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护士对患者实施介入术前访视因素的质性研究

2017-01-20李洪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质性受访者手术室

李洪娟

影响护士对患者实施介入术前访视因素的质性研究

李洪娟

目的 研究影响护士对患者实施介入术前访视的因素,为规范介入手术术前访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经分析提炼的主题为:对术前访视相关知识缺乏,对术前访视服务工作不重视,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患者及家属依从性不够。结论 需要提高护理人员介入手术术前访视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加强术前访视服务的重视程度,改善护士的人力配置,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介入术前访视服务的实施效果。

质性研究;术前访视;介入;护士;影响因素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术前访视在我国医院的手术室已普遍开展。将术前访视服务拓展到介入手术室尤为必要。2013年1月我科开展术前访视,为介入手术患者提供优质的术前访视服务。但是,在对患者实施访视的调查中发现,护士在工作中存在不规范实施介入术前访视的现象。为了深入了解目前制约和影响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的因素,现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我科不规范实施术前访视的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保障术前访视工作有效实施提供实证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我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入选护士8人,男1名,女7名,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2.6±3.8)岁。学历:大专3人、本科5人。介入工作年限2~12年,平均(5.5±0.8)年。质性研究样本量的确定标准为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即资料饱和[1]。

1.2 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研究人员面对面,半结构式问题为导引,采用深度访谈法即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的、开放的、没有引导及暗示的访谈[2]。访谈前先于受访者充分沟通,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以及现场笔录、录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保护受访者隐私,应用编码代替姓名,取得配合后,与受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访问提纲经讨论、研究,列出重点的开放式问题:“在对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服务时遇到的困难有哪些?”引导受访者表达自身感受。每次访谈半小时左右,同步录音。

(2)资料分析。访谈后,及时将录音转为书面文字,将受访者陈述的内容及研究者的现场记录电脑录入后打印。在访谈资料的分析中使用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方法:①认真阅读所有记录;②选择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结果;⑦对存在疑问的地方,返回受访者处求证。然后研究者进行重构,最终形成主题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3]。

(3)质量控制。研究者通过如下途径以提高本次研究的信度和效度:①有目的的选样;②研究者深入研究现场4月以上以减少霍桑效应;③分析资料采用合众法,进行反复、连续的分析,同时不断将结果与原结果对照,必要时返回受访者处求证;④培训研究者对资料收集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提高相关情景理解力和直觉感的能力,避免个人价值观对现象理解的影响,以便能收集较高质量的资料。

2 结果

主题1:对介入术前访视知识缺乏。介入手术前1日护士应该根据患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侧重做好术前指导,如术前准备,术前禁食、禁水时间要求等,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对介入相关知识等的需求不同,护士访视时要正确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同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访视方式,将介入室环境、设备、手术大致过程及相关知识制成幻灯,让患者观看并作解说,使访视效果更佳。尤其是对于一些心、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脑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术前访视护理服务的优势更为明显。但是访谈中多数护士认为自身相关知识的缺乏是术前访视的最大障碍。N1:“术前访视应该是对患者介入手术前的系统的宣教,但是有些介入手术宣教的内容掌握不全面,有时只是了解了一下患者的一般情况。”N3:“我真的想在访视时为患者提高尽可能全面的介入知识,但是,比如对于心脏射频消融术手术过程我也不明白,因此无法回答患者的问题。”N6:“术前访视时,我感觉没有话说,不知道怎么与患者交流。”

主题2:对术前访视工作不重视。术前访视是为了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及需求,以便为患者术中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引导患者正确认识介入室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配合手术顺利进行。但是,在访谈中发现,很多护士认识不到术前访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护理管理者也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对术前访视的重视,导致介入手术前访视没有切实落实。N8:“术前访视就是术前宣教,完全可以由病房责任护士完成,介入护士访视的意义不是很大。”N2:“术前访视只是在手术室进行,我们介入室没必要开展。”N5:“介入手术病人这么多,完成所有患者的访视需要太多时间,我认为可以选择部分患者访视。”

主题3:护理人员配备不足。访谈中很多护士表示工作中加班加点,很忙,人员不足,没有时间对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N5:“我们人员不够,又经常加班,能把手术病人的护理配合工作完成就不错了,没有时间进行术前访视。”N4:“介入护士人员少,再加上介入患者急症多,病情重,执行术前访视服务很困难。”N7:“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访视,但要是晚上加急诊,白天人手就不够了,就没有访视的人手了。”

主题4:患者及家属依从性不够。虽然术前访视在有些医院的介入室开展,但是介入术前的宣教工作仍大多由病房护士完成。N3:“有些患者和家属不太信任护士,更愿意听从医生的建议。”N8:“很多患者是文化水平太低,不能理解我们宣教的内容,导致执行率不高。”N7:“患者不配合是执行中最大困难,有1例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术前家属私自给患者饮水,麻醉无法进行,导致手术时间人为延后。”

3 讨论

术前访视从医院手术室延续到介入手术室,提高了患者对手术过程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的知晓率,降低对疾病不确定感,使患者处于适合手术治疗的最佳心理生理状态。有学者对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研究术前访视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访视后实验组心率、血压,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另有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患者在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5]。术前访视服务则是对患者人文关怀重要体现,因此,为患者进行介入术前访视尤为必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影响护士实施介入术前访视服务的因素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为规范介入术前访视服务提供参考。为了切实有效的实施术前访视服务并提高访视的效果,需要从护士方面和管理层面加强认识。

3.1 护士方面

(1)加强介入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丰富、扎实专业知识是术前访视的前提,护士应该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从而提升业务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访视过程中能够为患者和家属详细宣教介入手术相关知识及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注重护士交流技巧和语言的艺术性的培训。恰当的运动沟通技巧,对于不能确定的问题,不要含糊的回答患者,以免引起患者误会,加重心理负担。讲述的内容因人而异,对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可选择性使用医学术语,但文化水平低的人,则要使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

(3)培养介入护士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护士责任心是影响访视率的重要因素,由于临时更换手术、患者外出等原因使访视不能按期进行,导致护士不得不加班进行访视,增加了访视者的负担。因此,在科室护理工作负荷重、患者流动性大等客观因素的情况下,要保证术前访视率,培养介入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至关重要。

3.2 护理管理方面

(1)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有研究者指出,为促使术前访视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建立相应的制度,护理管理者应发挥领导管理作用,参与术前访视质量控制[6-7]。

(2)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管理者可根据人力资源现状合理安排,达到既满足患者需求、又缓解人手不足矛盾的目的[8]。由此,管理者应从管理的角度,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管理层的作用,解决访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术前访视有效进展。

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护士对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因素很多,解决护士对介入患者实施术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是今后介入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向手术科室的延伸,术前访视务必将在介入导管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起至关重要作用。

[1] 刘朝霞,刘瑜,周翠. 影响护理人员床旁规范使用PDA因素的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9):61-63.

[2] 蒋维连. 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6):504-506.

[3] 蒋维连. 手术室护士对专科护士培训班需求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2,27(16):60-62.

[4] 李鸿雁,于艳青,魏豫京. 术前访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676-1677.

[5] 周文娟,胡德英,刘义兰,等. 骨科病房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护理学杂志,2013,28(4):5-8.

[6] 施莺莺. 我国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62-864.

[7] 梅静华.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现状及其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104-105.

[8] 张晓萍,高春燕,张燕,等. 合理安排术前访视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B):8-9,12.

The Influence of Nurs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Interventional Preoperative Factors on the Patients

LI Hongjuan Invasive Technology Department,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Linyi City, Yishui Shandong 2764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factors of nurses interventional preoperative visit on patients,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interventional preoperative reference service. Methods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was used in the study, eight nurses wer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using Colaizzi data analysis principle of data of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refining the theme. Results The subject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preoperative visit on the lack of knowledge, preoperative interview services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nursing personnel shortag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re not compliance. Conclusion The need to improve nursing personnel involved in operation before the visit related knowledge level of mastery,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eoperative visit the importance of service, improve the nurse staffing,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the nurse preoperative visit, so as to improve the interventional preoperative visit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rvice.

qualitative research; preoperative interview; intervention; nurses; inf l uencing factors

R473

A

1674-9316(2017)08-019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8.117

临沂市中心医院介入科,山东 沂水 276400

猜你喜欢

质性受访者手术室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