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1-20李平徐元元刘夕珍
李平 徐元元 刘夕珍
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平 徐元元 刘夕珍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的80例ICU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和基本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具有比较好的效果,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ICU大面积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通常情况下,ICU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往往非常严重,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强ICU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1]。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优秀的综合护理模式,在很多严重疾病的护理中具有不错的效果[2]。本文为了进一步对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收集我院的80例ICU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现将护理情况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的80例ICU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所有患者均符合ICU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排除了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情况。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患者。A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为(67.04±2.99)岁。B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为(68.13±3.27)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A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措施严格按照医学的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对B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具体如下:
(1)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加强和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积极传播正能量,使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3]。使患者形成更加积极的心态,充满信心地面对生活,这样可以帮助患者的身体恢复健康。
(2)切实做好患者的全面检查,严格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在第一时间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3)着重加强患者的卫生护理,保持患者的卫生,同时对患者多进行翻身等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压疮。
(4)帮助患者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按照规律进行作息,同时少吃高油和高盐的食物,适当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5)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用药指导,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合理使用药物,不要过度用药伤害患者的身体[5-6]。
1.3 评价指标
现研究主要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和基本生活能力得分满分为100份,得分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得分和基本生活能力越强[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A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为(25.61±3.67)分、基本生活能力得分为(28.94±6.57)分;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26.08±3.68)分、基本生活能力得分为(28.37±2.84)分,护理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78.95±6.88)分、基本生活能力得分(79.84±5.74)分均高于A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分(52.63±4.97)分和基本生活能力得分(54.32±5.88)分,护理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分和基本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收集我院的80例ICU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和基本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和国内外[8]的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具有比较好的效果,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1] 孙朝霞,赵庆沛,陈宁.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330-331.
[2] 刘冬辉.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59-60.
[3] 陆梦如,曾丽,李家鑫,等. 内科保守治疗与不同手术时机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对比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4-6.
[4] 张玲玲,高永平,魏素霞,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6,37(12):1903-1905.
[5] 温晓艳.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6):52-53.
[6] 任钰鑫,王文涛,刘小军,等.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早期综合治疗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5):25-26.
[7] 刘美荆,黄媛彦,李海英,等.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9-1691.
[8] 谢丽斓,李赛玉,徐燕金.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255-256.
Analysis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in ICU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LI Ping XU Yuanyuan LIU Xizhen ICU, Nanjing Brain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443508,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in ICU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0 ICU patients with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enrolled from November 2015 to November 2016. 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n=40) and group B (n=40),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in group A, interven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in group B, and then compared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body movement function and basic living ability of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route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application of ICU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Through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t can improve the athlete's athletic ability and life function to a great extent, which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So it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CU large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 application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7)08-014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8.090
南京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南京 44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