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沙山塘防渗体隐患探测与分析
2017-01-20林森茂王利华葛双成瞿清清刘超英
林森茂,王利华,葛双成,瞿清清,刘超英
(1.温岭市水利局,浙江 温岭 317500;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温岭市沙山塘防渗体隐患探测与分析
林森茂1,王利华1,葛双成2,瞿清清1,刘超英2
(1.温岭市水利局,浙江 温岭 317500;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为了更好地评价海塘安全情况,针对海塘工程和地基特点,采用探地雷达和地震波技术基本查明了闭气土体(黏土)中存在的松散软弱层(体)等潜在安全隐患和质量现状。探测结果与钻探揭示等情况具有较好的相符性。
海塘;防渗体;隐患探测;探地雷达;地震波
1997年8月21日的“9711”号台风造成温岭市域内发生严重的洪、涝暴潮灾害,沿海海塘毁坏严重。台风过后,温岭市市委、市政府及时作出了“建百里海塘,保百万生灵”的决策,实施了26条长54.97 km标准海塘的建设任务,2003年完成的沙山塘即是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沙山塘进行标准海塘建设后运行至今已过10 a,根据《浙江省海塘工程安全鉴定管理办法(试行)》和《海塘工程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拟对海塘进行安全评价。为了更好地评价海塘安全情况,温岭市水利局申报了基于浙江省水利先进适用技术“水利工程病害隐患及疑难问题综合物理探测技术”的科技推广项目[1],该项目通过多种物理探测技术的联合运用,基本查明了闭气土体(黏土)中存在的松散软弱层(体)等潜在安全隐患和质量现状,为海塘工程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1 工程概况
温岭市沙山塘地处乐清湾,全长约2.8 km,海塘按照4级海塘、20 a一遇防潮标准、采用陡墙式断面结构设计。设计堤顶高程6.13 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宽度约4.0 m,堤顶表面为15 cm厚C20混凝土路面,下设10 cm厚C10混凝土垫层。背水坡表面为13 cm厚C20混凝土预制块护面,预制块中空处种植草皮。
现状海塘的背水坡表面杂草丛生,混凝土预制块被不同程度覆盖,且发现局部预制块凹凸现象。堤顶路面局部存在裂缝。海塘现状堤顶高程5.20 ~ 5.84 m,总体沉降量较大,平均约0.65 m。
近期安全鉴定地质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堤顶以下大致可分为8个土层,分别为:
第①- 1层碎石土:为堤坝上部填筑土,其中上部15 ~25 cm为混凝土路面。灰 ~ 灰黄色,松散 ~ 稍密,土质不均匀;第①- 2层黏土:为堤坝主要防渗填筑土,灰黄色,可塑 ~ 软塑,干强度较高,中等韧性,土质均匀性一般;第②- 1层淤泥质黏土:为上部堤基土,即“硬壳层”,灰色,湿,饱和、软 ~ 流塑,干强度较高,中等韧性,土质均匀性较差;第②- 2层淤泥:为本工程主要堤基土,灰 ~ 深灰色,湿,饱和、流塑,干强度较高,中等韧性,土质均匀性较好;第③- 1层黏土:为下部堤基土,灰黄色,湿,饱和,可塑,干强度较高,中等韧性,土质均匀性一般;第③- 2层砂砾石:为下部堤基土,灰黄色,湿,饱和,中密,土质均匀性较差;第④层黏土:为下部堤基土,灰色,软 ~ 可塑,干强度较高,中等韧性,土质均匀性一般;第⑤层强风化凝灰岩:主要岩性为紫红色凝灰岩,钻孔岩芯呈碎块状。
2 探测原理与技术方法
分析堤顶以下土层特点,探测工作所涉及的主要介质为黏土、砂、水、空气、混凝土等,其物理性质具有明显的差异,实际工作中采用了探地雷达、瑞雷波和地震映像等技术[2-5]。
根据海塘结构和地质勘察综合情况,探测测线布置在距防浪墙2.5 m的内坡肩上,该处大致为原防渗土体中部。全线采用100,400 MHz频率的工作天线进行雷达探测,并在局部堤段或位置布置瑞雷波测试点和地震映像法探测线。雷达探测使用美国SIR - 20型探地雷达,采用100,400 MHz两种频率的天线进行单通道连续剖面测量,采样率512,时窗分别为150,75 ns,带通分别为25 ~ 300,100 ~900 MHz。瑞雷波和地震映像法探测采用北京水电物探研究所研制的SWS - 1G型工程勘探与检测系统及相应的分析软件系统,采用24磅大铁锤加铁垫板激震。瑞雷波检波器频率为4 Hz,震源道间距为1.00 m,偏移距为10.00,15.00 m,采样间隔为0.50 ms,采样点数为1 024个。地震映像法检波器频率为28 Hz,道间距为0.50 m,偏移距为4.00 m,采样间隔为0.25 ms,采样点数为2 048个。
3 探测成果及分析
根据物理探测资料及工程具体情况的综合解释,可得堤顶以下堤身的重点介质异常和潜在隐患总体情况:- 1层碎石土和第①- 2层黏土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介质异常和潜在隐患,主要表现为较软弱或密实性差和异常高速体,还有一些区段的局部松散软弱或异常高速交错现象。其中,局部位置的介质异常和潜在隐患更明显,如:桩号0 + 300 ~ 0 + 320 m位置0.8 ~ 5.2 m深处相对较软弱或密实性差;0 + 535 ~ 0 + 575 m位置0.3 ~ 6.1 m深处相对较软弱或密实性差;0 + 670 ~ 0 + 686 m位置1.7 ~ 7.0 m深处局部夹异常高速体、1 + 253 ~ 1 + 265 m位置1.0 ~ 7.2 m深处相对较软弱或密实性差;1 + 396 ~ 1 + 424 m位置0.3 ~ 7.0 m深处相对较软弱或密实性差;1 + 521 ~ 1 + 560 m位置1.1 ~ 7.3 m深处相对较软弱或密实性差;2 + 444 ~ 2 + 456 m位置1.3 ~ 7.6 m深处相对较软弱或密实性差。
此外,桩号0 + 100 ~ 0 + 200 m位置0.9 ~ 1.5 m深处存在相对松散软弱层。桩号1 + 700 ~ 2 + 000 m位置的第①- 2层黏土中表现出整体性的较软弱或密实性差现象,桩号1 + 000 ~ 1 + 100,1 + 300 ~ 1 + 400,1 + 600 ~ 1+700,2 + 200 ~2 + 300,2 + 500 ~ 2 + 600 m等位置的第①- 2层黏土中表现出局部松散软弱或异常高速交错现象。
4 钻探验证
根据重点介质异常和潜在隐患分布情况,在局部位置进行了钻探验证。对比钻探揭示情况和探测结果,物理探测所发现的堤身“异常高速体”主要是防渗体(黏土)中的块石;而探测所发现的堤身“相对较软弱或密实性差”,一是堤顶和防渗体之间的碎(砂)石土层中夹有角砾、黏土等异常介质所致;二是堤身防渗体(黏土)中夹有砂石、碎石等异常介质及黏土本身的不均匀所致。
5 结 语
探测工作表明,探地雷达、瑞雷波和地震映像等物理探测方法及其综合运用,可以较有效地查明海塘防渗体质量现状和安全隐患,指出可能导致渗漏甚至毁损的松散软弱层(体)等异常的位置和深度。
温岭市沙山塘探测所发现的重点介质异常和潜在隐患分布情况,已被局部位置的钻探所验证。
[1] 葛双成,孙伯永,张民强,等.里墩水库大坝渗漏的雷达探测与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04(2):22 - 23.
[2] 葛双成,沈水土,孙从炎,等.海塘工程隐患探测技术应用实例简述[J].浙江水利科技,2008(5):33 - 34,43.
[3] 葛双成,许江南,王良,等.探地雷达在海塘防渗注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试验[J].浙江水利科技,2012(3):66 - 67.
[4] 刘超英,陈式华,王良,等.堤防堤身填筑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15,202(6):68 - 70,79.
(责任编辑 黄 超)
TV698
B
1008 - 701X(2017)02 - 0087 - 02
10.13641/j.cnki.33 - 1162/tv.2017.02.024
2016-11-10
林森茂(1962 - ),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E - mail:Wlslls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