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7-01-20赵世清沈阳市大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110000
赵世清 沈阳市大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00)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赵世清 沈阳市大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护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得到了重视,逐渐加大了投入,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的大量投入。依据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和(或)校准(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要求的所有抽样、测量和检测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不仅取决于其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也取决于仪器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本文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做出了探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仪器设备 问题 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对疾病的预防控制有着关键性作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不到位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对疾控工作起到阻碍的作用,易导致突发情况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加以重视,从而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在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1]。从而当意外发生时,能够将损失降到最小。
1.疾控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的加强,疾控仪器设备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仪器设备日趋高级化和复杂化,防病各项工作的进行都需以仪器设备为基础。因此,设备必须做好管理,才能更好的进行对疾病的检测和预防。如果设备的管理出现问题,则会导致疾病检测出现错误。从而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2]。
2.疾控机构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设备的配置计划与可行性论证。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部分机构再购置仪器设备前没有进行合理计划,缺乏可行性论证,从而导致购买过程中没有准确的目标性。买来的仪器发挥不了想要的作用,或者同功能的仪器设备出现重复。导致设备多余,缺乏的设备短缺问题的出现。或者购进的仪器设备质量差,利用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导致资源浪费。所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要提前做好设备配置计划和可行性论证。
第二,设备制度管理不完善。实验室应具有安全处置、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量设备的程序。设备管理极其重要,而有的机构对设备的管理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仪器设备采购、验收、登记使用及维护等有关制度。使之设备出现问题。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是制度却没有发挥作用,制度的建立不严谨、不规范。相关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导致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作用。有的机构没有建立制度,就更易使设备管理发生混乱。相关工作人员设备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设备出现损坏,无法做到科学管理。以上几种情况都会加大设备管理工作的难度。
第三,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知识与技能。仪器的管理需要正规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仪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设备管理知识和技能。仪器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没有明确职责,管理工作不到位。设备应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管理人员应掌握最新版设备使用和维护说明书。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设备管理人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现在的设备科技含量高,先进前卫,一些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管理不正规,缺乏科学的管理。
第四,没能有效进行设备的档案管理。设备的相关内容多,涉及的文件多,工作繁杂,成效在短期内不明显,工作人员不加以重视。不能及时进行设备档案的管理不仅能阻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等有效进行,无法满足相关工作的进行,从而造成资金的消耗[3]。
3.加强疾控仪器设备管理的应对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设备先进前卫,同时它的要求也非常高,应该严格遵循管理原则,疾控设备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需要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弥补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疾控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一,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及使用制度。制度分为仪器设备采购制度、仪器设备验收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制度三部分。设备采购要结合当地的疾病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设备,采取招标等正规流程采购可以更好地保障设备的质量及价格问题。设备比较先进,价格较高,通过招标来进行购买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从众多的设备中选择最优的进行合作,达到双赢,还可以节省资金。仪器验收尤其要注意,设备到货后要有厂家进行开封进行检查,要有专业的人员对使用人员进行指导讲解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检护维修,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损坏。还应做好记录,便于退换货物。仪器的使用需要提前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进行操作,建立专门管理与专门使用的制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设备的多余购置,节省资金。
第二,提高职工对设备管理的认识。要提高职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引导职工人员重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测维修等技能。清楚安装调试的过程,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设备。还要了解设备的基本性功能,和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加强对设备的认识和了解。要求职工人员一定要谨遵设备使用的条例,不能盲目使用,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管理和应用。加强对设备的检护与维修,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尽快进行维修,以防止出现危险,造成检测失误等情况的发生。
第三,加强档案管理。档案管理非常重要,牵扯范围广泛,尤其是县区级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备管理上存在许多的不足,县区级机构设施不够完善,设备水平较落后。所以档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设备的购买、安装、使用、检查、维护等都非常重要,需要进行档案管理。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及软件的名称;制造商名称、型号;设备的核查记录;存放位置;说明书;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设备接收、启用和验收记录;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设备的故障及修理记录。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可以更好的促使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治档的责任心,实行动态管理,出现问题时,更容易追究到个人,从而确保管理档案单位工作人员尽心尽力的工作。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护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它对控制疾病预防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疾病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备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做出了探讨。
综上所述,对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备管理工作,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养,提高责任心,加强管理,为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疾控设备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好疾控管理工作,有效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是预防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仪器设备是进行开展医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想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设备的管理,从而增加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使用效率,逐步加强设备管理的正规化和科学化。
[1] 王会波,李长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探讨[J].首都公共卫生,2011,5(6):280-282.
[2] 李玉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理化检测仪器期间核查方法实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3(4):596-597.
[3] 庄道友.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型分析仪器效率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3(1):144-145.
1006-6586(2017)16-0156-02
R135
A
2016-07-25