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塑造与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探析*
2017-01-20郭艳艳佟晓露
郭艳艳,佟晓露
(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xyd_gyy@sina.com)
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塑造与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探析*
郭艳艳,佟晓露**
(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xyd_gyy@sina.com)
职业人格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医学生职业人格培育的切入点应定位在对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上。同时,医患沟通技能也是医学职业人格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分析医患沟通的障碍视角探讨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以知、情、意、行教育为途径,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塑造健康的医疗职业人格。
医学生;职业人格;医患沟通
医学职业人格是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工作中所具有的人格[1]。职业人格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把医学生职业人格培育的切入点定位在对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上,因为沟通作为行为为职业人格培育提供了可视化的指标,也是职业人格特征的外显表现。同时,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也是健康的职业人格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以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行为能力为抓手,塑造健康的职业人格。
1 医患沟通的障碍分析
医患沟通作为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发生在所有医疗机构的每次医疗服务活动中,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环节,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阻碍医患沟通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但是医患双方对疾病的认知、情感差异、知识结构差异及权利分配差异是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分析和明确这些障碍,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教育,实现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1.1 疾病认知差异
对疾病的认知而言,“患者所患的疾病就像一个‘文本’,医生和患者就像两位读者,医生以‘观察’的方式在自己的视域里构建疾病的认识,对疾病进行解读。患者以自己体验的方式阐释着疾病。然后,医患在沟通中互为文本互相解读,并达成对疾病的‘共识’或者主体间的‘约定’”。[2]也就是说医患沟通的主要内容就是疾病。对于疾病,医生和患者的视域完全不同:一个是技术或科学的视域,一个是内心体验和日常感知的视域。医务工作者生物医学主导的思维和行为,认为疾病就是正常生命具体化特征的破坏和紊乱,是科学意义上的失序状态,从外部视听觉感知疾病,而患者认为疾病是恶魔,是一种改变了的生存状态,是带有主观色彩的生病体验,常常表现得无助和依赖感全无。
1.2 情感体验差异
在临床中,医患双方的沟通缺乏情感的交流,医务工作者在日常的诊断中是看到病未见到人,与希波克拉底的理念“知道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相悖。患者就医在很大程度上是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的自我评价与体验过程,对医务工作者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在医患沟通中的这种情感忽视或冷漠多表现在医方,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医生生物医学主导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患者就像一台被修理的机器,受到医者冷冰冰的“维修”,很少考虑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等,以致态度生硬,情感冷漠,医生忽视对患者的同情、关心;二是由于医务工作者工作忙、压力大,患者多,导致缺少耐心沟通的时间。因此,医患沟通的障碍不是简单的主观道德缺失问题,更重要的是医学的教育和临床的实际中“情感能力”的培养[2]。
1.3 知识结构差异
医务工作者普遍文化程度高,系统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又有医疗实践经验,对治愈疾病、维护健康的知识和经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患者对于医学知识的占有是零碎的,很多人对于自身、疾病及健康几乎一无所知,难以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必然导致医患双方对于疾病和医疗行为的知识、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水平不同。另外,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上也有重大缺陷,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知识明显不足,人文实践能力欠缺。
1.4 权利分配差异
医生的权利主要是具有独立自主的诊断、调查疾病、医学处置、出具相关医学证明、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的权利。患者享有的权利主要是平等医疗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选择)权、个人隐私权、医疗赔偿权、监督医疗过程权等。患者的权利从表面上看得到法律、社会以及医务人员的充分肯定,事实上,患者的这些权利都属于被动的权利,其权利的实现,完全依赖于医生对患者权利的认知和尊重。
2 塑造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培养医患沟通能力需要知情意行
2.1 知——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基础
知即认识,是指对医患沟通的含义、重要性、医患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医患沟通原理、策略、原则和技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理解患者对疾病认知的角度。知是情与行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产生正确的行为。认识是决定大学生医患沟通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这是医患沟通教育的第一要素。虽不能感同身受,但能理解患者不仅有躯体疼痛,还伴随心理上的压力。在深刻认识和理解医患沟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医患沟通情感意念,提升对医患沟通行为的选择能力。
大学是理论知识学习和积累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过渡的重要时期,是塑造健康职业人格的关键期,对于医患沟通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其走向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没有对医患沟通基本知识和重要性的理解认知和认同,就无法谈医患沟通情感的培养,就不可能在临床上践行医患沟通。在校期间,大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医患沟通相关理论知识,认识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对沟通的认识,以日常沟通为基础,实现今后实习工作与日常生活的整合统一。
2.2 情——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直接动力
情即情感,是指人们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态度体验,是伴随着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对行为有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态度是影响行为意图的第一个主要变数。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对人的行为的方向和强度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医患沟通的障碍分析可以看出情感认知差异是主要障碍之一,情感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医学生对人性有深刻的领悟,对患者有仁爱之心,设身处地关怀、帮助患者,保持好心态,以形成积极的内心情感。然而,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信息的途径众多,一些学生未充分认识到医务工作者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患者素质低、文化水平低,存在告知医学知识也不懂的心理,对患者有负面的评价。培养医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医学生对患者产生正面的或者是客观的评价,对其所从事的工作产生持久性的积极情感,对促进认知行为转化有重要作用。
2.3 意——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重要保证
意指人的意志,是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是调节人的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和困难,且患者多,时间有限,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会在临床实践中一往无前,同时抵制住各种诱惑。在学生阶段,医学生的专业课程繁多,压力大,意志培养教育要引导学生不断自省,强化社会实践,适时进行挫折教育,多学习医学人文类知识。
2.4 行——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目标
行即行为,指医学生在一定的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进行的医患沟通实践,是医患沟通行为能力的体现,也是评价养成教育效果的落脚点。医患沟通行为不是个别的行为,而是一种行为习惯。只有当行为经过多次反复养成习惯后,才能全面、综合、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医患沟通能力状况。习惯养成后,又可以提高医学生对沟通基本知识的认识,促进对待患者积极内心情感的培养和意志的锻炼。
3 以知情意行为途径,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
3.1 加强医患沟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动建设,建立医患沟通教育长效机制
医患沟通基础知识的认识,不太可能会自发地形成,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传授、培养方可获得。医患沟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赖于课堂的教学,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医患沟通行为养成需要循序渐进,多阶段学习和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大学整个过程,而医患沟通课程仅在一个学期内学习,将医患沟通内容整合到各门思政课中,科学设计相关内容,保证不同阶段医学生医患沟通理论基础知识的获得。
3.2 提高教师的整体职业素养,建立医患沟通教育示范机制
教师以情感动学生,以事载道,以事名理,润物无声地让学生受益,让学生在情感上、行动上获取认同。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任务不单是医学人文教师的任务,而是和所有专业课的老师息息相关,尤其是临床带教教师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对患者的尊重程度、对患者权利的认知都会对医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提高所有教师的整体素质,以良师的身体力行引导学生,真正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身体力行,会激发学生学习、效仿的动机,当学生了解后,会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对比,反观自我,在认知上提高,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3.3 结合临床实习,建立健全医患沟通的实践考核机制
医患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患沟通教育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寒暑假做好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使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与医学生的临床实习互补。在长达一年的临床实习期过程中,医学生应注意加强与患者关系的建立和沟通,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而形成对患者的仁爱之心。带教教师要加强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的考核,以敦促其践行。
[1] 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21-24.
[2] 张铁山,李殿富.阐释学语境下的医患沟通——探寻理解之路[J]医学与哲学,2005,26(11):9.
[3] 王锦帆,尹梅.医患沟通[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修回日期2017-04-22〕
〔编 辑 曹欢欢〕
ShapingofMedicalProfessionalPersonalityandAnalysisofCultivationof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SkillsinMedicalStudents
GUOYanyan,TONGXiaolu
(Department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00,China,E-mail:xyd_gyy@sina.com)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is characterized by stability and plasticity, and it should make the entry point of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on the training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Meanwhil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ultivation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alysis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It should improve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shape healthy medical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taking the education of “cognition, emotion, will, and behavior” as pathways.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本文由新疆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所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4YRS004
**通信作者,E-mail: 740022580@qq.com
R192
A
1001-8565(2017)08-1011-03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8.21
201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