种的栽培方式

对树种进行灌溉时要特别注意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在快速生长阶段所需水分较多,但水分供给要适量,水分太多不利于苗木进行有氧呼吸,会出现根部腐烂的情况[3]。同时,还应定期关注树的枝桠,要适当的进行修剪,尤其是树冠的中下部,有助于树种健康快速的生长。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树种的营养,要适时在树种根部增施氮肥、钾肥、磷肥,并及时浇水,使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肥料。此外,要想有效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就要在树木的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虫害的控制,在树干上刷白、检查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虫害并做出处理措施,还可以应用杀虫剂对害虫进行防治。由于虫害的种类繁多,因此应该使用不同的防治方式进行处理,常用的防治方式有树干注射药物、喷洒药物、根部灌药等。要想获得优质的苗木,就需要在种苗的栽培上下足功夫,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工作时要做到细致入微,要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有效保证林木的质量和产量。

3 结语

林木良种的繁育工作经过历史的发展和国家相关部门对林木良种繁育工作的重视支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林木良种繁育工作的顺利开展[4]。从多方面分析,林木良种繁育工作对技术上的要求很高,并且集多种技术于一体,对于技术支持的需求较为强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这对我国林木繁育工作的发展给予了强大的后盾,有助于推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和进步。

[1] 赵迎春.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探讨.现代农村科技,2015,(24):50

[2] 王锦辉.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研究.农技服务,2016,33(05):164+160

[3] 曾筱珍,张传发.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绿色科技,2013,(07):47~48

[4] 陶红.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现代园艺,2017,(06):47

10月农事

10月是南方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秋收

玉米、大豆、花生、甘薯等抓紧抢收、晾晒、安全贮藏。

棉花:在初霜前10~15 d,铃龄45 d以上,日均气温20℃以上,每667 m2用40%乙烯利水剂100~150 ml兑水40~50 kg,喷洒棉铃进行脱叶催熟。

水稻:掌握最佳收获期及时抢收腾茬,尽量在10月份收获并碎草匀铺。注意在收割前1周断水(排水)。

(2)秋种

油菜。油菜做好苗床管理,2叶期间苗,3叶期定苗,留健壮苗100~120株/m2;3叶期前以水调肥,4叶期喷施多效唑或矮苗壮促进油菜矮壮,5叶期断水控苗,移栽前5~7 d施送嫁肥,每667 m2施尿素5~7 kg,及时防治猝倒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等。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油菜苗龄35~40 d时移栽,及时整地开行,施足基肥,每667 m2施25%油菜专用肥50~60 kg或45%复合肥30 kg加硼肥0.5 kg,合理密植,密度5 000~6 000株/667 m2,等行或大小行移栽,或双株移栽,做到健苗下田、大小苗分开、根直苗正、跟土密接,浇足随根水。蚕(豌)豆:蚕豆于10月15~20 d适期适墒播种,行距1.33 m,穴距25 cm,每穴3~4粒,基肥每667 m2施过磷酸钙20~25 kg、氯化钾8~10 kg,防治地下害虫,播后芽前喷施除草剂,开好排水沟,蚕豆幼苗出土后及时定苗,移密补稀,培土壅根,防冻护苗。豌豆10月底适墒开行点播,大行距1 m,小行距30 cm,每米行长播35~40粒,基肥施过磷酸钙20~25 kg/667 m2,开好田间一套排水沟,及时用棉秆或芦苇等搭支架。小麦:选用扬麦13、扬麦15等弱筋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苏麦188、扬麦16等中筋小麦品种,在10月底至11月初采取半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5万/667 m2左右,宽幅精播、扩行机条播或机械匀播,播后镇压覆盖,做好3沟配套等。

(本刊辑)

猜你喜欢

亲代子代林木
乡土社会中家庭权力的转移
“望子成龙”不如“望己成龙”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早期选择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杉木全同胞子代遗传测定与优良种质选择
火力楠子代遗传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
青少年家庭文化反哺现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